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菌肽是进化上高度保守、普遍存在的天然免疫系统因子,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且不易形成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天蚕素抗菌肽是最早被分离出的昆虫类抗菌肽,也是迄今为止研究的最为透彻的一类抗菌肽。研究表明,与天然抗菌肽相比,经过人工改造的杂合抗菌肽比天然抗菌肽具有稳定性好、抗菌谱广、活性更高等优点。文章对天蚕素抗菌肽的优势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传统药物的严重匮乏,使开发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抗菌肽具有天然抗菌作用,在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中起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抗菌肽多在上皮细胞和白细胞表达,对细菌、真菌  相似文献   

3.
天蚕素抗菌肽CAD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肽是进化上高度保守、普遍存在的天然免疫系统因子,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且不易形成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天蚕素抗菌肽是最早被分离出的昆虫类抗菌肽,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透彻的一类抗菌肽。研究表明,经过人工改造的杂合抗菌肽比天然抗菌肽具有稳定性好、抗菌谱广、活性高等优点。文章对天蚕素抗菌肽CAD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产于机体组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独特抗菌的机制.对抗菌肽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抗菌肽药物、进行动物抗性育种和培育抗菌肽转基因动物.论文对一种新的牛抗菌肽histatherin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正>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小分子蛋白。自1975年瑞典科学家Boman等从蚕蛹身上分离得到第一个抗菌肽天蚕素(cecropin)以来,人们又在昆虫、两栖类、水产动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甚至植物及细菌等广泛的生物谱中发现了至少1 700余种抗菌肽[1]。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广泛存在于多种动植物的体内,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广谱抗菌性,与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菌机理,对真核细胞几乎没有作用,仅作用于原核细胞,同时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对伤口的愈合和癌症有一定的作用,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本文结合当今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抗菌肽的分类、抗菌机制、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蝇类抗菌肽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生素广泛应用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长期使用抗菌素,已经产生了大量耐药菌株,病原菌抗性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因此,寻求广谱、高效的新一代抗菌药物先导结构已成为世界性的迫切需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从人、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及植物分离纯化了2000多个抗菌肽,这些抗菌肽的发现无疑给抗菌药物的研究带来巨大的突破.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种群,占整个动物数量的90%,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广泛的防御机制,在生物界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利用昆虫来研究提取抗菌肽是近年来抗菌肽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在众多昆虫之中,蝇类是昆虫中抗菌肽研究比较多的.日本东京大学的名取俊二教授首先从麻蝇(Sarcophaga peregina)幼虫中分离到两种抗菌蛋白,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及异型核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作用,又能使细胞产生干扰素并使肿瘤坏死因子活化.名取教授的这一发现给众多的学者指明了道路.人们开始认识到,蝇类经常出没于杂菌横生的环境中,自身却不会被这些病原所感染,这一现象说明蝇类身上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防御机制.经过人们仔细的研究发现蝇类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小分子蛋白质,被称作抗菌活性蛋白即抗菌肽.正是由于这种抗菌活性蛋白的存在,才使得蝇类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因此蝇类自然成为人们研究抗菌肽得力的实验材料;而且这种抗菌蛋白(抗菌肽)只需要万分之一的浓度就可以杀死多种病菌,其效力远远超过青霉素.由此可见,蝇类作为抗菌肽的直接来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药物的滥用,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日益严重,抗生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小。而抗菌肽以其独特的作用机理成为新一代抗菌剂。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抗菌谱广、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抗菌肽愈有代替传统抗生素之势。目前,抗菌肽在医药、食品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畜产品品质、推动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造成了抗生素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亟待开发高效、安全的抗生素替代产品。抗菌肽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阳离子多肽,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药物。但是天然抗菌肽的活性和稳定性较差,目前抗菌肽的共轭修饰对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作用。论文全面概述了抗菌肽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共轭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抗菌肽与抗生素修饰、脂化修饰、光敏剂修饰、微粒化和聚合化、金属有机化合物修饰和靶向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抗菌肽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迪  王连生 《动物营养学报》2023,(12):7541-7551
抗菌肽因广谱抗菌性、热稳定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成为极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然而,天然抗菌肽活性差、毒性高、合成成本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近年来,天然抗菌肽的分子改造与设计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鱼类是天然抗菌肽的重要来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鱼源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分子设计与优化策略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旨在提供对鱼源抗菌肽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为鱼源抗菌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天然抗菌肽是广泛分布在细菌、病毒以及动植物等各种生物体内的一大类具有抑制和/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由于其具有分子质量小、对热稳定和抗菌谱广等特点,以及不同于抗生素的全新的抗菌机制,在近20多年里,抗菌肽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动植物转基因工程及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抗菌肽的来源与分布、结构与分类、作用机理,抗菌肽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表达调控以及抗菌肽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前景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兔圆小囊抗菌肽类物质对10株细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兔圆小囊是兔特有的器官,集消化、免疫和神经内分泌为一体,位于回肠末端,是兔重要的肠相关淋巴组织,佘锐萍等对兔圆小囊进行了系统研究[1~5]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兔圆小囊组织中发现有大量抗菌肽类物质分布。应用乙酸提取方法从兔圆小囊组织中分离纯化了抗菌肽类物质[6] 。抗菌肽(ABP)是天然免疫的重要介质,是哺乳动物体吞噬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的杀菌分子,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7~8] 。为初步揭示该抗菌肽类物质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进行了以下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兔 成年日本大耳白兔10只…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进而对畜禽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2].解决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重要课题.我国农业部于2020年全面禁止饲料端抗生素的使用,后抗生素危机已经到来,开展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快速杀菌效应、独特的抗菌机...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阳离子多肽,是生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1].迄今为止,已在许多生物包括昆虫、鸟类、动物、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发现600多种内源性抗菌活性肽[2].这些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而且有的对真菌、病毒及癌细胞也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又称抗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菌肽又称细菌素,是机体先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Boman研究小组从惜古比天蚕中发现第一种抗菌肽“天蚕素”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新的抗菌肽被发现。目前发现的多数抗菌肽具有较宽的活性谱,可有效杀死细菌、真菌、寄生虫甚至包膜病毒。更为重要的是,抗菌肽可以有效抑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因此抗菌肽又被誉为“天然超级抗生素”[1]。本文对抗菌肽的来源、功能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天然免疫因子,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且不易形成耐药性和无药物残留等多种生物学特点。天蚕素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抗菌肽,也是至今为止研究得最为透彻的一类抗菌肽,更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文章综述了天蚕素抗菌肽的结构、来源、生物作用、表达体系等,并且重点介绍了天蚕素抗菌肽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传统抗菌药物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了大量耐药微生物的出现、畜禽免疫力下降和畜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一些通过调整动物胃肠道平衡而达到促进动物生长、维持动物健康和提高经济效益及保护环境、人类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抗菌肽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以及不同于传统抗生素的特殊作用机理,已作为传统抗生素的可能替代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研究兴趣,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抗菌肽的特性与分类1.1抗菌肽的特性抗菌肽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的多肽。自Boman等(1972)第一…  相似文献   

18.
抗菌肽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9):14-14,19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最初发现于天蚕滞育蛹血淋巴中。抗菌肽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显示了其在医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对抗菌肽的研究也较深入,现就其分类、抗菌机制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抗菌肽(AMPs)也被称为抗微生物肽,是分子质量比较小,可以抗细菌、病毒及原虫等微生物的一类小肽[1-3],其来源广泛,且具有耐热、耐酸碱及对微生物重复使用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4-5]。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已成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热点。将抗菌肽从成分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出来是困扰此类药物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分离方法复杂,采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如凝胶过滤色谱法[6-7]、离子交换色谱法[8-9]、制备型反相色谱法[10]等  相似文献   

20.
<正>抗菌肽作为一种高效的防治药物和天然生物制剂,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以代替抗生素应用在生猪生产中,减少肉制品药物残留。抗菌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1980年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经注射阴沟肠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出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定名为Cecropins。抗菌肽分子量在2 000~7 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具有如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