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鼢鼠是农、林、牧业的主要害鼠之一,常年在地下生活,取食植物根茎、幼树根系,造成造林地苗木严重缺损,危害极大。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荒山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防治中华鼢鼠等森林鼠害越来越重要,国家林业局已将森林害鼠防治列入重点治理工程。为此,作者在防治中华鼢鼠过程中研制和总结了两种有效的人工防治器械,并在防治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植物,是自然风景的主体物质之一,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而棕榈植物景观,在热带、亚热带环境中的应用更加突出。棕榈植物有一特点,就是树干富弹性,不易折断,不易掉叶子,设计上不拘泥于传统。棕榈植物不仅见于传统园林,而且更多地出现于现代园林当中。棕榈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题点景棕榈植物以其优美的形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高大挺拔的华盛顿葵,霸气十足的加拿利海枣,还是清秀婀娜的美丽针葵,都在园林配植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众多植物中,它们常常是人们视线的焦点,成为园林设计者的宠爱…  相似文献   

3.
林区鼠害的无公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因子的控制作用,依靠调节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相对量,控制害鼠的种群数量,达到降低鼠害的目的。应用林业生态措施、生物措施和无公害化学药剂对林区鼠害进行治理,从而使害鼠管理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逐步实现害鼠综合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省林区鼠害严重,已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一大灾害.当前,国内外的鼠害防治,仍以化学药物毒饵诱杀为主,虽然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但长期施用这类毒饵有污染林区环境或二次中毒危及人畜安全之弊端.植物不育剂能干扰乃至破坏害鼠的生殖器官或生殖过程,影响其生育能力,从而达到防治森林害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冀北林区推广应用林木鼠害无害化控制技术防治林区害鼠,采用"鼠害天敌+高效鼠密度调节剂生物诱杀"模式防治地上鼠,采用生物诱杀模式防治地下鼠。试验结果表明:地上鼠防效达97%以上,地下鼠防效达95%以上,防效好、无污染,适用于林区害鼠防治。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依兰县森林害鼠中的优势鼠种、发生和为害规律,摸清了鼠害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了鼠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鼠害在我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内发生比较严重,1979年~1980年调查,发生鼠害面积达5000亩,特别是人工幼林被害鼠危害而成片死亡。为了掌握其发生规律,搞清害鼠种类,探讨可行的防治方法。我场从一九八一年起对害鼠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调查和试验,通过试验防治,害鼠在我场已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森林鼠害的发生、主要害鼠种类及危害状况,并在分析森林鼠害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森林鼠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鼠害发生面积年均达163351hm2,占全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年均发生面积的71-2%,直接危害人工林的保存和生长。为有效地防治森林鼠害,自1989年以来,在省森工总局所属40个林业局大面积推广应用了纸包法防治森林鼠害技术,截止到1998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应用纸包法防治森林鼠害已累计达1438673-3hm2,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该项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保护了生态环境。1 森林害鼠种类及防治指标1-1 黑龙江省林区害鼠种类黑龙江省林区森林害鼠主要有:红背鼠平(…  相似文献   

10.
辉南林区森林鼠害的调查结果表明:害鼠种类主要是棕背鼠平,约占全部森林害鼠种类的72%,其余为红背鼠平、大林姬鼠等。害鼠密度与林木被害程度显著相关,当铗日捕获率在1%~5%时,林木被害率在3%~1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6%~15%时,林木被害率在11%~3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16%以上时,林木被害率超过30%。森林害鼠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度变化规律,且与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植物、天敌、人类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塞罕坝地区森林鼠害危害,为森林鼠害综合治理及林木保护提供有效依据,调查研究了塞罕坝地区森林害鼠种类、分布以及地理区划,分析了森林害鼠在不同林地受害率及防控效果,并提出了综合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塞罕坝坝上地区共有害鼠种类15种,4科,11属;地下鼠5种,其余均为地上鼠,地下鼠达乌尔黄鼠和草原鼢鼠为优势种,褐家鼠和黑线姬鼠这2种害鼠为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东洋区、古北区广布两界种,其余13种均为古北界种,小家鼠为原古北界种,现全球广布;分析连续3 a森林鼠害在不同林分的发生及防治,森林鼠害受害率逐年略呈下降趋势,不同林分类型危害中阳坡危害程度轻于阴坡,混交林危害程度轻于纯林,表明综合防控效果明显;森林鼠害综合防控策略应侧重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相结合,适时辅以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2.
幼林抚育剩余物防御幼林鼠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龙江省带岭林区自60年代初,每3—4年发生一次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幼林鼠害。我们先后使用磷化锌、氟乙酰胺和敌鼠钠等药剂灭鼠,当时虽然压低了害鼠密度,但并没有起到长期防鼠的效果,害鼠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此,我们提出林木鼠害的综合治理问题。一、利用剩余物防御鼠害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地区啮齿动物的发生现状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各省区地下害鼠主要监测对象是甘肃鼢鼠、中华鼢鼠和高原鼢鼠;监测的主要地面害鼠是小家鼠、达乌尔黄鼠和灰仓鼠等13种;草兔已经成为一种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害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且有爆发成灾的趋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原先发生在农田的害鼠变成了林地害鼠,造成了在局部地区林地鼠害发生面积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巴盟地区梭梭林、新播种的柠条、农田防护林不断受到鼠的危害,为此我们把森林害鼠列为今后的重点防治对象之一,利用3~5年时间,迅速降低害鼠的危害程度,同时积极探索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造林绿化成果。 一、害鼠的发生危害情况 1.梭梭林鼠害 梭梭林是干旱荒漠地区的优良灌木树种,主要分布在乌拉特中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主要森林鼠害分布及危害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森林鼠害主要种类共有29种,分布全区各地,查清了我区森林害鼠对林木的危害方式和危害程度,对于部分重要害鼠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区害鼠化学防治药剂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林区害鼠化学防治的灭鼠剂、驱鼠剂以及不育剂控制三方面做了综述,同时论述了化学防治在林区鼠害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化学防治中药剂方面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林木鼠害预测预报是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我们根据多年害鼠调查资料和研究经验,结合鼠害发生特点,采用微电脑技术,建立了林木鼠害微机预测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了带岭林业实验局1984~1994年害鼠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害鼠的危害时间及对各树种的危害情况,林木被害程度与鼠口密度的关系,害鼠的生理特性与其数量的关系以及鼠害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调查分析了带岭林业实验局1984 ̄1994年害鼠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害鼠的危害时间及对各树种的危害情况,林木被害程度与鼠口密度的关系,害鼠的生理特性与其数量的关系以及鼠害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国外森林鼠害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森林鼠害研究起步较早,19世纪中叶北欧一些国家已对林鼠的危害及主要害鼠的生物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20世纪以来,北欧、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针对森林鼠害及其的防治开展了一系列多学科研究工作。1 主要害鼠及危害的主要树种欧洲森林害鼠分布有三种情况,①分布最广的是普通田鼠(Microtusarvalis),对苹果(Maluspamila)造成极大危害,也危害其它林木;②北欧,中欧及东欧主要林业害鼠有黑田鼠(Microtusagretis)、根田鼠(M.oeconomus)、欧鼠平(Cl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