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昆明地区板栗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昆明地区板栗的主要病虫害。根据板栗的不同生长期及主要病虫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经营管理,提出以林业措施防治为主、物理、生物、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方法,本方法可操作性强,简要、适用、经济、效果好,是治理板栗病虫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昆明地区板栗的主要病虫害。根据板栗的不同生长期及主要病虫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经营管理,提出以林业措施防治为主,物理、生物、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本方法可操作性强,简要、适用、经济、效果好,是治理板栗病虫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板栗是我国的珍贵干果,以味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但随着近年板栗的迅速发展,病虫害日益严重。受害板栗林,轻者减产,重者几乎颗粒无收,现将主要的几种板栗病虫危害及其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板栗的无害化生产是市场的需要,也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结合迁安的板栗生产,采取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和措施,不仅省工省钱,有效防治病虫,且可避免病虫抗药性产生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现将在实践中采取的关键施药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板栗病虫害有200多种,但危害严重的病虫害只有少数几种。因此,可根据病虫的发生规律,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板栗生长,夺取丰收:  相似文献   

6.
通过3年的调查研究,弄清了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的主要病虫种类及危害特性,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板栗物侯的相关关系,编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年历,对一年中板栗病虫在何时发生及如何防治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曹阳  陈建华  李昌珠 《经济林研究》2003,21(3):44-45,61
通过对张家界永定区板栗低产林(≤750kg·hm-2)的调查,分析了板栗低产的成因,并将其划分为实生型、密植型、稀疏型、荒芜型、病虫危害五大类型。根据各类型林分的特征和立地条件,采取相应的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及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措施。经实验研究,各改造技术措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效果明显,有指导生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板栗是青阳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部分地块由于管理比较粗放,加之病虫危害,导致产量低、质量差.为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于1999年对木镇镇黄山村53亩15年生低产板栗林进行了板栗高接换头综合管理,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总结出一套综合管理枝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板栗早熟优质品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实生选择的方法,在百年以上的板栗大树早枣红群体中,选出了早熟、早果、丰产稳产、含糖量高、抗病虫和适应性强的早枣红1号品系,并提出了一套与该品系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河南省罗山县支柱产业之一,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随着结果面积的逐年扩大,病虫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罗山县森防站除了坚持正常的虫情预测预报(每年5次),协助栗农进行防治外,还开展了有偿承包防治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指导全县板栗病虫害的防治。具体做法是:认真选点,合理签约森防站认真分析了全县板栗生产情况,选择对病虫害防治有认识,愿意作为增产措施,并于淮河和竹竿河两岸的沙质土栗园,开展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有偿服务试点。2001年先后与庙仙乡章楼村林场、高店乡张河村林场签订了有偿技术服务承…  相似文献   

11.
陇川县麻竹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陇川县麻竹引种栽培区章风镇、城子镇、护国乡设立的13个样地采取踏查和专题调查的方式并结合实验室培养鉴定方法,共鉴定出4种主要病害及5种主要虫害,认为病虫害是引起麻竹生长势衰弱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得出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与麻竹大面积纯林的营造和管理粗放等营林技术措施密切相关,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和网络技术的森林病虫害监测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和管理中的优势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建立基于 3“S”技术管理系统的迫切性和结构框架 ,还指出了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病虫害监测与管理的原理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至2012年,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采取样方调查的方法,开展防控技术研究.调查全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4 400.Ohm2,发生率为17.6%.其中病、虫害各2 000.0 hm2,鼠害400.0 hm2.危害重点是落叶松球蚜危害人工落叶松林,云杉八齿小蠢等5种危害杨桦次生林.防治食叶、蛀干、病害、鼠害危害面积6 666.7 hm2;开展了中华鼢鼠等4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测报,营造混交林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壤消毒处理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积极有效的防治温室病虫草害的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甲基溴等化学试剂熏蒸方法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有害,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微波消毒土壤进行了探索。采用不同功率的微波辐射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并与常规加热处理效果对比,对处理后土样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自动控温的微波消毒温室土壤装置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草籽,控制病虫草害,改善土壤环境。采用自动控温的微波消毒温室土壤装置消毒土壤是替代甲基溴等化学试剂熏蒸及其他物理消毒土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3年至2004年对湛江桉树病虫害进行调查,发现桉树病害有9种,虫害有5种,大多数是危害叶片,根据病虫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梅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防治简历、主要病虫害防治要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通过健康栽培、调节生态和科学用药实现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无公害防治简历抓住主要物候期提出技术规程,力求简洁实用;对主要病虫害提出关键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则提倡适树使用。  相似文献   

17.
北仑杜鹃花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宁波市北仑区为害杜鹃花的杜鹃花叶斑病等9种病害和杜鹃冠网蝽等5种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星天牛行为及控制技术研究Ⅱ.星天牛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主要蛀干害虫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行为和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造林和现有林虫害发生的不同特点,通过林间虫情调查进行预测预报,运用综合控制理论,提出在加强抚育管理的基础上分类施策。新造林应大力推广抗性品系,结合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相思树、桉树等的混交林,幼林阶段适当修枝、保留地被物等营林措施;现有林的星天牛以苦楝树诱杀成虫,人工措施处理初龄幼虫为主,并用白僵菌粘膏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危害。综合控制技术在福建沿海部分地区推广应用,推广抗性品系苗木300万株,在试验示范林内实现了有虫不成灾,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营林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调查记录了红松人工林中发生危害的5种病原菌和44种昆虫。在辽宁东部红松栽培区,为害红松的叶部害虫以松阿扁叶蜂为优势种;枝干害虫以松梢象甲、红松切梢小蠹为优势种;果实害虫以红松球果螟为主。同时,提出了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施园艺害虫可持续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我国设施艺几种类型——日光温室、节能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塑料大棚温室等的利用状况及温室园艺害虫发生特点。围绕可持续控制理论,提出温室园艺害虫防治措施。以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土粉蚧Ripersilella sp.3种重要害虫的发生、蔓延趋势,说明植物检疫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列举了国内目前可行的栽培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具体措施及防治技术,充分说明在设施园艺害虫防治上可持续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