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党旭辉 《新农业》2007,(5):21-21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阜新县阜新镇在有条件的地块采用甘薯覆膜的种植模式取得成功,并已全面推广。覆膜栽植甘薯节省劳动力,正常条件下采收前不需人工管理;产品比露地提前10天收获、提前上市;产量高效益好,比露地栽植每亩增产500公斤左右,而且大薯比例增加,最高每亩产商品薯175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格1元,亩效益达1750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台湾、广东和浙江等地开发出以食用嫩茎叶为主的叶用甘薯品种.与块根甘薯品种相比,叶用甘薯的茎尖嫩叶更清香可口,炒食口感好,甘薯味淡,而且始终呈现青绿色,颜色鲜亮;叶用甘薯的叶片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预防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台湾、广东和浙江等地开发出以食用嫩茎叶为主的叶用甘薯品种。与块根甘薯品种相比,叶用甘薯的茎尖嫩叶更清香可口,炒食口感好,甘薯味淡,而且始终呈现青绿色,颜色鲜亮;叶用甘薯的叶片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预防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引种选育、试验研究,是建设高效银杏生物提取产业园区的基础,目前国内叶用银杏栽植品种较多,我地早期引种栽植叶用银杏发展品种选种单一,于原始品种的黄酮素、内脂素含量无明显差异。为探索银杏不同品种在我地的性状差异,笔者通过主持本单位叶用银杏品种引种选育、试验研究项目建设,赴周边县区叶用银杏建设园区及加工提取企业调研分析表明:叶用银杏品种不同,黄酮素、内脂素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果桑是一种具有优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生态树种,具有果用、果叶兼用、观赏等多种用途。本试验通过在黑龙江省利用大棚温室栽植引进果桑白玉王的栽植,根据果桑白玉王在生长周期内桑树生长性状和桑果产量性状的测定,证实了在北方高寒地区利用大棚温室栽植果桑是完全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表现。这种反季节的温室栽培果桑白玉王试验为果桑的进一步推广示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方气候寒冷不易于热带植物生长栽培,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又名落雪泥或巴西芙蓉,为苦苣苔科苦苣苔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春末至秋初开花。原产于南美巴西等国,现已广植于世界各地。由于我国北方的气候原因,栽植大岩桐只能在温室培育。文章作者根据多年的栽植管理经验,对北方温室大岩桐盆花的栽植管理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大岩桐盆花的栽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红柿茎尖快繁育苗,使露地和温室种植间相互充分利用资源。秋天可以把露地的西红柿侧枝和顶枝剪下育苗用于温室,春天把温室的西红柿侧枝育苗用于露地生产,这样就可以准确掌握育苗栽植的时间,又节约育苗的空间,而且节约了昂贵的种子费用。定植后的茎尖苗挂果早,比种子育苗的果实要提前60多天上市,而且掌握茎尖育苗技术后种苗成活率高、感病低,果实品质好,增产明显,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8.
北方冬季寒冷,许多害虫不能在露地越冬。温室大棚为蔬菜提供适应生长温度的同时,也为害虫提供了一定的生长条件。温室大棚内的害虫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重要源头,通过开窗通风或菜苗向露地移植,而使害虫扩散到露地。因此控制温室大棚内的害虫,将有利于减少春季露地虫害。我们利用冬季寒冷、温度低的特点,在温室大棚内的菜采收完后,敞开温室大棚一定时间,利用低温杀死部分或全部温室大棚内的害虫。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合大连地区的蚕豆生产栽培方式,在冬季温室和早春露地开展试种栽培试验,分别研究了冬季温室中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播种深度,以及早春露地不同穴播粒数和不同播种时期对蚕豆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温室栽培,蚕豆直播苗较移栽苗生育期短,长势强,产量高,播种深度以10 cm为宜;早春露地栽培,单粒穴播蚕豆单株农艺性状表现好,但综合产量略低于双粒穴播处理,故生产中应选择双粒穴播以增加产量,其播种时期以4月3日为宜。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徐薯32为试材,通过不同密度、相同收获期的产量表现,来确定其最佳栽植密度,从而为指导甘薯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食用型甘薯于5月下旬栽植,无论是适期收获,还是收获适期前一个月收获,其适宜密度为49500~54000株/hm~2,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正>叶用甘薯的茎尖和嫩叶(见第24页图1)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在生长期间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产品无污染,由此可见,叶用甘薯是一种新型的保健蔬菜,是营养型蔬菜的首选品种。叶用甘薯通常利用茎尖嫩叶为原料,通过烹调加工成各种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佳肴。叶用甘薯不仅可作为新鲜蔬菜食用,而且还可加工成各种系列营养保健食品。很多地方利用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试验及生产实践表明,甘薯新品系临薯3号遗传性状稳定,综合农艺性状好,优质、高产、稳产,抗旱性强,抗病虫害,适应性广,商品性好,是适合山西省各甘薯区栽植的优良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3.
露地草本花卉与园林树木、草坪是露地绿化、美化的三大植物类群,在我国有广泛的发展空间。通过十几年对百余种露地草本花卉温室育苗的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北方温室育苗数量指标,下面介绍使用数量较多的12种草本花卉。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的化学和肥水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定县推广脱毒甘薯已有十余年,脱毒甘薯产量高、品质好,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2002年正定县推广面积已达4万亩。总结十多年来的试验和实践我们认识到,脱毒甘薯与未脱毒甘薯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产量高、品质好外,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也具有很多独特之处。1脱毒甘薯的生长特点脱毒甘薯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前旺,中稳,后衰。脱毒甘薯与未脱毒甘薯地上部长势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别:脱毒甘薯前期生长特别快。春薯一般5月上旬栽植,栽植后20~25天开始分枝。40~50天(6月中旬)薯蔓就可长到50~60cm,基本上盖严地皮,叶面积系数达到1。65~70天(7月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菌蔬温室间作下不同食用菌和蔬菜数量配比对其互作效应的影响,为设施菌蔬间作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温室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灵芝-蔬菜温室间作栽培对蔬菜生长和灵芝碳素转化利用的影响,以及温室内CO_2浓度变化差异。【结果】蔬菜单作模式下温室内CO_2浓度日变化较为平缓,菌蔬间作模式下灵芝培养料中的碳素以呼吸消耗的形式排放(占总碳量的51.62%~52.46%),导致温室内CO_2浓度夜间处于较高值,白天显著下降。灵芝+蔬菜间作模式灵芝产量比灵芝单作和灵芝(减半量)+蔬菜间作方式分别提高了9.8%和23.6%;生菜和叶用甘薯产量也比蔬菜单作和灵芝(减半量)+蔬菜间作方式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合理的菌蔬间作可提高蔬菜和食用菌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效和CO_2减排的目的,其中以灵芝-蔬菜间作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21,(16)
临沭县是我国重要的甘薯产区,农民栽植甘薯密度普遍偏低,一般在每亩3000株以下,导致产量偏低,商品薯率不高,效益较差。2017年研究人员在临沭县店头镇袁闽庄村开展了丘陵旱薄地甘薯栽植密度对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试验,试验表明,随着济薯25栽植密度的增加,无论从甘薯产量、商品薯率、经济效益都会呈现出先增后降的特点。其中,当密度达到3000~3300株/亩之间时,表现出来的效果最佳。建议地理条件相似的甘薯种植区,广大农户在种植济薯25时,春甘薯栽植密度控制在3000~3300株/亩之间;夏甘薯栽植密度控制在3300~3700株/亩之间。  相似文献   

17.
叶用甘薯富含维生素A、B2、铁质、蛋白质及矿物质钾、钙,因其病虫害少,种植中使用的农药量少,口感独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介绍叶用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种植季节、整地及施肥、种苗繁殖、苗期管理、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叶用甘薯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北方温室百香果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品种选择、种苗繁殖、温室大棚建设、栽植、栽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日光温室)蔬菜在北方大面积栽植,以及栽培技术的改进,露地番茄条斑病毒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经调查在陕北地区,一般年份发病率在40%以上,严重年份高达85%以上,有些田块在番茄成熟期全田毁灭。因而有不少菜农误认为在陕北露地不能栽植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13年我们开展了甘薯、大白菜赶茬栽培种植模式探讨,结果表明:栽植早熟甘薯品种,甘薯收获后定植白菜,每667平方米收益6000余元,其栽培关键技术如下:一、品种选择甘薯品种选择市场潜力大,早熟高产抗病品种,如龙薯9号、改良苏薯8,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可选用品质好、适口性强的济薯26。白菜品种以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