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古代表饮品"茶"义的词语中,单音词主要以"茶"为主,双音词主要以"茶叶"为主。其中词语"茶"的书写形式有两个,即"荼"与"茶",两者为古今字的关系,陆羽《茶经》以前均写作"荼",陆羽《茶经》以后逐渐被"茶"字代替。"荼"被"茶"代替,与"荼"在古代所承担的语义功能相对过多有关,也与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密不可分。"茶叶"组合最初是一个词组,表"茶树叶子"之义,直至明代文献中"茶叶"才完全凝固成一个表"茶"义的双音词,"茶叶"一词的使用真正成熟时期是在清代。清至现代汉语中,单音词"茶"与双音词"茶叶"共同担负起表"茶"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茶,本是天地造化之嘉木灵草,所以,"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开篇即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而唐末五代的王敷在《茶酒论》中,也是首先强调茶为"百草之首,万木之花,"既而又云:"我之茗草,万木之心,或白如玉,或似黄金",对茶之自然形态大加赞美.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传统茶文化呈全面繁荣之势。这一情形反映在该时期风头一时无二的才子佳人小说中。作者们喜以"茶诗"、"茶联"作为章节题目或是回头诗词,使故事开篇惊艳。书中人物常常"谈茶"、"论茶",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位。书中穿插关于"茶风"、"茶俗"的描写,增添了此类小说的市井色彩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4.
<正>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集"阿香美"安化黑茶和"阿香"柑橘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以库区茶果资源为依托,以做成龙头、打造品牌、带动产业、致富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茶果农业产业化。公司在茶园基地就近建设黑毛茶原料加工厂,提高了茶农收入,联结农户每公斤鲜茶叶增值3元,户均增收3650元,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  相似文献   

5.
李精耕  陆坤 《农业考古》2015,(2):117-122
欧阳修是名副其实的"醉翁",同时也是造诣精深的"茶人",茶在他生活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成为心灵的调适剂和诗歌创作的题材。酒之浓烈张扬与茶之平淡冷静,体现着他不同时期、不同处境的身心状况与精神面貌,早年的爱酒过茶到晚年的转而向茶,流露出他独特的处世心态与人生风度。  相似文献   

6.
卓敏  吴晓蓉 《农业考古》2012,(5):113-117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源于中国"古茶道",在唐代兴起后,于宋、元、明、清各朝,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  相似文献   

7.
湄潭产茶历史悠久,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茶经》中的古夷州就是湄潭;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载:"夷州土产茶……";清《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有名,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眉尖茶",即湄潭翠芽茶前身。  相似文献   

8.
溧阳市天目湖伍员春茶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1200万元,成员717户,管理人员13人,高效茶果生产基地4700亩。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逐步建成了"一社三中心"的运作模式,一社即"溧阳市天目湖伍员春茶果专业合作社",三中心即茶叶生产技术及培训中心、茶叶  相似文献   

9.
中唐上元初年,青年陆羽流寓江南湖州,他寄居杼山妙喜寺,结庐苕溪之湄,和山水清远的湖州结下平生之缘.期间,陆羽写有<杼山记>、<吴兴图经>等一系列著作,并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从此,"茶道大行",茶成为风靡中华之"国饮",陆羽也被誉为"茶仙"、祀为"茶神"、尊为"茶圣".  相似文献   

10.
饮茶·养生延年.《茶经·一之源》指出茶"为饮最宜精神俭德之人"指饮真茶能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生活简朴起到养生延年.《茶经·四之器》"风炉"、古鼎形、三足、"坎上巽下离于中""体构五行去百疾",用意指在煮茶过程中水、火、风都在运动变化,物质造化世界基本元素,水、火、金、木、土五行悉以齐备,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常饮真茶能养生延年去百疾之功效,而心舒神畅.  相似文献   

11.
明周高起《洞山茶系》中的"相传古有汉王者,栖迟茗岭之阳,课童艺茶,踵卢仝幽致"被当代不少人误读;其实,"汉王"与汉代并无直接联系,不能作为太湖西岸苏浙交界地区茶事起源之依据;同时,"艺茶"也非现代意义之"茶艺",而是"事茶"。  相似文献   

12.
张帅 《河南农业》2014,(23):52-53
<正>树莓果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是一种有机天然的珍贵果品。树莓含有多种易被人体吸收和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其浆果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树莓被世界粮农组织称之为"第三代水果之王",美国称之为"癌症克星",欧洲称之为"生命之果""黄金水果"。树莓根、茎、叶、花、果全身皆可入药,具有益肾固精、缩尿之功能。我国对覆盆子的利用历史悠久,用药始载于20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名  相似文献   

13.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明·许次纾《茶疏》),没有茶具,茶事活动就无法进行,茶艺也就因它而"缺一则废".可见茶具在品茶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文献中最早提到茶具的是西汉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其次是西晋杜育《赋》中的"器择陶简",但都语焉不详.真正对茶具给以足够重视的是陆羽,他在《茶经》中专辟一章"四之器"来详细论述煮茶的器具,可以说,是陆羽首次明确肯定茶具在茶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助推贵州茶产业实现"干净黔茶,全球共享"战略目标,6月9日,在遵义湄潭举办的贵州茶产业大会上,作为国内高端茶叶营养供应商的贵州磷化集团推出定制化特种功能肥"茶之福",以其之所长助推贵州省茶叶种植品质和效益"双提升",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量身定制品质和效益"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4月21日,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科学饮茶益身心———’2011中国宁波‘茶与健康’研讨会",由笔者主编大会文集。在收到的40多篇来稿中,有多位专家、学者在文章中引用"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该语出自唐代宁波籍大医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笔者为大会提供的《古今医药、营养学名家论茶三则》,其中一则是《陈藏器〈本草拾遗〉载茶  相似文献   

16.
爲評估台灣茶樹種原之遺傳歧異性,本硏究由100條ISSR引子中篩選出12條可産生多型性條帶明顯的引子,這些引子共可産生67個的多型性條帶罁恳环N原之分子標誌數據進行UPGMA法分群分析結果,可將台灣133個茶樹種原區分成六大群,包括油茶群、赤芽山茶群、野生茶樹群、大葉變種與小葉變種混合群、大葉、小葉及大葉、小葉雜交種混合群及小葉變種群。而主成分向量分析的結果與利用群聚分析得到的親緣關係樹形圖結果相符合。台灣茶樹種原高比例的遺傳歧異度是由台灣的野生茶樹所貢獻,部分重要栽培種間的相似性仍極高。爲了探討制茶過程對分子級品種鑒定之影響及DNA分子標誌應用于成茶品種鑒定之可行性,本硏究分析不同發酵程度的茶類,在制茶過程中對DNA質量之影響,試驗結果顯示高溫殺菁過程嚴重造成成茶DNA的降解。利用各種類別成茶與新鮮茶葉(對照)所抽取之DNA樣品進行PCR擴增反應,結果發現分子量小於1,000bp的ISSRDNA條帶表現較穩定。  相似文献   

17.
素有"热区宝地"之称的宾川县,以盛产柑橘、葡萄成为"中国水果之乡",同时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成为生猪外调大县。由于果畜用地效益相争,养猪发展受制,笔者认为果畜配套发展生态养猪的思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北京农业》2013,(26):1
<正>传说番茄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无人敢食。16世纪时,英国有位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将番茄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开始广为流传。到了17世纪,一位法国画家面对番茄这样美丽却"有毒"的浆果,抵挡不住它的诱惑,  相似文献   

19.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嫩叶螨.属蜘蛛纲,蜱线螨科。茶黄螨在近几年危害较重,有发展之趋势。茶黄螨食性很杂,其寄生植物有31科70多种。在蔬菜作物中,以茄子和果  相似文献   

20.
正黑果枸杞蒙名为"乔诺英-哈尔马格"、藏药名为"旁玛",属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落叶多棘刺灌木。黑果枸杞味甘、性平,清心热。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黑果色素--天然原花青素(简称OPC),其OPC含量超过蓝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OPC含量最高的天然野生植物[1-3]。黑果枸杞被誉为野生的"蓝色妖姬",素有"软黄金"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