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5,27(5):18-19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香气是衡量毛茶品质和市场价值的重要因子,相同工艺下,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制成的乌龙茶香气差别大.为探明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制成乌龙茶后的差异香气组分,筛选高香乌龙茶品种关键选育指标,本研究以高香乌龙茶品种'春闺'为对象,'福云6号'为对照,以闽南乌龙茶工艺制成春闺乌龙茶(CG)和福云6号乌龙茶(F6).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两个茶样的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CG和F6香气特征及主要差异香气组分.结果如下,主成分分析显示,CG和F6之间香气特征差异较大,CG中代表性香气组分为橙花叔醇、吲哚、(E)-4,8-二甲基壬-1,3,7-三烯、2-甲基丁酸苯乙酯、己酸叶醇酯、苯乙醇、(Z,E)-α-法尼烯、脱氢芳樟醇、茉莉内酯等;F6中代表性香气组分为2-甲基戊酸甲酯和α-法尼烯.呈花香的闽南乌龙茶特征性组分橙花叔醇与吲哚组分在CG中相对含量可达50.4%,而在F 6中仅为3.8%.说明,茶树品种对乌龙茶香气类型和含量起到关键性作用,且橙花叔醇和吲哚含量可作为评价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湖南茶树品种的乌龙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湖南现有栽培的17个茶树品种中初步筛选出湘波绿、槠叶齐9号和高桥早三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采用上述品种鲜叶为原料,完全可以制出与福建乌龙茶品种毛蟹、梅占、水仙品质相当的优质乌龙茶。  相似文献   

4.
一、乌龙茶名称的由来乌龙先为地名,后为茶树品种名.五口通商前后,乌龙茶畅销欧美,在世界茶叶市场独树一帜,成为有别子红茶绿茶的茶类.它的采制工艺源远流长,师承北苑龙团凤饼,追求"真香".明末清初,集全国制茶工艺的优点,在武夷山创造发明了"做青"工艺,形成武夷岩茶.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茶树品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提供鲜叶原{的物质基础。采制乌龙茶,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乌龙茶的品质风格与茶树品种特点关系至为密切,比其他菜类更为突出,有了相适应的品种所采的鲜叶,才能通过独特的初制工艺,生产出绿叶红镶边、香高味醇的乌龙茶。因此,乌龙茶主产区的茶农及茶叶工作者,历来都很注意茶树品利的研究,既保存祖宗遗传下来的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又不断培育出适制。)龙茶的精品种。本文拟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与空理乌龙茶。)我国独特茶类,主要产区分布在闽南与闽北的一些山区…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乌龙茶的高产、优质,不仅取决于其自然生态条件与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取决于良种的栽培技术。乌龙茶茶树良种多,种植技术也不同,现将闽南乌龙茶品种(以铁观音品种为代表)和闽北水仙、肉桂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采用凌云白毫茶树品种鲜叶作为原料,以铁观音制作工艺为基础,根据白毫茶原料的特点,创新乌龙茶制作工艺,研制出了白毫乌龙茶,其品质滋味鲜纯、“有清香”,经对审评结果的分析表明,该品种制作的乌龙茶达到乌龙茶的标准.该工艺的成功研制,为凌云白毫茶树品种创新了产品,丰富了广西茶叶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及包种茶属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其采制方法和品质特点则与福建和广东的乌龙茶略有异同。从鲜叶原料看,台湾乌龙比较细嫩带有毫芽,而福建、广东则要求采成熟的嫩梢,即新梢形成驻芽时(俗称开面)采摘。从制造过程发酵程度看,台湾乌龙茶发酵最足,汤色偏红。其次是福建闽北的乌龙茶如武夷水仙及广东的水仙。再次是福建安溪的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而包种发酵程度最轻。茶汤汤色也依次逐渐由红而转为杏黄。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在国际上素负盛名。了解乌龙茶品种的不同叶位叶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对了解乌龙茶的品质形成是有益的。为此,作者对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叶片进行了系统的电镜观察,并作了必要的生理生化测定。制乌龙茶的芽叶必须是半开面。如果采一芽二叶,则制不出乌龙茶的特殊香味,同时只有适制乌龙茶的品种才能制出乌龙茶的特殊香味。针对这种现象,作者试图从茶树叶片结构上找到解释。因此,三年来对福建安溪和广东汕头地区适制乌龙茶的各主要品种,如铁观音、凤凰水仙、黄旦、毛蟹、梅占、本山、岭头单(木丛)、奇兰等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叶片结构观察。关于透射电镜下观察适制乌龙茶各品种不同叶位叶片的超微结构,过去尚未见到过文献报道。材料于1981年8月下旬、1982年4月下旬、1983年  相似文献   

10.
脂肪酸是乌龙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前体。选择18个茶树品种的闽北乌龙茶(毛茶与其复焙茶)和3个茶树品种的闽南清香型乌龙茶,采用硫酸-甲醇法制备脂肪酸甲酯,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中检测到11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主要是含16个和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闽北乌龙茶的脂肪酸总量及不饱和度均低于闽南乌龙茶;十六碳酸(C16:0)、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和顺,顺-9,12,15-十八碳三烯酸(C18:3)等9种脂肪酸的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雀舌的C18:3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复焙对闽北乌龙茶的脂肪酸的影响与其碳原子数和不饱和度有关,其中二十二碳酸(C22:0)和二十四碳酸(C24:0)全部降解,但含量下降最多的脂肪酸是C18:3。由此可见,福建乌龙茶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差异特征与其产地有关,并受茶树品种和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荣冰 《茶叶科学》1999,19(2):131-135
紫龙袍是从武夷大红袍副株的自然杂交后代中,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系。该品系的春茶开采期在5 月上旬, 与铁观音相近, 属迟生种。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 ~8 龄的茶树4 年平均产量分别比黄旦和铁观音高93 % 和418% 。三明和安溪的区域试验也表明, 5~7 龄的茶树3 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高27% ~59 % 。该品种制乌龙茶, 品质优异, 外形重实, 香浓长, 花香显, 滋味醇爽耐泡, 可与黄旦相媲美。茶多酚含量达35-48 % , 水浸出物46-49 % , 氨基酸含量4-32 % , 咖啡碱3-28 % , 成茶香气成分中的α 法呢烯、橙花叔醇含量高于2 个对照品种, 适应性好, 抗逆性与对照品种相当。  相似文献   

12.
对黄金桂、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三个茶树品种的陈年乌龙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别比较其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淀粉酶与胰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陈年乌龙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没食子酸含量则相反,水浸出物、可溶性糖、黄酮类和咖啡碱含量没有明显规律。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陈年乌龙茶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黄金桂则差别不大;三个品种的乌龙茶陈茶体外抑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均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陈年乌龙茶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关联系数0.6292)和抑制α-淀粉酶活性(关联系数0.3136)贡献最大,而茶多糖对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关联系数0.4715)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新品种在宜兴茶区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群峰  许铭 《中国茶叶》2013,35(6):20-22
无锡市茶叶研究所自1996年起陆续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进乌龙茶茶树品种30多个,旨在发展江苏乌龙茶生产、开拓和建设我国又一个乌龙茶产区,并利用这乌龙茶树独特的品种资源,打造江苏高香型红、绿茶产业,为江苏和周边茶区对乌龙茶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就黄观音、金观音引种宜兴的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叶色乌龙茶品种的加工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芽叶色泽与制茶品质存在密切关系。本文通过黄绿色品种黄观音、黄旦、黄玫瑰和深绿色品种铁观音、金观音、紫牡丹乌龙茶加工工艺比较试验,提出不同叶色特征乌龙茶品种适宜的做青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水仙乌龙茶在广东省和福建省的乌龙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凤凰水仙与武夷水仙进行了品种、工艺、感官、常规生化组分系统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者既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水仙乌龙茶品种与茶叶产品在广东省和福建省的乌龙茶生产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以加工成条形乌龙茶为主,基本加工工艺均为:"晒青一凉青一做青一杀青一揉捻一干燥",但是其中每个工序都有差异,导致其成品茶的品质特征不同;(2)广东凤凰水仙与福建武夷水仙在香气、滋味、汤色及叶底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凤凰水仙的条索较紧直细长,武夷水仙的条索较肥壮粗松;武夷水仙的发酵程度较凤凰水仙重,凤凰水仙的汤色橙黄明亮;武夷水仙汤色明显橙黄偏红;凤凰水仙香气表现出明显持久的花果蜜香型,武夷水仙香气表现浓厚而持久的烘焙香夹带米饭香韵;凤凰水仙滋味浓厚,收敛性较强,武夷水仙茶样滋味浓醇,收敛性较弱;(3)生化成分分析表明:凤凰水仙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较武夷水仙高,而水溶性糖含量武夷水仙较凤凰水仙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4)福建武夷水仙与广东凤凰水仙乌龙茶在产业发展与技术构建中应该存在较多可以交流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福建乌龙茶是福建出口的乌龙茶产品的总称,包括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以及以品种名称命名的福建所有乌龙茶。我省最早出口的茶叶称武夷茶,至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随着武夷茶大量出口,才有乌龙茶之名。乌龙茶名称的前身称“乌余”,又称“青茶”。“青茶”原先是指乌龙茶的在制  相似文献   

17.
三个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乌龙茶良种,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需要和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茶树育种工作的永恒课题.大红袍、铁观音、肉桂均为我国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资源,从这些品种中选育出的3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茶树良种审定和鉴定,成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将选育鉴定结果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是走向全国的茶类。在省市茶叶市场和各大中城市茶叶店,都有乌龙茶的销售,全国乌龙茶消费明显增长。在十六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各省市、部长采访时,还谈到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为何受欢迎?主要因素有三,即品质水平高,冲泡技艺高,拍卖价最高。乌龙茶种类有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黄金桂、凤凰单丛等。乌龙茶品质总体特点是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品种不同又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乌龙茶与其它茶类相比,最大特点是七泡有余香有茶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放弃他茶转饮乌…  相似文献   

19.
凌云白毫乌龙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凌云白毫茶树品种鲜叶作为原料,以铁观音制作工艺为基础,根据白毫茶原料的特点,创新乌龙茶制作工艺,研制出了白毫乌龙茶,其品质滋味鲜纯、“有清香”,经对审评结果的分析表明,该品种制作的乌龙茶达到乌龙茶的标准。该工艺的成功研制,为凌云白毫茶树品种创新了产品,丰富了广西茶叶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闽北乌龙茶的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北乌龙茶主要以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武夷水仙、武夷奇种为代表,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在生产过程中,既精选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又有严格的采摘标准和精湛的制作技术。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法多达13道工序,现除极品茶仍采用传统制法外,大宗产品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其制作工序分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5道工序。一、鲜叶采摘标准闽北乌龙茶鲜叶采摘较粗老,一般标准是芽叶发育成熟形成驻芽时,采3~4叶,俗称开面采。由于老嫩程度不同,开面又可分为“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三种,闽北乌龙茶一般应掌握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