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南方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效益,以华南地区某规模化猪场2013—2016年累计48个月死亡母猪的记录数据进行了模化猪场母猪死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猪场生产母猪年死亡率为2.68%~4.02%,死亡母猪的主要症状为应激、胃肠道疾病和发烧三种类型,占比分别为30.24%,24.39%和20.00%;低胎次母猪死亡率较高,其中2胎母猪死亡率最高,为24.39%;母猪死亡具有季节性,4—9月份处于较高水平,4月份最高,为0.41%;母猪在妊娠105~117 d死亡比例最高,占妊娠期死亡母猪的29.4%。说明规模化猪场应加强母猪死亡数据监控,尤其针对华南地区夏季高湿、高热的气候环境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针对母猪繁殖周期中的关键时期加强护理以减少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2.
董国忠  龚学文  荆伟  何平 《养猪》2005,(3):11-13
每月随机选择750头PIC父母代妊娠猪和150头PIC父母代哺乳母猪,测定1年中不同月份和季节母猪的日采食量。结果显示,(1)妊娠猪全年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2.16~2.59kg(平均为2.39kg),8月份的最低(2.16kg),9月份和11月份的最高(2.59kg)。但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哺乳母猪全年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3.66~4.98kg(平均为4.50kg),8月份的最低(3.66kg),4月份和11月份的最高(约5.0kg)。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存在较大差异。(3)妊娠猪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与平均舍温相关不显著(P>0.05)。哺乳母猪不同月份的日采食量与平均舍温呈显著负相关(r=-0.6622,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南方规模化猪场母猪的利用率,以华南地区不同模式、不同规模的9个猪场2013—2017年累计60个月死亡母猪的记录数据进行了母猪死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9个猪场生产母猪年死亡率为4.68%~15.57%,死亡母猪的主要症状为久治不愈、高烧和肢体病三种类型,占比分别为18.78%,13.54%和10.83%;母猪的死亡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呈倒"V"字型,4-9月处于较高水平,6月份最高,为1.07%;水帘降温的新式猪舍与自然通风的传统猪舍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低胎次母猪死亡率较高,其中0~1胎次母猪死亡占比达到了44.8%;母猪在哺乳阶段(距最后一次配种109-140 d)死亡比例最高,为42.72%,其中109-116 d死亡比例高达20.39%。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杜洛克母猪分娩胎次、配种月份和分娩月份产仔数、仔猪初生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用以指导实际生产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母猪生产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3胎母猪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最高、1胎最低,死仔数以2胎最低、7胎最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配种月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活仔数以3月份配种最高、8月份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死仔数以2月份最少、5月份最多,且差异极显著(P<0.01);健仔数以3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初生窝重以2月份配种最高、8月份最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产仔月份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表现在:产活仔数以5月份产仔最高、11月份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产死仔数以6月份最低、2月份最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健仔数以5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重以6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胎次对母猪产弱仔、死胎的影响,实验对广西某猪场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的8 028窝大白母猪的胎次和产弱仔数、死胎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母猪产弱仔数和死胎数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第1胎次母猪弱仔数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母猪(P<0.05),且弱仔数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第5胎次母猪的死胎数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5),且死胎数均值近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产弱仔数和死胎数占总产仔数的比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综上,第2~6胎次母猪产弱仔数和死胎数都相对较少,产仔性能最好,规模化猪场可以考虑淘汰7胎以上的母猪;对第1胎次的母猪建设P1场(第1胎次母猪场),制定更为严格的"驯化"和饲养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统计广西某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近3年母猪生产数据,分析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中妊娠母猪的最佳饲喂次数,为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及工作效率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在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中,妊娠母猪全程实行1次饲喂,母猪分娩合格率、胎产健仔数等优于饲喂2次(P<0.05)的母猪,且分娩死胎率、木乃伊胎率等低于饲喂2次(P>0.05)的母猪;在"减人增效"方面,与饲喂2次相比,养猪场饲喂1次需要的劳动力减少1人,时间减少30 min。因此,为了提高空气过滤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生产成绩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建议对妊娠母猪实行1次饲喂。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通过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为期一年的监控,探讨不同蛋白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妊娠母猪养殖提供参考。从2014年9月~2015年9月对湖南某猪场3个妊娠母猪舍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3个妊娠母猪舍分为A、B、C组,每组长期保持150~200头母猪,其中A组、B组和C组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4.01%、14.35%和14.71%的日粮。结果表明:(1)B组平均总产仔数较A组和C组分别提高了5.1%(P<0.05)和2.4%(P<0.05),A组稍低于C组,差异不显著(P>0.05);(2)C组平均窝活产仔数较A组提高了5.3%(P<0.05),C组高于B组,差异不显著(P>0.05);(3)C组平均窝弱仔数较B组降低了35.52%(P<0.05),C组较A组降低10.9%,差异不显著(P>0.05);(4)C组平均窝死产仔数较B组降低了42.67%(P<0.05),C组较A组降低29.51%,差异不显著(P>0.05);(5)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窝木乃伊数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P>0.05)。结果表明,在妊娠母猪饲养过程中,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水平至14.71%可以有效改善繁殖性能,获得较多的健仔数,为养殖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低胎龄(≤4胎)母猪淘汰的原因,比较月份(1—12月)、胎次(1~4胎)、生产状态(后备、妊娠、哺乳、空怀)等与生产母猪淘汰的关系,为猪场生产提供评估参数。应用SPSS软件分析5 671头淘汰母猪,探讨母猪淘汰与影响因素的关系,预测淘汰趋势。结果表明:胎次、生产状态、月份对低胎龄母猪淘汰类别影响极显著(P<0.01),低胎龄淘汰母猪整体胎龄均值为1.33,后备和1胎母猪淘汰占比达62.8%,3—6月淘汰比例为42.7%;妊娠和哺乳母猪淘汰比例分别为45%和26.6%,由于呼吸、消化和综合因素引起的淘汰达到78.3%。建议猪场对后备和1胎母猪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淘汰做好预防和管理,重点关注1胎哺乳母猪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自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河南省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143个猪场采集4 203份血清样品,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弓形虫抗体。结果显示,河南省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达38.7%。按不同季节汇总分析,冬季阳性率最高(45.7%),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31.9%)(P0.01)。按不同地区汇总分析,豫中阳性率最高(53.6%),其次为豫西、豫东和豫南,豫北最低(30.4%)(P0.01)。按猪场不同规模汇总分析,小型规模猪场阳性率最高(46.0%),其次为中型规模猪场,大型规模猪场最低(32.9%)(P0.01)。按猪群不同年龄汇总分析,母猪群阳性率最高(57.8%),其次为后备母猪和育肥猪,保育猪最低(12.2%)(P0.01)。按繁殖母猪不同胎次汇总分析,6胎及以上母猪阳性率最高(73.8%),其次为3~5胎母猪和2胎母猪,1胎母猪最低(57.3%)(P0.05)。同时,本试验也调查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伪狂犬病(PR)对弓形虫抗体阳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RRS发病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49.4%),其次为PRRS阳性稳定场,最低为PRRS阴性净化场(9.2%),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PR阳性带毒场和PR阴性净化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24个PR阳性带毒场内,gE抗体阳性母猪和gE抗体阴性母猪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也不显著。结果表明,在河南省猪群中普遍存在弓形虫感染情况。猪场通过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可以减少弓形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张润霞  吴先华 《养猪》2019,(3):38-40
文章通过统计广西某规模化猪场2015—2017年母猪繁殖情况,探讨母猪妊娠期不同饲喂餐数对各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该场制定出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措施提供参考。通过KF系统提取出2016—2017年两年的母猪生产数据记录,对不同饲喂餐数对各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妊娠母猪饲喂1餐在胎产健仔、产仔合格率方面显著高于饲喂2餐(P<0.05);2)在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方面,1胎母猪显著高于2胎母猪(P<0.05),其他各胎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胎产健仔方面,1胎、3~5胎母猪显著高于6胎及以上(P<0.05);在合格率方面,1胎、2胎显著高于6胎及以上(P<0.05);在死胎率方面,1胎、2胎、3~5胎显著低于6胎及以上(P<0.05)。结论:为了提高该场母猪的繁殖性能及提高劳动效率,可建议妊娠母猪实行1餐饲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