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NaN_3浓度和诱变时间处理对香蕉品种农科1号不定芽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15 g/L NaN_3处理3 h和0.25 g/L NaN_3处理2h为农科1号不定芽诱变的适宜处理组合,在这2个诱变条件下,农科1号香蕉不定芽致死率接近半致死率,存活的不定芽能够恢复生长和增殖,容易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在香蕉组织培养过程中,将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添加到组织培养基中,以测定不同品种香蕉对粗毒素的敏感性,并对薄片培养芽用粗毒素进行多次诱变以筛选抗(耐)病突变体。结果表明:供试5个品种香蕉离体培养芽对粗毒素的敏感性程度为农科1号粉蕉粉杂巴西蕉东莞大蕉,这与田间真实的品种抗病性不相符合,说明粗毒素虽然对不同抗性的香蕉品种均具有致病作用,但香蕉离体培养芽对粗毒素的敏感性程度与香蕉品种的抗病性无相关关系。巴西蕉和农科1号通过薄片诱导的不定芽对粗毒素的半致死浓度为40.63 mg/L和31.82 mg/L,两个品种香蕉离体培养芽经枯萎病菌粗毒素多次诱变筛选后可获得稳定的耐毒素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浸种温度及化学诱变剂对芝麻种子发芽的影响,在不同浸种温度下,研究了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不同时间对芝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浸种后,EMS处理时间超过4h或者EMS质量浓度大于10g/L时,3个芝麻品种均不能正常发芽,而25℃浸种后,10g/L EMS处理6h或15g/L EMS处理4h,3个品种仍能正常发芽。4℃和25℃浸种后,不同浓度NaN3处理下,3个品种均能正常发芽,但当6mmol/L NaN3处理12h时,4℃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均低于50.0%,而25℃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最低为69.3%。相同(质量)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下,4℃浸种能更好地发挥EMS和NaN3的诱变作用。不同芝麻品种对EMS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对NaN3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从诱变育种创造有益变异角度,建议4℃浸种24h后,以5g/L EMS诱变处理8h或4mmol/L NaN3诱变处理12h。  相似文献   

4.
以紫茉莉的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休培养实验,建立了比较高效的紫茉莉离体再生体系。分析了盐胁迫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 NaCl严重抑制了紫茉莉不定芽的生根,故此浓度可作为耐盐突变体的筛选浓度。分析了EMS诱变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发现经0.8%EMS处理6 h或0.6%EMS处理7 h后,紫茉莉不定芽的致死率在50%左右,因此可以作为紫茉莉突变体筛选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通过合适剂量的EMS诱变和NaCl筛选,初步获得了具有抗性的耐盐紫茉莉突变体植株。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理化诱变剂对芝麻诱变当代(M1)根尖细胞的细胞学效应,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叠氮化钠(NaN3)以及物理诱变剂60 Coγ-射线对3个芝麻品种进行诱变处理,研究处理后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5g/L的EMS和2mmol/L的NaN3处理对不同品种芝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促进和抑制2种效应。但随着EMS、NaN3处理浓度和60Coγ-射线剂量的增加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而且诱发芝麻根尖细胞的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产生单微核、双微核、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染色体团等多种畸变类型。豫芝11号和ms86-1较三黄芝麻对高质量浓度的EMS(15g/L)更敏感,ms86-1较豫芝11号和三黄芝麻对低浓度(2 mmol/L)NaN3更敏感,3个芝麻品种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依次为ms86-1>三黄芝麻>豫芝11号。  相似文献   

6.
适宜香蕉不定芽叠氮化钠诱变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pH值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对香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43 mol/L、pH值3.07的磷酸盐缓冲液是叠氮化钠诱变香蕉不定芽的适宜缓冲液。  相似文献   

7.
以紫茉莉的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休培养实验,建立了比较高效的紫茉莉离体再生体系.分析了盐胁迫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 NaCl严重抑制了紫茉莉不定芽的生根,故此浓度可作为耐盐突变体的筛选浓度.分析了EMS诱变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发现经0.8%EMS处理6 h或0.6%EMS处理7 h后,紫茉莉不定芽的致死率在50%左右,因此可以作为紫茉莉突变体筛选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通过合适剂量的EMS诱变和NaCl筛选,初步获得了具有抗性的耐盐紫茉莉突变体植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绿萝离体再生的最适条件和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phonate,简称EMS)诱变绿萝的合适剂量,首先以绿萝叶柄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用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噻苯隆(TDZ)+0.3 mg/L萘乙酸(NAA),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3.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5 mg/L NAA,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0.05 mg/L NAA.然后设置不同剂量的EMS诱变绿萝叶柄愈伤组织,并对其存活率、致死率进行统计,初步获得EMS诱变绿萝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条件:0.6%EMS诱变处理4 h或0.8%EMS诱变处理2 h.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利用EMS诱变绿萝愈伤组织、筛选性状优良的突变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豆瓣绿叶柄基部、叶片为外植体,采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了6-BA及各种添加物对豆瓣绿的植株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瓣绿的组织培养应选取叶柄基部为宜,诱导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6-BA 3.0 mg/L;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花宝1号30g/L+香蕉25g/L+马铃薯25g/L+活性炭1g/L;生根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花宝1号30g/L+香蕉50g/L+马铃薯50g/L+活性炭1g/L。  相似文献   

10.
东蕉1号香蕉是从巴西蕉种植群体芽变单株中筛选出的香蕉新品种,其植株高大粗壮、长势旺盛、果肉黄白色、肉质软滑、风味香甜、田间枯萎病发病率较低,目前还没有其组织培养技术的报道。本研究对东蕉1号香蕉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升汞和酒精消毒能有效控制外植体污染;外植体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3 mg/L+NAA 0.3 mg/L;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3 mg/L,增殖系数达到2.7;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0.1 mg/L+0.5%活性碳,可以有效诱导生根,生根率达到92%。同时,研究发现,在东蕉1号香蕉不定芽的增殖过程中,NAA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及不同激素浓度和组合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建立龙选蕉的高频再生体系。【方法】以龙选蕉吸芽为外植体,以升汞和0.2%次氯酸钠对外植体灭菌;采用0~6.0mg/L6-BA、0.1~0.2mg/LNAA激素组合对不定芽进行诱导或增殖培养。【结果】相对于升汞,次氯酸钠对龙选蕉外植体灭菌的效果更理想,灭菌率达到90.47%,且外植体生长良好,无中毒现象。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随着6-BA浓度的升高,不定芽萌发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添加6-BA3.0mg/L的诱导效果最理想,萌发率为66.67%;随着6-BA和NAA浓度的提高,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也随之增加,其中以4.0mg/L6-BA+0.2mg/LNAA为最佳组合,不定芽增殖效果最理想,增殖系数为4.05,芽苗粗壮,叶片颜色正常。【结论】次氯酸钠对龙选蕉吸芽的消毒效果优于升汞,操作简便,易于获得无菌外植体并利于不定芽生长;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3.0mg/L6-B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4.0mg/L6-BA+0.2mg/LNA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及不同激素浓度和组合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建立龙选蕉的高频再生体系。【方法】以龙选蕉吸芽为外植体,以升汞和0.2%次氯酸钠对外植体灭菌;采用0~6.0 mg/L 6-BA、0.1~0.2 mg/L NAA激素组合对不定芽进行诱导或增殖培养。【结果】相对于升汞,次氯酸钠对龙选蕉外植体灭菌的效果更理想,灭菌率达到90.47%,且外植体生长良好,无中毒现象。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随着6-BA浓度的升高,不定芽萌发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添加6-BA 3.0 mg/L的诱导效果最理想,萌发率为66.67%;随着6-BA和NAA浓度的提高,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也随之增加,其中以4.0 mg/L 6-BA+0.2 mg/L NAA为最佳组合,不定芽增殖效果最理想,增殖系数为4.05,芽苗粗壮,叶片颜色正常。【结论】次氯酸钠对龙选蕉吸芽的消毒效果优于升汞,操作简便,易于获得无菌外植体并利于不定芽生长;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3.0 mg/L 6-B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4.0 mg/L 6-BA+0.2 mg/L NAA。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小果型西瓜三倍体的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二倍体小果型西瓜优良自交系MH-39-1的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诱导四倍体的研究。[结果]100 mg/L秋水仙素处理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达66.7%,平均分化不定芽6.7个。400 mg/L秋水仙素处理的四倍体诱导率为20.0%。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不定芽分化率为83.3%,处理48 h的不定芽分化率为16.7%。秋水仙素处理24~36 h的四倍体诱导率为16.7%。4.0 mg/L 6-BA处理的不定芽分化率为83.3%,1.0 mg/L 6-BA处理的不定芽分化率为58.3%。再生芽在4种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率均在90%以上,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再生苗的平均生根数仅为6.5条,添加NAA的培养基上再生苗的平均生根数在10条以上,但根短而粗。[结论]初步确定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小果型西瓜四倍体的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为400mg/L和24 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宜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hirsutissimum)离体培养的培养基组分,为规模化生产带叶兜兰组培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带叶兜兰组培苗为外植体,筛选适合其丛生芽诱导、增殖和壮苗生长的基本培养基、附加物种类和生长激素组合。【结果】初步筛选出较适宜带叶兜兰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3.0 mg/L BA+0.1 mg/L NAA+80.0 g/L香蕉汁+2.0 g/L活性炭,其诱导率较高,为36.1%,且丛生芽诱导出芽较多;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1/2MS+0.1 mg/L TDZ+3.0 mg/L 2,4-D+80.0 g/L香蕉汁+2.0 g/L活性炭,其增殖系数为2.02,芽生长较快;壮苗生长最适宜培养基为1.0 g/L花宝1号+1.0 g/L花宝2号+MS培养基的有机、微量成分+1.0 mg/L NAA+2.0 g/L活性炭+80.0 g/L香蕉汁+1.5 g/L蛋白胨,其幼苗生长较好,生物量大,生根率达75.5%。【结论】在1/2MS+3.0 mg/L 6-BA+0.1 mg/L NAA+2.0 g/L活性炭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汁较适宜带叶兜兰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在1/2MS+80.0 g/L香蕉汁培养基中添加0.1 mg/L TDZ+3.0 mg/L 2,4-D对带叶兜兰的增殖效果较佳;花宝改良培养基适宜带叶兜兰壮苗培养,结合添加NAA和活性炭培养效果更佳,但活性炭浓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新疆主栽的两个纤维亚麻品种(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率不定芽离体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筛选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消毒剂处理种子,以下胚轴段为外植体,运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胚轴段再生不定芽。【结果】两种种子在10%的H_2O_2中处理10 min灭菌效果最好;范妮不定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BA 0.45 mg/L+IAA 0.3 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80%;天鑫3号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BA 0.6 mg/L+NAA 0.3 mg/L,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98%。【结论】不同的亚麻品种在下胚轴萌芽过程中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和浓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探明了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不定芽发生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和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香蕉开放式组培的增殖培养基成分,以提高香蕉丛生芽的增殖系数。[方法]以"巴西"香蕉继代培养获得的分化芽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以0.014%的次氯酸钠为抑菌剂,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蔗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在不同pH值对芽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香蕉分化芽增殖培养条件。[结果]香蕉分化芽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0 g/L蔗糖+1 mg/L 6-BA+0.03mg/L NAA,pH 5.8。[结论]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3代后,增殖系数分别是3.40、3.32和3.28,与传统组培方法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叶片再生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目的基因转化的成功率,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葡萄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以优良无核葡萄品种皇家夏天为试材,取试管苗顶端1 ̄3叶位幼嫩叶片,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碳源等因素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WPM、1/2MS、B5和NN694种基本培养基,均可诱导其叶片再生不定芽,差异不显著;碳源以添加10 ̄20g/L的葡萄糖或食用白砂糖较好;培养基中附加3.0mg/L的6-BA与0.05mg/L的IAA配比利于出芽和成苗,应用TDZ虽出芽较多,但芽丛多畸形、出苗困难,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8.
天门冬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考察1 g/L HgCl2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 HgCl2处理7 min,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较低;MS+0.5 mg/L 6-BA+1.0 mg/L NAA+0.2 mg/L KT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且生长势最强,MS+1.0 mg/L 6-BA+0.2 mg/L NAA+0.2 mg/L KT培养基中的出芽率最高;1/2MS+0.5 mg/L NAA+0.5 mg/L IBA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可达76%.  相似文献   

19.
薰衣草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带芽茎段或顶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种类与水平等对其愈伤诱导、不定芽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并筛选了薰衣草试管苗过渡移栽的适宜基质。结果表明薰衣草离体培养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不定芽启动培养基,MS+BA 1.0~2.0 mg/L+蔗糖30 g/L+琼脂6.5 g/L;继代增殖培养基,MS+BA 1.0~2.0 mg/L+IBA 0.25 mg/L+蔗糖30 g/L+琼脂6.5 g/L;生根培养基,White+IBA0.4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或White+NAA 0.8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以等体积的泥炭与珍珠岩混合后作为基质驯苗,幼苗成活率可达9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