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广西北流县人,从事养蜂已经12年了。我以前应用的是传统的养蜂方法,一直未能把蜂养好,经济效益很差,连生活都难以维持,每年都得出去打工。1990年秋,因外出打工错过治螨时机导致垮场。我再也没有经济能力重建蜂场。蜂场虽然垮了,但我仍不甘心失败。恰在此时看到了《蜜蜂杂志》开始连载“数控养蜂法”,我立即从虎林县养蜂公司邮购了一本《数控养蜂法》  相似文献   

2.
转地蜂场以多大的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好,这是广大蜂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浙江省缙云县的数十家转地蜂场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养蜂规模效益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目前转地蜂场以4人蜂场、饲养170群蜜蜂的蜂场养蜂规模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养蜂规模是影响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风险系数大等条件下.怎样的养蜂规模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适度养蜂规模)是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2011-2012年,跟踪调查了浙江省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养蜂规模经济效益,结果发现,2011年的适度养蜂规模为4人蜂场平均饲养186群西方蜜蜂;2012年的适度养蜂规模为3人蜂场平均饲养158群西方蜜蜂.这表明转地蜂场适度养蜂经营规模处于动态变化中.调查结果对指导转地蜂场调整适度养蜂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蜂群藜芦中毒的防治与管理我是一个养蜂3年的新手。几年来,在贵刊的帮助下,解决了养蜂途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然而,最头痛的问题是我地藜芦花会毒死蜜蜂。我地藜芦开花正好在椴树场地,又不能转地,以致于蜂场蜂尸遍地,惨不忍睹。能用什么药解毒,望赐教。黑龙江虎林...  相似文献   

5.
我是密山市裴德镇裴德村八组的一个蜂农,今年57岁。从1970年开始养蜂,到现在已近30年了。当时我在新村,只有1箱蜂,现在已有蜂群300箱,可以说是咱们密山市本地的养蜂大户。目前我的儿子和儿媳、大女婿、小女儿和小女婿都在我的蜂场内工作,跟着我学养蜂。1981年以前,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当时乡里综合场有蜂群120多箱,分成5个蜂场,我当技术员并领导一个蜂场。1981年以后,允许单干,我退出了蜂场,自己买了38箱蜂,去东方红林区放蜂,那年因洪涝灾害亏损了7000元,不幸还得了出血热病,差点送了命。1982年我搬到东方…  相似文献   

6.
养蜂规模是影响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转地蜂场何等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好,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2007-2010年,我们对浙江省缙云县80家以生产蜂蜜为主、生产蜂王浆、蜂花粉为辅的转地蜂场养蜂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的转地养蜂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下,蜂场规模以2-4人为主,其中,4人规模的家庭蜂场饲养185-195群西方蜜蜂,为最佳的适度规模;5人蜂场的经济效益最佳,但发展缓慢,值得关注与期待。  相似文献   

7.
杨选 《蜜蜂杂志》2001,(8):11-11
近年来 ,定地养蜂及定地加小转地的蜂场越来越多 ,长年南北转地 ,连续追花夺蜜者越来越少。这种饲养管理模式的改变 ,无非是每个蜂场在经济核算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本人自 1965年开始养蜂至今 ,历经坎坷。 80年代曾南到“天府之国” ,北至西北高原 ,到也碰到过好蜜源 ,然而却丰收无几 :不是蜜源好时蜂群未繁殖起来 ,就是有好的蜂群又赶不上好蜜源。今年盼明年 ,明年盼后年 ,蜂场几起几落。自 1990年以来 ,本人定地加小转地饲养 ,收入 1年胜似 1年 ,基本稳定在万元上下 ,不仅还清了以前养蜂所欠的债务 ,蜂群由原来的 3 0群上升到百余群 ,基…  相似文献   

8.
我在春节前走访蜂场 ,看望了几位在养蜂生产转地途中因车祸受伤的蜂友之后 ,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心里搁着 ,不得不借《蜜蜂杂志》一角向蜂友们谈谈关于投办保险的问题。因为我发现 ,目前不少蜂场都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 ,甚至是与蜂友生死攸关的问题 ,即不少蜂场只顾埋头搞生产 ,玩命地追花夺蜜 ,却忽视了许多隐患。这些隐患一旦发生 ,致使许多蜂友留下终身悔恨 ,甚至出现家破人亡的情况。血的教训 ,必须引起蜂友们高度重视 !人们常说 ,养蜂事业是甜蜜的事业 ,殊不知 ,我们养蜂人无时无刻不与魔鬼擦肩而过。我们的许多经历 ,当回忆的时候 ,谁…  相似文献   

9.
加快健全养蜂法制刻不容缓浙江省横溪蜂场(321100)柳永璋看了《蜜蜂杂志》周贤森律师关于养蜂立法的几篇文章后,体会很深。我是一个专业养蜂户,一年四季在贵州小转地,健全建立养蜂法制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如蜂友柳××1990年在贵州省六枝特区落别区坝湾乡...  相似文献   

10.
<正>提示:黑龙江省饶河县杨青山蜂场,兄弟俩定地养蜂300群,取椴树蜜的劳务支出已占到年度开支的第二位;虎林市杨玉春夫妻蜂场,小转地养蜂200群,产浆、取蜜的劳务支出及关联费用已超过饲料糖,成为养蜂的第一大开支。在农业劳动力走向老龄化的现阶段,养蜂用工的方式和支出比例,值得稍具规模蜂场用心思考。1木兰失望笔者从业养蜂35载,虽然最早于1985年7月到过黑龙江省尚志县苇河镇的椴树蜜场地,无奈因连天  相似文献   

11.
<正>【颜志立报道】近3年,在湖南、湖北两省最大的养蜂县澧县和公安,出售蜂群的数量大幅上升,蜂群售价也逐年增高。养蜂基本数据:澧县是湖南最大的养蜂县,绝大多数蜂场饲养的都是西方蜜蜂。全县共有350多个蜂场,2016年增加到近500个;2012年养蜂约3.5万群。大转地、小转地和定地饲养蜂场各占1/3。  相似文献   

12.
鲍敬恒 《中国蜂业》2002,53(6):12-12
长途转地养蜂 ,在促进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方面 ,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是 ,长途大转地养蜂 ,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运杂费高、养蜂人员生活艰辛、蜂场风险大等 ;更主要的是容易传播蜜蜂疾病 ,比如1992年春季 ,只在南方少数地区发生的白垩病 ,随着蜂场北移 ,很快便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为了克服大转地养蜂的弊病 ,曾有人主张按照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把全国各地划分成几个大区 ,每一个区域内的蜜蜂只在本地区放养。这种想法出发点是好的 ,但实行起来是不可能的。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由于运输费用、养蜂物资等价格一涨再涨 ,而蜂…  相似文献   

13.
对浙江省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养蜂生产总成本598.45元/群,比2007年增长14.22%。2007~2008年转地蜂场年平均生产总成本561.19元/群,与2005~2006年相比,增长6.36%。2007年和2008年,养蜂生产总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72.62%和78.72%。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尤其是运费开支。蜜蜂授粉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养蜂业亟需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从《蜜蜂杂志》2010年第1期上刊登的《2007~2008年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调查》一文中了解到:转地蜂场2008年每群蜂盈利161.80元。按人均养蜂42箱计算,年收入只  相似文献   

15.
转地蜂场结构,素质,规模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强 《中国蜂业》1998,49(3):14-15
调查6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户一家的家庭式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1~3人为主,人均养蜂28群。养蜂员平均年龄3467岁,养蜂工龄平均9年,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占7064%,与农村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相比,养蜂员整体素质较高,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调查统计表明:家庭模式转地蜂场以3人饲养83群蜜蜂为适度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佳,具有推广价值,对提高养蜂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转地养蜂,约5万户蜂场主饲养600万箱西方蜜蜂;追花取蜜,蜂场主每10~30 d需转运蜂场,全年少则五六次,多则十几次。由于蜜蜂有蜇人习牲,故转地养蜂都得蜂农装卸车,尤其夏季高温运蜂还得途中放蜂,甚至遇到交通事故更需蜂农解救蜜蜂来减少损失。可是蜂场主在全国各地转地养蜂会遇到交警  相似文献   

17.
本刊在1990年第7期刊登了河南省遂平县城北关蜂场时新民的“用淀粉制作蜜蜂饲料的方法”一文之后,陆续收到了许多养蜂员的来信,反映了一些由于刊出该文后引出的问题。观将几封来信辑录如下:△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蜂场商庆昌:我在1990年7期看到“用淀粉制作蜜蜂饲料的方法”一文中最后一句话:“笔者愿为同行代购各种原材料”后,曾在1990年11月邮寄10元给作者代买原材料,至今没有回音。  相似文献   

18.
对转地蜂场自产自销蜂产品开发农村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2004~2006年,浙江省缙云县转地蜂场自产自销蜂蜜和蜂王浆平均每家蜂场分别增加收入5 164元、5 586元和5 829元,表明转地蜂场自产自销蜂产品是增加养蜂收益的有效措施之一.蜂产品在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值得业内人士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19.
养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因此,在当地蜜源还不能满足养蜂生产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转地饲养,对养蜂生产是有利的。但是转地饲养一定要掌握短距离转地,并且坚决反对“南征北战”长途转地和“常年游牧”盲目乱转的做法。我们南汇县的蜂场历来都是短距离转地饲养的,1959年以后部分公社蜂场的养  相似文献   

20.
养蜂生产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而目前大多数集体蜂场规模较小。因此,如何因时因场制宜地建立相应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动广大养蜂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今年3月,我们到四川双流县、郫县对蜂场的经营管理方法作了初步调查。该地区有的县从1975年就开始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