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本文阐述了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并介绍了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三方面实施的改革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物化学是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笔者从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及实践,综合评价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强化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记述了课题组对地方农业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动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进行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改革方案主要基于OBE教育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产出为导向,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形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仪器设备配置管理、师资队伍培养和实验教材更新等方面开展了教学实践改革。改革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动手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强化实践育人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早期胚胎发育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开设"牛早期胚胎发育观察"实验,可为学生掌握相关生物技术奠定基础。阐述了传统"牛早期胚胎发育观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为适应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笔者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合,课程设置涵盖从蛋白质类产品的分子设计、基因扩增、细胞转染等实验室研究,到蛋白质表达、蛋白质鉴定等产业化的全过程,创建了从"分子设计到产品研发"整合型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强化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计划内学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理念。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提升了实验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各动物医学本科院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没有标准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兽医实践能力较差。吉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努力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统筹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建立考核评价科学体系等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通过科学、合理统筹实验、实践与临床医疗,使学生深入接触动物医疗和临床研究,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兽医师为目标,实现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得益彰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缩短动物药学专业培养与我国兽药企业工业化生产和科研院所研究的差距,以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不断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继续深化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了实践教学方法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操...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多层面推进动物科学专业"三性"实验课程的改革,健全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完善教学体系,简化实验内容,通过理论教学生动化、实验操作规范化、社会实践热情化及科学研究创新化等多层面、多途径使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以"三性"实验的改革,引导和激发了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投身科研,勇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共同构成生命科学领域三大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与生命科学领域其他两个专业明显不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要求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生物工程的基础实验方法和手段外,还需要具有整体实验的综合安排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1];因此,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从"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两个方面探讨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受益于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