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公认的恶性有毒杂草,在我国列入的16种有害入侵物种中排列第一。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现分布于30多个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从东南亚传人我国云南,以极快的速度向北蔓延,70-80年代相继传人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  相似文献   

2.
董欣悦  王见 《绿色科技》2013,(12):63-65
概述了紫茎泽兰的基本特征、起源和在我国分布的情况。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从遗传特性上探讨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优势;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紫茎泽兰提取液的提取方式;根据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化学性质做了杀虫活性的研究;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对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昆明板机厂研制开发出“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昆明人造板机器厂研制开发出一条可年产7000m^3的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线。这是我国国内首条紫茎泽兰高压微粒板生产线,在云南省华坪县投产至今已生产1000多万m^3紫茎泽兰刨花板。专家认为,以紫茎泽兰为原料生产刨花板,一方面,从科技利用角度缓解了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还可缓解日益紧张的木材供需矛盾,刺激我国木材工业向人造板和非木质人造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入侵受松小蠹危害的云南松林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紫茎泽兰对松小蠹危害成灾云南松林的入侵状况,对3个受灾云南松群落的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紫茎泽兰的入侵危害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松小蠹危害与紫茎泽兰入侵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松小蠢危害可通过影响群落结构而导致生境变化,增加了群落的可入侵性.群落结构越简单,生物多样性水平越低,对生境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会越大.松小蠹的危害导致云南松林退化,紫茎泽兰的入侵加剧了其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成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生态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5.
紫茎泽兰存植物学上属菊科泽兰属植物,解放前后由缅、越边境传入云南,目前我省北纬25°30’以南大约10个地州,86个县市均有分布,面积约24万多平方公里。紫茎泽兰在其适生地区形成密集的单优群落,占据着除固定耕地、密林、河流、水塘之外的大部分宜林荒山及草坡,形成“远看青山绿水,近看紫茎泽兰”的自然景观,严重地影响到山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林牧副业的发展。滇中以南山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林木的生长发育,过去,云南松及思茅松的天然更新效果很好,现被紫茎泽兰占据,不仅影响天然更新,就是人工造林也变得十分困难了。由于紫茎泽兰的危害严重,由省科委主持,从1983年起开展了紫茎泽兰防除的研究,1986年以课题“紫茎泽兰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6.
植物防治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是一种最具危害性和扩张性的外来有害生物,云南已有10个地、州市的98个县(市)有其分布,玉溪市紫茎泽兰危害林地面积达10.27hm^2.文章阐述种植黑荆树、绿草坪、竹林、石楠等植物是防治紫茎泽兰扩张蔓延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面对害草紫茎泽兰快速蔓延,殃及林木、农作物之势,永德县结合县情,采用以草代柴除灭法,获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紫茎泽兰属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主要靠种子繁殖,一般每株有种子约3至4.5万粒,亦能无性繁殖,喜温暖多湿环境。它原产于南美洲和古巴,18至19世纪随航海、航空事业的发展传到亚洲,本世纪40至50年代由东南亚传入我国云南的南部。习惯上永德人称紫茎泽兰为“解放草”,意思是这种草解放后才开始出现。由于永德境内温暖湿润,很适合紫茎泽兰的生长。全县12个乡镇3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至境内最高海拔3504米的大雪山,低至最低海拔540米的户等坝,均有紫茎泽兰的生长覆  相似文献   

8.
《园林科技》2006,(1):45-4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他们在防治和利用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紫茎泽兰可提炼出香味独特的精油,有望成为一种应用于日用化妆品的新型香精原料。紫茎泽兰(Eu-patofium adenophorum)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上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云南省。  相似文献   

9.
也谈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徐毓梓读了贵刊1994年第4期刊登的周劲松同志《应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一文后,我颇有同感。开展对紫茎泽兰的综合防治和利用工作,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这里,干部群众也开展了一些开发利用紫茎泽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重要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滇南地区,并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地区快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云南省开展了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的研究。目前紫茎泽兰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危害最严重的十六种入侵生物的白皮书中。本文对二十多年来我国开展的有关紫茎泽兰的研究进行扼要的叙述,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紫茎泽兰在中国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危害性、潜在的应用价值、控制方法和手段。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紫茎泽兰的危害特性及研究利用近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大约解放前后侵入我国,目前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牧业的发展,介绍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基干和花的化学成分、危害机理,探讨了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公布了一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种群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为一种严重为害农、林、牧生产的恶性杂草。我省于1983年成立“紫茎泽兰防除技术研究”课题组。对紫茎泽兰进行联合攻关。各协作组对紫茎泽兰种群、个体特性及防除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光照因子与紫茎泽兰关系未作详尽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紫茎泽兰刨花板的生产技术及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并论述了紫茎泽兰刨花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我国广泛分布。为探究其资源利用新方法,本实验对紫茎泽兰根、茎、叶粉末作为培养基的添加物,通过检测微生物在培养基内繁殖数量和速度的变化,探索紫茎泽兰粉末是否能够促进培养基内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根、茎、叶干粉对培养基内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干粉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枯草芽孢杆菌在LB液体培养基内的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15.
本项研究在云南省宜良县进行。在紫茎泽兰密度较大(40%以上)的地方,营造藏柏、柳杉、圆柏、华山松等树种,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试验面积3162.8亩,造林的平均保存率达85%,长势良好,基本上控制了紫茎泽兰的危害。引进天敌泽兰实蝇的生物防治,两年内已经扩散到全县以及毗邻七个县区的紫茎泽兰滋生地,扩散面积达4150km~2。还发现了引起紫茎泽兰得叶斑病的泽兰尾孢菌。染病的紫茎泽兰,高生长显著下降,种子发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被公认为一种恶性有害杂草,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但从生物的多样角度来看,紫茎泽兰也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本文介绍了紫茎泽兰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可开发利用作饲料的方法和工艺,能量利用于沼气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紫茎泽兰的为害及其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紫茎泽兰的危害情况做了调查,介绍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紫茎泽兰的生长情况,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恶性有毒杂草紫茎泽兰的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紫茎泽兰被公认为一种恶性有害杂草,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但从生物的多样角度来看,紫茎泽兰也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本文介绍了紫茎泽兰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可开发利用作饲料的方法和工艺,能量利用于沼气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9.
滇中林区防火生土隔离带上有大量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入侵,在防火期内,这些紫茎泽兰茎干枯易燃。为了解生土隔离带上紫茎泽兰茎的热解特性,选取当年生长、前1年干枯和前几年干枯紫茎泽兰的3种不同茎,分别进行热解试验。采用热重分析法,在25℃~800℃的温度下、流量为20mL/min的氮气作为保护性气体、升温速率为20℃/min的条件下进行热解实验,利用Coats-Redfern公式计算得出了相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建立了紫茎泽兰茎的3个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当年生长、前1年干枯和前几年干枯的紫茎泽兰茎的着火点分别为241℃、277℃、271℃;活化能从大到小排序为:当年生长的紫茎泽兰茎前几年干枯的紫茎泽兰茎前1年干枯的紫茎泽兰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多种方式结合,调查了紫茎泽兰在乐山峨眉山景区的生长可能性及结果。报道了乐山城区目前紫茎泽兰的生长情况及传播可能,结合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峨眉山景区的生态气候特征,对峨眉山景区预防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条件及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应加强紫茎泽兰的宣传及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