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提高马肠积沙的确诊率和治愈率,以出现四肢刨地、打滚的临床症状为特直肠检查,在肠道中触诊到明显的沙状沉积物来进行诊断,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取出积沙,进行良好的术后护理,经15d治疗,成功治愈本病。说明外科手术是治疗马肠积沙的一种有效方法,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治愈本病的关键,通过本病例的诊治,为马肠积沙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属动物的结症病在春、冬、晚秋季节易发,具有发病急、发展快和腹痛等特征。此类疾病包括急性肠阻塞、肠结石症、肠积沙、胃、肠机能紊乱等一系列疾病的综合症。笔者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临床治疗了马属动物结症病40余次,效果显著,马完全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马属动物的结症病是兽医学中称之为"姜牙穴位病(结症病)"、"痉挛疝"、"起卧症"、"马疝痛"、"便秘疝"等病的综合征。本类疾病以春、冬、晚秋季节易发生,具有发病急、发展快和明显腹痛等特征。此类疾病包括急性胃痉挛、胃扩张、胃肠炎、肠阻塞、肠痉挛、肠鼓气、肠结石症、肠积沙、肠变位和肠系膜动脉栓塞、胃、肠机能紊乱等一系列疾病的综合征。本人在实际工作实践过程中临床治疗了马属动物结症病280余  相似文献   

4.
肠积沙是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地区冬末春初马的常见病。患肠积沙的主要原因是,入冬以后,马群在草滩上放牧,天天啃食枯短的牧草,尤其是春初,青草芽刚刚长出之际,细沙随嫩草不断被采食,日久,不能排出,使肠内积沙增多,刺激胃肠粘膜而引发结沙症。 一、诊断 患肠积沙的病畜,病初一般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加重,出现间歇性腹痛;前肢向前,后肢向后或四肢集于腹下,回顾腹部。  相似文献   

5.
肠痉挛常称为冷痛,是马、骡较为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秋、冬、春季节。该病因肠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导致腹痛,常以间歇性腹痛症状为特征。多年来,笔者应用安乃近针剂和白酒治疗肠痉挛患马数百例,治愈率为96.5%。现通过以下病例介绍具体治疗情况。1病例介绍去年冬季,宾州镇新立大崴子村岗王家屯车某饲养的1匹9岁红骝色骟马,体重有300千克,农忙耕田,农闲拉脚。1天由于该马使役过重,全身出大汗,回家卸车后,马立刻暴饮冷水,引起剧烈腹痛。2临床症状该马腹痛呈现间歇性发作,起卧不安,倒地打滚,前肢刨地,时时排出少量稀粪;听诊,大小肠音高朗,…  相似文献   

6.
肠积沙是食入消化道的沙石在肠内聚集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是多沙地区马属动物的常发病,是一种危害马属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本文就近些年该病在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望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知、诊治和预防水平,推动马属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肠痉挛是因寒冷刺激、化学性刺激,肠平滑肌受到异常刺激发生痉挛性收缩的一种腹痛病。其临床特征是间歇性腹痛和肠音增强。中医称冷痛和伤水起卧。本病在马疾病中常多发,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容易继发其它病导致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养殖户损失,促进养马业的发展,笔者在诊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对比治疗,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我们遇到马肠积沙继发肠扭转一例,经药物和手术治愈。现将病例作一介绍: 一、病例(马善)马,11岁,沙栗毛,营养中等,1982年7月24日发病来诊。检查:体温38.6℃,心跳80次/分,呼吸30次/分,饮食欲废绝,肠音微弱,腹疼剧烈卧地滚转。心音节律不齐,眼结膜暗红,肌肉震颤,颈部、肩臂部出汗,呼吸促迫。直肠检查,后部肠管空虚,胃状膨  相似文献   

9.
1982年以来,笔者用自拟润肠散治疗肠积沙110例,治愈96例,死亡14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病畜及病状 110例病畜均为临床收集的自然病例,其中马34例,驴18例,骡58例。本病病程可分为三期。 1.初期:体温、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食欲减退,肠音减弱,粪干,喜卧;偶尔可见粪中混有细沙;直肠检查多数盲肠部  相似文献   

10.
1988年8月,犍为县铜高农场马骡在半个月内陆续发生腹痛病18匹。抢救无效死亡2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确诊为肠积沙。  相似文献   

11.
马属动物的冷痛症是一种胃肠痉挛疾病,常见于马、驴、骡等大家畜,是由于肠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引起,并以明显的间歇性腹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性真性疝痛病。中兽医中常常叫作冷痛、伤水起卧、冷水伤、姜牙病。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例马属动物(驴)冷痛症的诊治,重点对此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防控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马、骡和驴等统称为马属动物。腹痛病是马属动物的常见疾病,是胃肠受到冷源刺激而发生的急性阵发性腹痛疾病。发病期间饲养管理疏忽或治疗不及时,极易诱发肠痉挛、胃扩张、肠膨胀、肠便秘、肠变位和尿闭等多重症状而加重病情引起死亡。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岗位上从事动物临诊工作16年,年接诊马属动物腹痛病病例平均达30例以上,近几年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对该病治愈率达90%以上,现将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整理,供同行和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坝上地区繁殖马群。入冬以后马群在草滩放牧天天啃食枯萎短小的牧草,尤其到第2年3—5月间的风沙时节气候干燥沙质土壤中的细沙随草不断地被采食,所以.坝上马群年年都有马肠积沙发生。马肠道中积沙增多,病初一般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加重,出现间歇性腹痛.前肢向前后肢向后伸展或四肢集于腹下.回顾腹部;积沙特多时可见下腹膨大并下垂,肤窝下陷,  相似文献   

14.
成年马膀胱破裂尚未见报道,幼驹膀胱破裂资料亦不多见,这类疾病临床上都有腹痛和肠音减弱的症状。尤其是幼驹膀胱破裂,常常由于胎便不下继发,故易被忽视或误诊,未能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而使患畜死亡,现将我们临床所见成年马膀胱破裂两例和手术疗法治愈幼驹膀胱破裂一例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马属动物的结症(肠便秘、肠梗阻、便秘疝或肠内容物停滞等)是由于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内容物滞涩不能后移,致使一段或几段肠管阻塞,以剧烈腹痛和急起急卧为特征。在兽医临床治疗中,马、骡、驴的结症是马属动物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此病症极其危重,病情凶险,腹痛剧烈,病畜极度痛苦,病程较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临床兽医的经验,对马属动物结症的诊断、治疗、用药、方剂、治疗禁忌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现报  相似文献   

16.
收集405份记录较完整、诊断结论可靠的马真性腹痛病(含肠便秘、肠痉挛、肠臌胀、急性胃扩张、肠变位等五大腹痛病)临床病历资料,选用16项多信息量的常规检查的症状指标,建立症状编码表,用根据模糊集合感理设计的自动建体考核程序,在CS—2微型计算机上运行自动生成疾病模糊信息判别矩阵,经自动验证和优化处理,最后得到一个最优判别矩阵。以该矩阵模型为基础,结合专家经验设计成“马真性腹痛病微电脑诊疗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和不作直肠检查等优点,经各种考核验证和临床试用,在一级鉴别(区分全阻塞性、不全阻塞性便秘和其他4种腹痛病)的水平上与直肠检查的平均符合率在93%以上,高于不用直肠检查的临床诊断;二级鉴别(将便秘按部位区分开)的平均准确率在80%左右。一般兽医人员在5分钟内就能学会使用该系统,只要按规定的症状标准去收集并输入相应编码,经1分多钟就能得出诊断结果,并能打印出诊断书和治疗处方。此系统的软件是用扩展BASIC语言设计的,在设计技巧上,除自动化程度较高以外,还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扩充性和通用性,既可在CS—2、EX—JX等微型机上运行,也可在SHARP PC—1500和CASIO PB—700等袖珍机上运行。本研究设计的“自动建阵考核程序”是进行电脑诊断研究的通用程序,可推  相似文献   

17.
据当地哈萨克牧民谈,过去放牧在半荒漠草原上的牲畜,每年都有因肠积沙发病和死亡现象,是极个别的。1966年3月,我县某公社马队,牧放在半荒漠草原上的马群,因肠积沙死亡的马达600余匹,现将马群发病和防治经过报告如下: 一、马群放牧管理情况该社以牧为主,共有十个牧业队,其中有二个马队,共有马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实践中,对热毒积于胃肠中的重剧腹痛常见病--肠黄,以渗湿利水、清热解毒、梳理气机、消食和胃为治则,运用加味"五苓散"治愈600余例病例,效果明显.从家畜肠黄的症状、治疗、方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马疝痛主要是由马的胃、肠疾病(如:胃扩张、肠闭结等)引起的,以腹痛为基础的一种综合症状。笔者门诊统计马疝痛48例,其中便秘疝34例、痉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国内外在医学临床上已将鲎试验用于检测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微量内毒素,作为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辅助诊断以及对某些疾病病情估计和预后判定的一种手段。我们研究证明,马骡在患肠便秘、肠炎等疾病过程中,往往继发中毒性休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肠道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内毒素被大量吸收所致。为阐明细菌内毒素在便秘病马经过中的产生及其消长情况,我们应用鲎试验对10例健康马、18例肠便秘马和4例其它腹痛病马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