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用4PU—30、Pix和AVG提高棉花成铃的效果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PU 30、Pix和AVG混合施用能有效地促进棉铃迅速生长 ,提高成铃率 ,增加单株结铃数。开花后 4d、8d、12d、16d、2 0d和 2 5d ,混合施用处理单铃鲜重分别比对照高 8 0 %、8 6 %、14 2 %、11 4%、10 7%和 6 3% ;单铃干重分别比对照高 11 8%、14 0 %、8 5 %、13 5 %、11 0 %和 9 7%。 4PU 30、Pix和AVG混用处理与对照相比 ,棉花单株成铃率提高 1 4个百分点 ;单株结铃数多 1 8个 ,增加 9 4% ;且棉铃中内源iPAs、ABA水平显著提高 ;内源GAs、IAA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枸杞内生嗜线虫镰刀菌(Fusarium nematophilum)NQ8GⅡ4对灵武长枣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和保鲜效果,为灵武长枣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灵武长枣采后优势致腐真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采用皿内对峙试验,设同时接种NQ8GⅡ4和靶标菌、接种NQ8GⅡ4 4 d后再接种靶标菌和接种靶标菌4 d后再接种NQ8GⅡ4 3个处理,测定NQ8GⅡ4的抑菌率;采用盖玻片对峙法培养NQ8GⅡ4和靶标菌,显微观察NQ8GⅡ4对靶标菌的拮抗作用。制备NQ8GⅡ4培养液,检测其对靶标菌丝生长(培养液体积分数为10%,15%,20%,25%,30%和40%)和孢子萌发(培养液体积分数10%,20%,30%,40%和50%)的抑制作用。采用皿内对峙法测定NQ8GⅡ4对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球派伦霉(Peyronellaea glomerata)的抑菌广谱性。采用平板对扣法测定NQ8GⅡ4挥发物质对靶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将灵武长枣用NQ8GⅡ4培养液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30%,40%和50%的液体浸泡1 min后晾干,15 ℃冷藏,以无菌水浸泡处理为对照,每隔5 d观察腐烂情况并统计腐烂率,分析NQ8GⅡ4培养液对灵武长枣的保鲜作用。【结果】接种NQ8GⅡ4 4 d后再接种靶标菌处理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该处理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抑菌率分别达71.25%和68.75%。光学显微观察发现,菌株NQ8GⅡ4可使病原真菌菌丝出现畸形、干瘪和崩解等现象。菌株NQ8GⅡ4培养液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菌丝抑制率分别为71.25%和62.00%;菌株NQ8GⅡ4培养液体积分数为50%时,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92.81%和88.72%。NQ8GⅡ4挥发物质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抑菌率分别达94.34%和95.95%。菌株NQ8GⅡ4对出芽短梗霉、球派伦霉和米根霉抑制率分别达87.91%,75.42%和30.95%。在15 ℃贮藏条件下,体积分数20%的NQ8GⅡ4培养液处理30 d后,灵武长枣的腐烂率较对照处理下降了77.09%,货架期延长了15~30 d。【结论】枸杞内生嗜线虫镰刀菌NQ8GⅡ4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果蔬保鲜剂出发菌种。  相似文献   

3.
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幼龄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研究了饲粮Lys和Met水平对 0~ 8周龄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Lys和Met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均呈二次曲线变化 ;极显著影响雉鸡的增重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饲粮Lys对料肉比影响不显著 ;Met水平极显著影响 0~ 4和 0~ 8周龄 ,而显著影响 4~ 8周龄的料肉比 ;饲粮Lys和Met之间对料肉比的交互作用在 0~ 4周龄显著 ,在 4~ 8和 0~ 8周龄不显著。 0~ 4周龄获最佳生产性能需Lys和Met分别为 1 5 6 0 %和 0 5 78% ,4~ 8周龄分别为 1 15 4%和 0 45 2 % ,0~ 8周龄分别为 1 2 6 0 %和 0 5 0 1%。  相似文献   

4.
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小真叶愈伤组织分别在NaCl浓度为 0 % (CK)、 0 4 %、 0 8%、 1 2 %、 1 6 %及在各盐浓度中加脯氨酸(0 8mmol/L)的培养基中分别进行 2 4、 4 8、 72h培养 ,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在0 4 %、 0 8%、 1 2 %的不同盐浓度培养条件下 ,蛋白质含量都比对照增高 ,并有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外源脯氨酸可提高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含量 ,盐浓度 0 4 %培养 2 4h最明显 ,盐浓度增至 0 8%和 1 2 % ,产生此作用的培养时间相应延长 ,效果相应减弱。  相似文献   

5.
两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我省的中、东、西部地区施用叶面产品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无明显作用 ,但可降低玉米秃尖长度 7 4 %~ 2 9 4 % ,并可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 ,增加产量3 8%~ 8 8%。在所有的叶面产品中以云大_12 0施用效果最好 ,可降低秃尖长度 2 9 4 % ,提高穗粒数 15 8粒 ,增加百粒重 2g ,增产 8 8% ,在生产上可优先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6.
畜禽有机肥料当季速效氮磷钾养分释放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鸡粪、牛粪和猪粪等畜禽有机肥料的矿化率和速效氮磷钾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 ,在一个农业生产季节中 (12 0天 ) ,鸡粪、牛粪和猪粪的有机碳矿化率分别为 87 5 %、71 9%和5 5 4 % ;碱解氮释放量分别为 39 9%、2 0 6 %和 35 3% ;速效磷释放量分别为 2 4 6 %、6 1 3%和 34 8% ;速效钾释放量分别为 78 8%、36 8%和 4 1 5 %。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威霸EC和威霸EW对棉田杂草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每公顷施用 6 90 %威霸EW 75 0~90 0ml(有效成分 5 1 8~ 6 2 1g)、8 0 5 %威霸EC 6 0 0~ 75 0ml(有效成分 4 8 3~ 6 0 4 g)可有效地防除直播棉田稗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 ,效果分别为 92 4 2 %~ 95 87%、95 32 %~ 97 18%。与不施药不除草棉田相比 ,棉花每公顷增产皮棉分别为 5 13 75~ 5 4 7 88kg、5 34 75~ 5 5 8 19kg ;增产率分别为 10 1 78%~ 10 8 5 4 %、10 5 94 %~ 110 5 9%。  相似文献   

8.
利用夜晚灯光照射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 ,研究了延长光照时间对 4个韭菜品种抽薹、开花和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延长光照时间可使韭菜的抽薹期提早 3~ 5d ,整个抽薹期延长 11~ 16d ;始花期提前 2~ 4d ,终花期延长 7~ 12d ,整个花期延长 9~ 15d ;种子成熟期推迟 5~ 8d ,延长 4~ 7d ;薹茎高度降低 2 .77~ 3.87cm ;单株抽薹数增加 0 .2 2~ 0 .2 8个 ,抽薹率提高 32 .13%~ 4 0 .5 4 % ;单序小花数增加 17.4 9%~ 2 8.18% ,单序蒴果数增加 12 .4 8%~ 2 2 .4 3% ,单序结籽数增加 9.6 4 %~ 17.0 8% ,单序种子重增加 8.0 2 %~ 14 .5 5 %。  相似文献   

9.
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9个规模化养猪场 15 18份血清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 7日龄、2 0日龄和 4 0日龄仔猪无免疫保护力 (血凝抗体效价低于 1∶16 ,下同 )的比例分别为 0、4 .8%和 19.7% ;而抗体效价≥ 1∶12 8的比例分别为 87.8%、74 .6 %和 35 .2 %。乳前免疫后 2 0、30、4 0、5 0和 6 0日龄无免疫保护力仔猪的比例分别为 18.4 %、8.4 %、9.8%、10 .0 %和 15 .4 % ,而抗体效价≥ 1∶8的比例分别由 4 0日龄的 4 1.4 %降至 5 0日龄的 15 .0 %和 6 0日龄的 3.8%。所测 398份 2 5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效价均≥1 16 ,但抗体效价≥ 1 12 8的比例由 2 0日龄的 92 .8%降至 2 5日龄的 6 2 .5 %。提示猪群中存在不同比例的免疫不合格和低抗体水平的猪 ,可能是猪场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由猪囊胚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色鉴定。对影响猪 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 ) 9和 1 4日龄小鼠胎儿 PMEF饲养层培养 9日龄猪囊胚 ,贴壁率 (83.3% ,88,9% ) ,ICM形成率 (75 .0 % ,77.8% )和 1代 ES细胞克隆率(2 5 .0 % ,2 2 .2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 7,8和 9日龄胚胎随胚龄增加 ,胚胎贴壁率 (5 .9% ,5 7.1 % ,87,9% )和 ICM形成率 (0 .0 % ,2 8.6 % ,81 .8% )升高 ,差异显著 (P<0 .0 1 )。(3) 9日龄囊胚直径 0 .8~ 1 .2 m m培养36~ 4 8h贴壁 ,贴壁率 1 0 0 % ,ICM形成率 1 0 0 % ;直径 >1 .2 mm囊胚贴壁时间为 4 8~ 72 h,贴壁率 5 7.1 % ,ICM形成率 5 7.1 % ,差异显著 (P<0 .0 5 )。去除直径 >1 .2 m m囊胚部分滋养层细胞培养 36~ 4 8h,贴壁率 91 .7% ,ICM形成率 83.3% ;(4 )添加外源 L IF没有提高贴壁率 (86 .4 % ,90 .9% ;P>0 .0 5 )和 ICM形成率 (81 .8% ,81 .8% ;P>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