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1991年,在陆良、普洱、永胜等三个地区,海拔1500—1990米的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包括桉树、荆树、合欢、车桑子等9个树种在内的引种、选种及营造技术的百亩薪炭林裁培试验。结果:(1)筛选出蓝桉、银荆、黑荆、直干桉、赤桉、大叶桉为当地主要薪材树种;(2)桉树与银荆,黑荆或蒙自合欢混交,具有功能互补和较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3)以每亩333—666株为合理的定植密度。当年或次年追施N+P混合肥或有机肥,4—6年即可轮伐,年均亩产干柴800kg以上。比一般薪炭林产柴量高2—3倍。  相似文献   

2.
1982—1990年,以陆良县海拔1900—1940m的戛古为试验点,开展百亩薪炭林营造技术试验。结果:1)筛选出具有速生高产,燃烧性能良好,萌发能力强,综合利用价值高的蓝桉、直干桉、银荆为当地主要薪柴树种;2)桉树与银荆树混交,具有功能互补和较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3)每亩定植333—666株,当年和次年适当施氮磷混合肥或有机肥,4—6年轮伐利用,年均亩产干柴800kg以上,比一般薪炭林产柴量高2—3倍。  相似文献   

3.
云南引种桉树已有80多年的历史,引种后保存下来的桉树至今尚有60种以上,分布在118个县。据初步统计,小面积人工林1.5万亩,四旁植树五亿株,产叶桉油300吨左右。生长较好、种植较多的有兰桉、直干桉、赤桉、大叶桉、柠檬桉等十多种。特别是兰桉和直干桉是适应云南气候条件的优势树种,其生长速度大大超过原产地和国内其它省。四旁植树,10年生的直干桉平均高达23.2米、平均胸径32.4厘米(玉溪)、10年生兰桉平均高21.7米,平均胸径32.8厘米(保山)。如以17年生的蓝桉与保山当地同年生的速生树种相比较,其平均高生长量为杉木的246%,园柏的155%、银桦的121%,喜树的144%,楸木的194%;年平均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直干桉在石漠化地区的生长适应性,以建水县半干旱石漠化地区4年生直干桉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收获法,计算直干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含水率,分析直干桉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建水县试验地4年生直干桉单株生物量为9.767kg/株,其中树干生物量为3.989kg/株,树枝为1.772kg/株,根部为1.316kg/株,其中,干、枝、叶、根、皮各器官所占比例依次为40.84%、18.14%、15.98%、13.47%、11.56%。各器官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干枝叶根皮。含水率则为树叶树皮树干树枝树。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为5.564。4年生直干桉林分生物量为32.573t/hm~2,林分净生产力为8.144t/(hm~2·a)。  相似文献   

5.
桉树是世界上三大速生树种之一,衡阳地区1957年开始从广州引进大叶桉、窿缘桉、柠檬桉、赤桉、兰桉、细叶桉、直干桉等,试种在衡阳市湘江西岸,铁路、公路沿线,衡阳、祁东、祁阳等县,作风景树或行道树栽培。经过30多年的自然选择淘汰,逐渐适应本地区低丘岗地环境,能够成林成材的有大叶桉和赤桉。大叶桉大叶桉在我区引种栽培已30多年,虽经几度低温霜雪的侵袭,地上部份的枝叶  相似文献   

6.
“有了优质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桉树种类繁多(约700余种),易于自然杂交,产生自然杂种,为我们开展良种选育,利用自然杂种优势等都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我省大叶桉早期衰退,赤桉、二叶桉的干形不直,兰桉的树干弯扭等问题比较突出,应当通过良种选育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经对样本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用W=aDb方程对云南澄江蓝桉,直干桉种子园的地上部分鲜生物量进行估测。经回归变因方差分析:用此方程建立的蓝桉、直干桉胸径与鲜树干,枝叶重的函数关系代表性极强。对蓝桉、直干桉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分析后,认为营建薪炭林、纸浆林蓝桉优于直干桉;油料林,胸径大于15cm的用材林则直干桉比蓝桉好。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后,特别是1964年以后,云南桉树发展很快,小面积成片造林约2万亩,四旁植树近五亿株,其中种植较多的是蓝桉、赤桉、直干桉、大叶桉、柠橡桉、双肋桉等10多种。在云南,桉树一般种植于四旁,四旁植树虽然可以起到美化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群众部分用材的作用;但是,云南平坝区主要是用于发展农业,不可能大面积植树造林,用  相似文献   

9.
调查结果表明 ,桉树在引种驯化区域内 ,渐尖赤桉和薄皮大叶桉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 ,适合在宜昌区域内作为用材树种栽培发展 ;大叶桉、葡萄桉、细叶桉虽易受风折、雪折和冻害 ,但萌发能力强 ,适宜在本地区内进行矮林作业营造薪炭林或桉油林。  相似文献   

10.
采用GR3500型微电脑氧弹式热量计测试结果,蓝桉、直干桉、赤桉、圣诞树、新银合欢、铁刀木、刺槐等7个树种的干、皮生物质燃烧值均较高,3~4年生时主干材平均热值3800kcal/kg~4100kcal/kg,树皮热值3400kcal/kg~4000kcal/kg。  相似文献   

11.
桉树引入我省已有七十余年历史,初步调查有四十余种。目前较普遍栽培有大叶桉、葡萄桉(川别名二叶桉),赤桉、霳缘桉,斯塔利桉(川别名薄皮大叶桉),兰桉等。近廿年来,桉树已成为我省平坝丘陵缺材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一百多个县的“四旁”到处可见。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在玉溪市研和镇小龙潭进行薪炭林超短轮伐期栽培试验,造林树种为直杆桉、银荆、黑荆树,造林密度为0.5×1米、1×1米,1.5×1米,1993年进行首期轮伐,获气干材3105.7公斤/亩。  相似文献   

13.
银荆树(Acacia dealbata Link)我们在过去引种的基础上,从1974年起逐年在昆明树木园采收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和在省内外各地作扩大引种试验,并开展了银荆树主要利用途径的试验研究。现将多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银荆树的主要利用途径 1、作薪炭林树种 1982年4月在昆明北郊雨树村荒山上采用银荆树、黑荆树、直干桉、兰桉作比较试验的5年生400亩薪炭林中,抽取11块标准地,面积共2200平方米,作地上部分生物收获量及燃烧值测定。结果见表1。对银荆树的天然更新、萌发力及生物收获量进行了试验。在昆  相似文献   

14.
1995年 ,以本地生长状况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史密斯桉 7个种源的对比栽培试验研究。对 7个参试种源从苗期到 5年生幼树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 :史密斯桉适于在保山地区生长 ,5年生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 ,出油率也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其中尤以 186 88、 186 81、 186 82等 3个种源表现最好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肿枝病是蓝桉、直干桉栽培管理中新近发现的一种树木病害。发病后能使桉树枝梢在短期内枯死或被风折断,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造林失败。肿枝病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桉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硼”所引起的一种生理“疾病”。多发生在1至3年生的蓝桉、直干桉幼树中上部。发病初期,枝干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尔后是皮层组织坏死皱缩,并逐步向  相似文献   

16.
滇南热区铁刀木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对滇南热区铁刀木地上部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单株主干及侧枝材约占83%,干皮及叶约占17%。不同经级的单株立木,80%的带皮干材分配于树干中部以下。86%~95%的枝、叶集中于树干中部以上。2~3年生实生或萌生林年均每公顷产气干柴15~60T,单位面积产柴量超过其它速生薪材树种。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主要桉树害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我省桉树主要造林地区部分市县的调查资料,整理出蓝桉、直干桉、大叶桉、赤桉、柠檬桉等常见桉树上的害虫名录32种。旨在摸清我省主要桉树害虫的种类和分布。为防治桉树的虫害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桉树种类繁多,且易于天然杂交。为了进一步了解桉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掌握其开花结实特性,为选育和繁殖桉树的优良品种提供资料,我们将一年来对所内兰桉(EucaIyptus gIobuIus)、曼腾桉或直干兰桉(E·maideni)、大叶桉(E·robusta)、赤桉(E·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由于桉树的用材、造纸、烤油、制板等价值日趋显要,特别是桉叶油的出口销路顿开,使得蓝桉、直干桉等身价倍增。于是乎,这县几千亩,那县上万亩的营造;张家上千株,李家近万株的栽培。全省一片“桉树热”。然而,我省桉树的母树数量有限,种源贫乏,在“桉热”中籽种供求矛盾突出,于是蓝桉、直干按的种价也就暴涨起来。1983年蓝桉每千克14元,现300元;1983年直干桉每千克80元,现3000元。种价猛涨,使得做桉种生意象做黄金生意,有些不  相似文献   

20.
桉树冻害后恢复能成林成材姜景峰,姜晓装(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南昌330046)熊卫东(南昌市林业局)关键词:桉树,恢复生长我省普遍引种栽培了赤桉、大叶桉、细叶桉、窿缘桉、柠檬桉、蓝桉和直干蓝桉等100多种,历时92年。其中有10多种在赣南赣北都能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