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6,(3):30-30
玉米一生需要吸收较多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钾、硫、钙、镁、锌、铜、硼、钼等,其中以需氮最多,其次是磷、钾,在一定的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而起伏。氮素可促进营养器官生长,提高光合强度,延长叶片功能期,有助于促穗攻粒。磷素有助于根系发育,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增加粒重和改善品质。钾素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输,提高抗倒能力。玉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追肥中以氮肥为主,以磷、钾肥为辅。高产田追肥掌握苗肥要轻,拔节肥要稳,穗肥要重,粒肥要补的原则。若基肥不足,则以前期肥(苗肥和拔节肥)为主,穗肥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营养液培养研究钾营养对棉花氮、磷、钾分配和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中钾的水平,能促进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氮、磷、钾向地上部分的运转,同时,有利于棉花内源玉米素、赤霉酸和吲哚乙酸的合成、运输和代谢.棉花内源玉米素、赤霉酸和吲哚乙酸在各器官的分布在不同K水平下呈现规律性,玉米素:叶>根>茎,赤霉酸:叶>茎>根,吲哚乙酸:茎>叶>根.在钾营养下,棉花内源玉米素和赤霉酸与氮、磷、钾素的总吸收积累量相关性不明显,只有内源吲哚乙酸与氮、钾吸收总积累量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180和0.9769(n=6).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盆栽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花莛抽出,用氮、磷、钾不同配比的营养液浇施小苍兰,观测株高、花期、花朵数、球重等指标,研究其对盆栽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的适宜比例可促进植株的高生长,增加总花朵数,提高盆栽小苍兰的观赏性.氮、磷、钾浓度分别为100、100、100mg·L-1时,可促进植株的生长,有利于花枝的伸长;氮、磷、钾浓度分别为100、200、100 mg·L-1时,有利于总花朵数的增加;氮、磷、钾浓度分别为200、50、100 mg·L-1时,有利于新球球重的增加;氮、磷、钾浓度分别为100、50、100 mg·L-1时,有利于新球球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寿县潴育型水稻土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探讨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潴育型水稻土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双庙集镇、安丰镇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氮、磷、钾水平有利于灯盏花植株的旺盛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合适的供氮水平可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6.
钾肥对农作物品质影响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钾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品质因子”。在氮、磷充足的基础上施用钾肥,能提高农作物品质,钾能促进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运输、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氮、磷、钾水平有利于灯盏花植株的旺盛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合适的供氮水平可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8.
在双庙集、安丰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对黄芩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得知黄芩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顺序为钾最大,氮次之,磷最小。同时得出黄芩各生育期氮、磷、钾比例差异较大,出苗期为9.5∶1∶148.9,说明此时黄芩生长对氮的要求迫切。在形态器官建成期为5.6∶1∶196.0,说明对钾肥的需求较高,钾肥的供应有利于黄芩形态器官的建成。在花果期时为7.1∶1∶160.2,说明此时对磷的需求量提高以促进碳水化合物向根部的运输,促进根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对芥蓝生长及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芥蓝生长及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使芥蓝的产量显著提高,在肥力偏低的土壤上施用效果更好,每500 g土施用生物有机肥3 g,即达到施用常规化肥的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有利于促进蔬菜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积累,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改善土壤的供肥能力,在肥力偏低的土壤上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复合肥对特兰叶片及其假球茎牛理特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卡特兰叶片及其假球茎郁是贮存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卡特兰生长前期用氮、磷、钾比例为20-10-20的肥料,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促进营养生长;生长后期用氮、磷、钾比例为9-45-15的肥料有助于提高植株中C/N比,为花器官形成提供允足的养分,促进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配施对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施肥与淀粉含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均以中量配施可显著提高总淀粉含量,提高支链/直链淀粉比值;高氮低磷、低氮低钾、中磷中钾配施,有助于支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却不利于直链淀粉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旱作水稻营养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覆盖物、施氮量、施氮配比对旱作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旱作可通过增加施氮量、提高穗肥比例来增加齐穗后叶片、根系中氮素和磷素的含量及茎鞘中钾的含量,并提高产量;水稻盖草旱作可通过提高分蘖肥比例来增加齐穗后根中氮、磷、钾的含量,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氮钾配施对花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菜氮、钾配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钾肥料配合施用不仅能够增加产量,提高果实中Vc和糖分含量,改善品质,而且能够促进花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桑园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桑叶产量的关系,为桑园土壤养分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15年未植桑的田块为对照(CK),测定连作5、10和15年桑园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等土壤参数,并分析其与桑叶年产量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连作5和15年的桑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pH和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提高(P<0.05,下同);连作10年,桑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降低.桑园土壤养分整体以连作15年最高,连作5年次之,连作10年最低;桑叶年产量以连作10年最高,达40050 kg/ha,连作5年次之,连作15年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pH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桑叶年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植桑的桑园土壤养分含量与桑叶年产量密切相关.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桑园土壤有机质,也有助于均衡提高土壤养分及改善土壤pH.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化肥利用率设计原理设置双季晚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9.10%、38.40%和44.30%,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8.60%、11.20%和31.20%,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高0.50%、27.20%和13.10%,说明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该方法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川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及转运规律,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2019年7月15开始至翌年2月15日,每月采集并测定川丹参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磷、钾含量,分析川丹参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对氮、磷、钾的累积量和累积速率。【结果】7月中旬至9月中旬,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逐渐增加,并主要存储在地上部分;9月中旬之后,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的氮、磷、钾元素大量向根部转运,促进根部迅速膨大。【结论】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川丹参最佳施肥阶段,此时施肥有助于后期川丹参根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韩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4):814-817
对蚕豆(Vicia faba L.)进行了氮、磷、钾、硼、钼肥料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子粒产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均有明显影响,按肥料增产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磷氮钾钼硼。氮、磷、钾、硼、钼肥合理配施,能够促进蚕豆地上部养分的累积,增加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同时氮和磷在子粒中分配比例也相应提高,钾在茎秆和角果壳中分配比例较高,子粒中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功能性复合肥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将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与氮、磷、钾原料一同制备的功能性复合肥施用于小麦,统计冬小麦产量并计算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功能性复合肥能够增加盐碱地小麦产量,提高其籽粒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通过计算籽粒养分利用率(籽粒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施入氮、磷、钾量),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三种物质能够促进氮、磷、钾从肥料向籽粒中转移。  相似文献   

20.
阎宗彪 《中国农资》2011,(36):19-19
番茄的需肥特点 番茄在高钾情况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钾的吸收,使光合作用增强;提高氮、钾的用量.也可促进磷的吸收。但是氮过多易造成营养体旺长,开花晚.易落果,果实膨大受到限制。钾过多,会抑制果实对钙、镁的吸收。土壤钙不足或干旱、氮钾过量等而造成生理性缺钙时.易发生脐腐病。番茄整个生育期,氮:磷:钾=1:0.3: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