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羽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学者,博闻强识,著述甚多,尤以研究茶叶而闻名中外,所撰《茶经》为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  相似文献   

2.
西山最早的产茶文献记载,见于唐代陆羽的《茶经》(卷八)。陆羽(733~804),唐代学者。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后人称为"茶  相似文献   

3.
陆羽与湖州     
朱乃良 《茶叶》2003,29(3):128-129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4.
陆羽是我国古代的一位研究茶叶的专家,他的伟大著作《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第一部茶书,在世界茶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当今存留的他的传记,仅有五百多字的《陆羽传》和另一篇一千二百字的《陆文学自传》。他的《茶经》专著,也由于用词简练,总共不过七千字。然而古今中外注家蜂起,研究其生平者亦著述浩繁。现在我们将搜集到的几十篇有关论著,分几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探讨。 一、对陆羽生平的探讨 (一)陆羽的行踪 近些年来,人们从《全唐诗》中找寻出陆羽的诗篇和他友人的咏陆羽诗,由此可以确认  相似文献   

5.
名号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季疵,自号桑苧翁。此外,晚年隐居江西信城时,又号东岗子。居处唐,上元初,陆羽来浙江之住处,据查证在东苕溪上游,余杭县双溪之苕霅(音 zha)。嘉庆《馀杭县志》记载:“唐·陆鸿渐,隐居苕霅著茶经”,明确了陆羽居苕溪之实际住址。  相似文献   

6.
《茶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录茶叶产业发展状况的书籍。因此,了解和认知陆羽的《茶经》,能够为我们认知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形成扎实有效的基础。本文拟从《茶经》的创作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经》的语言特点认知,通过融入《茶经》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从而实现对陆羽《茶经》的全面准确认知,并且为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茶文化体系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位于汉中平原的湖北省荆州,是我国和世界第一个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唐代陆羽先生的故乡,陆羽就出生在荆州地区的天门县。江河如带,田园象画的荆州,自古为盛产粮棉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可是解放以前,这里并不生产茶叶,陆羽《茶经》上所提到的“襄州、荆州次”,这“荆州次”三个字,据说当时的荆州可能包括  相似文献   

8.
再论陆羽在湖州写《茶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钱时霖 《茶叶》2003,29(3):130-132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1.
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所反映的唐代茶文化特征以及其所体现的茶审美思想,被西方称为典型的中国文化,在当今中国充满人文精神的审美境界中展现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时代结合时代精神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茶文化,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的专著,从自然和人文科学两个角度对茶进行了概括,探讨了茶文化,儒道佛三教在饮茶中实现了有机融合,本文试从自然美、中庸美、品质美的角度探析陆羽《茶经》中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陈丽玉 《福建茶叶》2016,(9):355-356
茶作为一种植物,发展至今,已成功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关于茶文化的著作《茶经》,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不仅总结了茶叶技术,同时也推动了茶叶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赋予了茶叶一种深刻的精神和追求,饱含着着茶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陆羽《茶经》中的茶道、文学艺术以及饮茶文化中介绍了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名季庇,复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县)。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陆羽在“上元初(公元760年)在苕溪隐居,自称桑苧翁,闭门著书”。陆羽对我国古代茶叶方面资料和茶叶生产实践颇为重视。他在晚年隐居浙江,总结了有关茶叶的起源、茶树栽培、茶叶制造和品饮等丰富的技术验经,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科学著作《茶经》。  相似文献   

15.
名、字名羽,字鸿渐。(见《新唐书·陆羽》) 又名疾,字季疵。(见《新唐书·陆羽》)号竟陵子(自称。因出生于竟陵。见《广信府志·杂记》。) 桑芋翁(自称。隐居湖州苕溪时。见《新唐书·陆羽》。) 东岗子(自称。隐居信州上饶时。见1977年版《辞海》。) 陆生(人称。见同代人颜真卿等称陆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几千年的成熟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系统化的茶文化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也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著作内容,尤其是有很多描述茶及茶文化的文学作品。但是在这些著作中,陆羽《茶经》是其无可替代的经典作品。本文拟从陆羽《茶经》的具体创作背景和价值理念分析入手,结合陆羽《茶经》中处世哲学的具体展现和诠释表达,从而探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这一处世哲学理念具体思维的借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角度谈陆羽的《茶经》,不仅能够深入剖析其包含的各种哲学思想,帮助民众学习《茶经》,学到很多非常有用的茶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升,在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进一步从哲学角度探析陆羽的《茶经》,笔者从哲学角度谈陆羽《茶经》的意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重德与崇俭的哲学角度、和合与宽容的哲学角度、人本与乐道哲学角度、务实与笃行的哲学角度探究了陆羽的《茶经》。  相似文献   

18.
陆羽著《茶经》三卷,世人至爱,影响深远。宋代涛人梅尧臣曾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所倡导的“事茶”之习,而今仍蔚为世界风尚。历代诗豪墨客,行家里手一直怀念、景仰陆羽,吟唱、赞誉之声,不绝于史册。此中既有茶圣陆羽的自谓、人称的文雅别号,又有视其茶叶的功能和特性,或依据民间传说的通俗、幽雅别号。笔者现将有关这些别号的典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会长刘枫先生主编的《新茶经》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一部站在时代前沿,既具有当代水平,又能全面反映当今中华茶经济、茶文化的专著。《新茶经》参照陆羽《茶经》的体例,全书十二章,24万字,涵盖茶之源流、茶之传播、茶之种植、茶之品类、茶之加工、茶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并以陆羽所作的《茶经》为代表,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战略输出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对陆羽所作的《茶经》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翻译的"等效性"的视角,对陆羽的《茶经》译本语言加以解读和领悟,依循等效性翻译的原则,以《茶经》文本的效果为核心,使阅读者在感受不同文字的赏析过程中,完整而全面地领悟《茶经》的深邃思想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我国传统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