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燕是江苏省滨海县人.1993年高中毕业,种过田、喂过猪,做过服装生意.辛苦几年,也只能是糊口过日子。2002年,经朋友介绍.谭燕到了海南.起初租了一间房搞餐饮.一年下来.积余10多万元。第二年她租了三层1500多平方米的楼房,开起了餐馆.一年下来净赚50多万元。经过几年拼搏.谭燕有了200多万元的积蓄。  相似文献   

2.
谭燕是江苏省滨海县人.1993年高中毕业,种过田、喂过猪,做过服装生意.辛苦几年,也只能是糊口过日子。2002年,经朋友介绍.谭燕到了海南.起初租了一间房搞餐饮.一年下来.积余10多万元。第二年她租了三层1500多平方米的楼房,开起了餐馆.一年下来净赚50多万元。经过几年拼搏.谭燕有了200多万元的积蓄。  相似文献   

3.
她叫汤应梅,今年33岁,在湖北省城武汉有自己的水利建筑公司,年创利100多万元。然而,她却不恋城市优裕的生活,只身来到偏远的农村——湖北省监利县白螺镇联民村创办特种水产农庄。  相似文献   

4.
申雨鑫,湖南邵东人,14岁出外打丁,做过保姆,干过工地活,开过理发店,打工路七屡次不顺。2005年,她以6000元起家,不到三年的时间,资本就达到现在的600多万元。她是怎么做到的?下面是申雨鑫的讲述。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6,(13):20-20
河北省邢台市“长信农发”养殖园的经理马树景,是个普通农家女子,2002年,她了解到蝗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开始钻研蝗虫养殖技术,2003年春天,她修建了一个塑料大棚养蝗虫。找到固定买家后,2004年,马树景一下子建了10个大棚,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年出棚蝗虫200多万头,获利润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农家科技》2013,(12):20-20
为了做慈善,她变卖了北京房产,先后捐出去70多万元.刷新了濮阳慈善总会个人捐款的最高纪录,她就是81岁的徐凤英老人.网友们称她为“中国好奶奶”,  相似文献   

7.
初识郎颖菲,记者真的很难把眼前这个瘦弱的女子与那些蠕动的黄粉虫联系在一起,但她却是湖南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女虫王,每年虫子都要吃掉她60多万元,可她还在为虫子不够多而发愁。她与虫子之间是如何结下这不解之缘的呢?  相似文献   

8.
我叫张洪妹,今年39岁,是江苏省阜宁县杨集镇樵农村一组万只鸡场的场长。13年来.我共饲养蛋鸡10多万只,获利20多万元。每当人们到我这儿求教养鸡经验时.我都乐滋滋地向他们介绍我的“技术顾问”——《农家致寓》,是她给了我创业的勇气。是她为我指点了迷津.是她教会了我养鸡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唐慧娟是江苏省海门市人,1977年.不满30岁的唐慧娟看到海门市政府下发的一个关于生猪改良的文件,养猪的发展前景激发了她投资养猪业的热情。在多次探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她筹集资金120多万元用2个月时间,建起了一个占地11.5亩的养猪场,并实现了当年出栏商品猪600头。  相似文献   

10.
农信 《新农村》2005,(7):7-7
平湖市新埭镇牌楼村12组农家妇女潘小妹勤学大棚果蔬栽培技术,收益逐年增加。2004年,她家65亩大棚西甜瓜创收40多万元,获利10万多元;套种蔬菜收入12万元,获利3万元,合计创收52万元,获净利13万元。潘小妹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市、镇“双学双比”女能手。像潘小妹这样的农村妇女在新埭镇有1000多名。2004年,全镇1500多名农村妇女参加“双学双比”种养竞赛,年人均收入8000多元。石桥村农家女钟秀英2004年饲养出栏肉猪850头,种植苗木30亩,两项合计创收15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6,(15):50-50
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瓦瓷村5组葛杭读者来信:我爱人曾是失足青年.好逸恶劳,从嫁给我起,擅自出走几次.最近出走从2002年9月18日开始,已有4年多了。我以前先后花了几万元帮她找工作,还替她支了保险,最近她偷偷把我给她交的保险退休金本子拿走了.每月有600元。我已62岁的人了.现在孤独一人在家,我怎样才能讨回这个损失?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畔村民许民华把自己开发的绿色产品--天然保健丝瓜浴擦“搬”上了国际互联网络,几年来,80%以上的产品通过因特网销往欧美、日本、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许民华在网上与日本客商谈成价值20多万元的出口合同。嵊州长乐镇三村的农家女许晓兰通过因特网实现了足不出户做生意的梦想,1998年她把自己与丈夫创办的新山苗场“办”到了网上,并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如今与她的苗场建立业务联系的网上客户已达1000多万个,每年做成的网上苗木生意80多万元。许民华和许晓兰两位农民的经历,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网络…  相似文献   

13.
阿诺 《当代农业》2010,(12):56-56
看上去十分娇小、皮肤白皙、长得像城里人一样的她,却种得一手好庄稼。我要不是亲自采访了她,哪能相信这样一个人竟承包了本村及邻村的670多亩田地种植小麦、水稻以及蔬菜等经济作物.一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2009年,她还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种植大户模范标兵.并且是20位标兵里惟一的女性。  相似文献   

14.
阿诺 《农家致富》2010,(12):56-56
看上去十分娇小、皮肤白皙、长得像城里人一样的她,却种得一手好庄稼。我要不是亲自采访了她,哪能相信这样一个人竟承包了本村及邻村的670多亩田地种植小麦、水稻以及蔬菜等经济作物.一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2009年,她还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种植大户模范标兵.并且是20位标兵里惟一的女性。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九昌荣食品厂前身是二八镇酱油厂,始建于1958年,历史比较悠久。企业占地面积7150平方米,厂房面积3100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400多万元,流动资金300多万元,职工51人,有油车间、酒车间,年加工大豆3000吨,生产豆油450吨,豆饼2550吨,生产白酒150吨,养殖奶牛115头。年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上缴国税地税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梦想。对于黑龙江农垦前进农场第七管理区职工赵秀琴来说,年轻时,她的梦想是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过上富足幸福的日子;年龄大了,她的梦想也变得更宽阔、更博大——如何让更多的人拥有土地,过上富足幸福的日子。七年来赵秀琴先后八次累计让地1350亩,把舂天的希冀播种到贫困者的心坎,按现在每亩效益400元计算,她一年就让给贫困户54万元,累计让出收益2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骆忠明 《农家致富》2005,(12):21-21
“五一”前夕,靠乔牛勤劳致富的江苏省姜堰市俞垛镇农民葛兰晓当选为今年的全国劳模。10多年前,葛兰晓筹资10多万元利用荒地、水草养奶牛,如今,她已拥有奶牛场、牛奶加工厂等数千万元资产的企业,年创产值3000万元左右,近500名下岗、待业姐妹在她这里实现就业。图为葛兰晓忙碌在生产一线。  相似文献   

18.
启事     
张纪增 《油气储运》2007,(11):33-33
提起“煎饼大嫂”霍宗娥,在山东省蒙阴县常路镇岭南头村没有一个不叫好的。她积极带领育龄妇女少生快富,使村民的婚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她创建的岭南头村煎饼厂,固定资产达到80多万元,有60多名育龄妇女靠加工煎饼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05,(5):F003-F003
砚山县丰林花生油厂坐落在县城环北路食品工业区,占地5.47亩,现企业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流动资产200多万元,职工28人.年产优质小粒花生油1000多吨,产值1400多万元.创利税130多万元,是文山州唯一的花生油生产厂家.2003年被省农业厅批准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0.
《陕西农业科学》2007,(4):42-42
5年审计411名村干部,查出不合理收费300多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