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洞庭×碧波原蚕羽化发蛾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掌握洞庭、碧波原蚕的羽化发蛾习性,分别用同日同时段老熟的洞庭、碧波原蚕上蔟后,采用合理的蔟中及蛹期保护到羽化发蛾,进行两原种的羽化发蛾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洞庭原蚕发蛾集中、齐涌,高峰明显,♀、♂蛹均为见苗蛾后第2d大批发蛾,♀蛹最大1d羽化率为59.00%,高峰3d羽化率达97.20%,♂蛹最大1d羽化率为47.50%,高峰3d羽化率达97.50%;碧波原蚕♀蛹见苗蛾后隔1d大批发蛾,高峰突出,最大1d羽化率为70.35%,高峰3d羽化率达95.70%,♂蛹见苗蛾后第2d大批发蛾,较♀蛹适当分散,有两个发蛾高峰,2d高峰羽化率分别是36.17%和39.83%,高峰3d羽化率仅为88.50%.  相似文献   

2.
洞庭×碧波原蚕羽化发蛾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掌握洞庭、碧波原蚕的羽化发蛾习性,分别用同日同时段老熟的洞庭、碧波原蚕上蔟后,采用合理的蔟中及蛹期保护到羽化发蛾,进行两原种的羽化发蛾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洞庭原蚕发蛾集中、齐涌,高峰明显,♀、♂蛹均为见苗蛾后第2d大批发蛾,旱蛹最大1d羽化率为59.00%,高峰3d羽化率达97.20%♂蛹最大1d羽化率为47.50%,高峰3d羽化率达97.50%;碧波原蚕旱蛹见苗蛾后隔ld大批发蛾,高峰突出,最大1d羽化率为70.35%,高峰3d羽化率达95.70%。♂蛹见苗蛾后第2d大批发蛾,较♀蛹适当分散,有两个发蛾高峰,2d高峰羽化率分别是36.17%和39.83%,高峰3d羽化率仅为88.5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桑叶营养成分分析和生物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以N/C值为标准,调查了春期芽梢顶端1—9叶位与原蚕稚蚕发育经过,绝食生命时数和结茧率、健蛹率,及蚕卵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N/C值在3~4.5之间,上述各项成绩较好,N/C值小于3或大于4.5,对蚕有不良影响。并提出原蚕稚蚕期各龄用叶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桑叶全程消毒在原蚕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原蚕区桑叶浸泡消毒与桑树上喷消相结合的桑叶全程消毒防控微粒子病的新模式。其核心技术:结合推行原蚕小蚕(1龄-3龄)共育,大蚕(4龄-5龄)分发到农户饲养等技术,从1龄-5龄期第2天前采用桑叶全程浸泡消毒,5龄期第2天后桑园采叶前喷消。主要技术经验:一是结合桑园的管理、害虫防治和原蚕区环境净化以及日常的消毒防病措施构筑完善的防微技术体系;二是加强与蚕农的沟通,发挥积极主动性,保证桑园杀虫,群防群治,蚕沙无害化处理,净化养蚕环境等技术细节落实;三是讲究技巧,合理解决全程桑叶消毒配药、脱水、消毒及树上喷洒彻底等问题;四是根据合格种茧、工作配合情况、维护原蚕区环境有功等指标,给予蚕农奖励,调动蚕农搞好全程桑叶消毒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原蚕小蚕期技术性强,环节多,要求高,是原蚕生产中易出差错的一个阶段,由于处理不当易造成遗失蚕增加,小蚕的大面积发生,封口蚕及半蜕皮蚕增加,直接影响到原蚕制种成绩,本人根据在原蚕生产中十几年的实践,就原蚕小蚕期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1、制订规范化的操作程...  相似文献   

6.
原蚕饲育区微粒子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原蚕饲育区(包括国营原蚕区种场、村办场、场带队,下同),为我省发展蚕种生产、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蚕种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仅1990年春期我省原蚕饲育区就生产了蚕种273万盒,占全省生产量的73.6%。可见原蚕饲育区,为克服国家财政困难、缓解我省蚕种供需矛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1995年春,我市种茧育共饲养75新、7532;菁松、皓月;苏_5、苏_6;苏_3秋_3、苏_44对原种。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发生了死笼率较往年偏高的异常现象,特别是农村原蚕区发生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蚕种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原蚕区生产已占我市蚕种生产的70%,因此,查明致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认真抓好原蚕区的建设和管理,巩固原蚕基地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经过细致调查后,就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春期生产基本情况 1995年春我市原蚕饲养,从5月1日至10日分3批收蚁,蚕前消毒较好,均采用了大环境综合治理和“四统一分”的消毒方法,蚕农对4龄前的防病工作较为重视,但进入5龄期后,由于劳动力紧张等因素,大部分蚕农放松了大蚕期和上簇的管理。1至4龄除  相似文献   

8.
搞好原蚕区原蚕饲养的几点体会匡英秋(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利用原蚕区生产蚕种是一条投资较少、见效较快的蚕种生产途径。1995年春、秋两季我们在靖安县试养原蚕取得了成功,笔者就此谈谈几点体会。一、提前制定好原蚕区的饲养计划。桑叶是桑蚕唯一赖...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蚕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蚕农对蚕种的需求,我场从1980年开始开辟原蚕区生产蚕种,近十年共生产蚕种727630张,占全场生产蚕种总数的43.05%,特别是近三年原蚕区蚕种所占比例逐年提高,1988年占48.53%,1989年占64.71%,1990年占70.63%。原蚕区生产蚕种,注重蚕种质量是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就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原蚕饲养省力化技术,通过对原蚕小蚕共育、原蚕大蚕饲养省力化、原蚕全程叶面消毒、原蚕方格蔟上蔟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原蚕饲养省力化配套技术措施的探讨,达到原蚕繁育省力、高效的目的,从而降低原蚕饲养成本,增加蚕农饲养原蚕收益,进而使原蚕区繁育蚕种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场渎东村原蚕区基地从1992年开始饲养原蚕以来 ,饲养户数从37户增加到99户 ,蚁量从350g上升到1183g,桑园面积从37.3hm2 发展到81.3hm2;从1994年以来原蚕户平均每10g蚁量收入1457.5元 ,平均克蚁收茧量和健蛹率分别为5.1kg和96.8% ,克蚁制种量平均达到21.7张 ;十年来场发给原蚕户奖金平均每10g 蚁量287元 ,最高的1998年平均达到356元 ;同时该原蚕点的设备、设施逐步完善 ,饲养技术日趋成熟 ,饲养原蚕积极性很高 ,原蚕基地始终处于稳定和良性发展之中。具体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郑章云 《蚕学通讯》2005,25(4):58-58,60
近年来,随着民工大量外出,原蚕基地养蚕骤减,给蚕种场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从1996年开始,我场在发展与稳定原蚕基地上下功夫,形成四个较稳定的原蚕基地,每年原蚕蚁量变化不大.现将我们的做法以示公众,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原蚕相对于普蚕抗逆性较差,在上蔟时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原蚕区原蚕饲养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蚕饲养阶段蚕体健壮,长势喜人,恰巧上蔟时遭遇气象环境条件突变,结果造成许多蚕不结茧,或者虽结茧但成为死笼茧,严重影响种茧的产、质量和蚕农生产种茧的积极性。因此,原蚕区饲养原蚕上蔟时依据当时的气象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熟蚕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保证熟蚕正常营茧,是原蚕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贵蚕七号组合原蚕781×57A和7532×826的羽化和产卵性状,进行了原蚕羽化发蛾习性研究以及原蚕雌蛾产卵速度和不同交配时间对卵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原蚕羽化集中,雌蛾拆对后7h盛产卵,产卵快而集中,卵质优良。两原种对交时间在1—4h,随着交配时间的延长,不受精卵减少,产卵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三年试验表明:原蚕桑田在施氮、磷肥之下配施钾肥,对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原蚕收成率,减少死蛹率、增加产卵量都有良好效果。在1/15公顷施纯N7.5kg、P_2O_5 2.5kg情况下,在施K_2O分别为3.5kg、5kg、7.5kg的三种钾肥施用量中,以7.5kg效果最佳,5kg次之。  相似文献   

16.
曾国金 《四川蚕业》2012,40(2):25-26
荣县蚕种场原蚕共育的消毒防病,综合运用半防干,采用单张原种收蚁,加强眠起处理和升温换气。结果表明,同期比较的两对交品种,单张原种平均可增加产茧量3 kg,千克茧制种量可提高0.5张,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吴炳坤 《蚕桑通报》2001,32(1):54-55
由于原蚕区农民的“微防”意识比较差 ,“插花”饲养严重 ,而且面广量大 ,所以一旦发生微粒子病 ,控制起来就十分困难 ,甚至容易爆发成灾。德清蚕种场是一个纯原蚕区种场 ,从1951年建场到1995年 ,基本控制了微粒子病的发生 ,但是 ,从1996年开始因毒率超标淘汰毛种 ,使我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初步形成了一套“防微”技术及管理体系 ,并在今年的蚕种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分析今年取得成功的原因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经济政策1.1签订原蚕饲育合同书为了增强农民的“微防”意识 ,…  相似文献   

18.
原蚕饲养整齐与否,不但关系到蚕农的劳动量,也影响到蚕种场的工作安排及工作强度。如果原蚕严重发育不整齐易引发蚕病,影响蚕种质量。从原种催青、收蚁、饲养环境条件,饲养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原蚕饲养不整齐的原因,提出在做好补催青工作、严格按技术要求收蚁、调节好养蚕温湿度环境及精心饲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可提高原蚕饲养整齐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棚省力化养原蚕技术要点,并对大棚和蚕室饲养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大棚养原蚕具有茧质优、效益高、投资少、操作方便、节约用工、减轻劳动强度、工效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对恶劣气候调节难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邵宝根 《江苏蚕业》2003,25(1):47-48
<正> 目前,全省的蚕种生产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蚕种场为确保生产安全,蚕种生产已从场外转向场内。但苏南地区仍有一些蚕种场由于种种因素,原蚕生产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近几年蚕种场下大力气,通过对原蚕区加大防微力度,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微毒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出现原蚕区无淘汰批段的可喜局面,蚕种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陈旧的管理模式的长期运作,制约着原蚕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