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 ,对笋用竹的 4个竹种引种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 ,对我省成功引种及营建散生小径笋用竹进行有益探讨。笋用竹引种试验对我省竹种种质资源及竹产业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笋用竹发展很快,但在引种过程中,存在栽植成活率低、管理粗放,未适应地适竹,笋产量低等问题。该文全面阐述了江西笋用竹引种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集约经营、竹种搭配、发展乡土竹种等发展笋用竹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3.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主产于浙江等省。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其笋壳薄肉厚 ,出肉率达 70 %以上 ,且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信阳市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与雷竹等多种笋用竹原产地气候相近 ,适宜笋用竹的良好生长。目前 ,全市已引种 2 0 0多亩 ,通过调查发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技术。为达到引种的目的 ,推广笋用竹引种栽培技术十分必要。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优良笋用竹———雷竹的引种栽培技术作一扼要介绍。1 建园及优良竹种选择选优质、高效丰产的细叶雷…  相似文献   

4.
从广西柳州地区引种杂交竹、麻竹、清甜竹、巨竹和吊丝球竹等笋用竹,在三峡库区进行了适生性、出笋成竹能力、生长量及幼竹生长节律、冻害情况、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等指标的系统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以笋用竹为目的可重点推广麻竹、巨竹、清甜竹;以笋材两用为目的可重点推广杂交竹、吊丝球竹。总结提出了笋用竹栽培管理技术。2002年以来,共推广栽植杂交竹、麻竹126.3万株,建设笋竹基地2406.3hm2。  相似文献   

5.
从福建、浙江等地引入16个笋用丛生竹种植于瑞安飞云江边农田及涂滩地,经对引种竹的存活率、生长、发笋及冻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考虑引种成活率、保存率、发笋率等指标及冻后恢复生长情况。认为,吊丝单竹(平阳山门种源)、花吊丝竹、清甜竹在瑞安引种点的生态适应性较好、其生长与抗寒性与本地种绿竹相似,可进一步区试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6.
刚竹属优良笋用竹引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目前江西省各地引种食用笋竹(主要为刖竹属优良笋用竹种)存在的实际问题,介绍了几种优良笋用竹的形态特征及适生条件,提出了一套引种技术措施,最后对江西省发展食用竹笋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早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盛产其竹的浙西北地区称雷竹,意早春打雷时节即有笋出。早竹无大小年之分,是典型的笋用竹,鲜、嫩是其笋质的特点。由于早竹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等特点,各地广为引种,不过其中因为忽视引种地区的立地条件或因栽培技术不当而致失败者也不乏其例,现将早竹引种及栽植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颇受人们喜爱,经济效益显著,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作者根据引种成功经验,从科学引种、精心营造、适时施肥、覆盖增温、采笋养竹、调整立竹密度与结构、合理除梢、病虫害防治8个方面系统介绍雷竹引种丰产高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省临安太湖源竹种园引种的石竹、甜笋竹、雷竹、红竹、黄甜竹、高节竹、角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水桂竹、黄皮刚竹、桂竹、四季竹等13个中小径笋用竹种的出笋成竹规律及其竹笋的营养成分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出笋时间和昼夜生长节律不一致,雷竹和石竹笋期较早,黄甜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等笋期居中,黄皮刚竹和桂竹的笋期最晚;多表现出白天累计生长量大于夜间累计生长量的规律,而甜笋竹、红竹、水桂竹及乌哺鸡竹的昼夜节律却与之相反。不同竹种的竹笋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均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蛋白质含量,而脂肪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本研究可为优良中小径散生笋用竹的引种扩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笋用竹引种与栽培初探连升肖雪仔(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331506)关键词:笋用竹引种栽培优良笋用竹具有始产期早、产量高、盛产期长等优点。一般头年栽植,2年生笋,3年成林达鞭,4年挖笋,5年、6年达高产。在林业生产上,可以短养长。近几年,我场从浙江等地...  相似文献   

11.
李梅  王建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31-134,145
针对当前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北方地区生态小区评价指标框架,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生态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源市建业森林半岛住宅小区为例,验证生态小区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希胜  施艳 《森林工程》2010,26(4):85-89
基于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灰色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度,通过实例验证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可为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能源林收获机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业环境及作业工艺对能源林收获机技术性能的要求,应用系统分析设计法拟定了多个待选方案,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数学的绿色建筑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良  刘影 《森林工程》2010,26(3):61-65
针对当前经济形式下绿色建筑高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绿色建筑层出不穷,为了能对绿色建筑的使用性能等各个方面进行更好的评价,选择性能更加良好的绿色建筑方案。基于德尔菲法及模糊数学,通过体系结构设计、评价目标的分解、指标的筛选和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和修正、指标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结果的确定、节能等级标志的建立等关键步骤,从综合能源利用、建筑品质、环境负荷、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5个总体指标方面构建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模型,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评判,并结合实例给出具体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节约型城市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建立节约型城市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体系主要包括绿化定量化指标、结构评价指标、景观评价指标、功能评价指标、资源节约评价指标5个方面。希望为以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引种树种适应性评价,可以确定一个地区适宜的引种树种。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适应性评价的指标及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和权重,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得出:紫叶樱、白蜡、梓树为适应;金枝槐、金枝柳为较适应;火炬树、红花槐、元宝枫适应性差;毛刺槐、银杏为不适应。  相似文献   

17.
为给2022年冬奥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崇礼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构建了以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发展3个层次1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熵值确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法计算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结果显示:2015-2018年期间崇礼区各年度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分别为0.7099、0.8150、0.9512和0.9736,环境质量有明显提升,2017-2018年均在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低碳理念EPC总承包商资格预审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冬  王爽 《森林工程》2012,28(3):74-77
为更好将低碳理念融入到EPC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实现其EPC项目总承包商资格预审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构建低碳理念下EPC项目总承包商资格预审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得分值,由此得到综合结果,从而提高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为实现EPC项目总承包商资格预审综合评价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可行的理论参考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表面主要缺陷的锯材外观质量量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华  闫磊  于航  肖江  吴健 《林业科学》2019,(8):128-135
【目的】提出一种锯材外观质量量化评价方法,探索锯材外观质量数字化检测与评价分级的可行性,为实现锯材外观质量的实时在线检测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建立由密闭暗室、光源、工业相机等组成的锯材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在稳定光环境下采集样本锯材彩色图像。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开发软件试验系统,实现对锯材缺陷的检测和识别。分别建立节疤、孔洞和裂缝缺陷外观质量评价模型,并据此提出外观质量综合量化评价方法;通过与国家标准对照,验证本研究提出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量化评价方法与锯材材质指标等级进行对照,二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85;锯材材质指标等级除了2级和3级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比较分散、等级之间数据有部分交叉外,其他等级之间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几乎没有交叉。量化评价方法与集成材层板外观质量要求进行对照,二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88;锯材材质指标等级4级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比较集中,与其他等级之间没有数据交叉;锯材材质指标等级1级、2级和3级相邻等级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比较分散,等级之间数据有部分交叉,不相邻等级间数据分布没有交叉。【结论】综合量化评价值与依据有关国家标准确定的锯材材质指标等级、集成材层板外观质量要求的线性相关性相对较好,可为实现锯材外观质量数字化检测与评价奠定基础;通过调整模型有关影响系数,可满足不同树种和不同应用需求,以达到较好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桥梁加固后的质量进行评估。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原理及其步骤。建立桥梁加固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集合,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某桥梁加固工程进行评估,得到了合理的评估结果,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