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敬东  吴汉 《养猪》2007,(1):38-38
猪梭菌性肠炎即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7日龄仔猪多发,无季节性,但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罗城县某个体瘦肉型猪场饲养基础母猪86头,2006年3月5日一窝共10头1日龄仔猪中有4头突然排血便,2小时内死亡,第2天剩余6头仔猪全部死亡。到3月底该猪场母猪共分娩12窝,产仔猪132头,其中10窝共112头仔猪发病,死亡39头,发病率84.8%,死亡率34.8%。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梭菌性肠炎。  相似文献   

2.
<正>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通常侵害3~5日龄的仔猪,5日龄以上仔猪很少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出血性)肠坏死,病程短,死亡率高。在同一猪群各窝仔猪的发病率不同,发病率最高可达100%,病死率一般为20%~70%。症状急性型通常出现在分娩后2~3天内,感染仔猪有的甚至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发病,当日或次日死亡。症状为突然发生出血性腹泻,后躯沾满带血的稀粪,病猪衰弱无力,迅速进入濒死状态,直肠温度降至35℃,死前腹部皮肤变黑,有的病猪无血痢出现即衰竭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呈现持续的非出血性腹泻,通常在5~7日龄死亡。病猪仍较活泼机灵,食欲尚好,但逐渐消瘦,濒死时  相似文献   

3.
武威市仔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我市仔猪腹泻60日龄内发病率达61.6%,死亡率23.0%。仔猪死亡占猪总死亡的78.1%,其中,因腹泻死亡的仔猪占仔猪总死亡的82.3%,占猪总死亡的64.3%;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季发病最高,其次为春秋两季,夏季最低;仔猪在2~7日龄和27~40日龄为两个发病高峰期;母猪的营养状况、胎次、初乳、补饲、断乳方法、来源、设施等均影响发病。仔猪腹泻病因有传染性(69.9%)和非传染性(30.1%)两种因子,传染性因子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沙门氏菌、C型魏氏梭菌、胃肠道寄生虫等。非传染性因子主要有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等。加强饲养管理,药物和疫(菌)苗有机结合应用,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发生。腹腔注射补液疗法是治疗仔猪腹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某万头猪场1998年11月15~26日,连续发生几窝l~3日龄初生仔猪死亡.其特征是排血色稀粪,胃膨气;肠壁呈深红色坏死.各窝仔猪死亡率有所不同,最高达66.7%,最低为22.2%.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梭菌性肠炎.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生长受阻和仔猪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达15%。据报道,仔猪腹泻高死亡率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10~15d的仔猪。有的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15%~20%。腹泻引起的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仔猪腹泻导致饲料报酬率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和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 ( EIEC)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 1周以内 ,以1~ 3日龄居多 ,常整窝发病 ,发病率在 90 %以上 ,死亡率可达 1 0 0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 1 0~ 30日龄仔猪 ,以 1 0~ 2 0日龄者居多 ,发病率可达 30 %~80 %。笔者于 2 0 0 1年春季在西平县用六一散治疗 8窝 92头仔猪黄痢 ,治愈 86例 ,治愈率达 93.48% ;治疗 2 0窝 2 4 0头仔猪白痢 ,治愈 2 34例 ,治愈率达97.5 0 %。1 临床症状1 .1 仔猪黄痢患猪多为 5日龄以内仔猪 ,发病初期有 1~ 2头突然死亡 ,然后波及整窝。病猪多精神不振 ,挤堆 ,排黄…  相似文献   

7.
(一)流行特点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肠毒血症。以引起1周龄内尤其是3日龄以内仔猪出血性腹泻和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特征是出血性下痢、肠坏死,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点。1周龄以上的仔猪发病很少。同一猪群内各窝仔猪的发病率不同,最高可达100%,病死率20%~70%。  相似文献   

8.
魏氏梭菌(亦称产气荚膜梭菌)C 型菌株引起的仔猪肠毒血症.又称仔猪红痢。据我区历年发病情况调查,本病不仅发生于生后7日龄内的乳猪,同时也发生于2~4月龄的断奶仔猪.现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结果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以原始病历及主管兽医人员的记载为依据,对近三年来猪魏氏梭菌病发病情况与发病年龄的调查结果为:1.本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高峰期为1~7日龄,三年内死亡286头;第二高峰期为断奶至4月龄,死亡542头;5月龄以上者,仅死亡6头;10~50日龄未见发病。2.1~7日龄仔猪发病率极高,一窝仔  相似文献   

9.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突然死亡,然后波及全窝;病猪多为精神不振,挤堆,毛乱,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脱水,昏迷,死亡。仔猪白痢患猪多为15日龄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稀粪,精神沉郁,畏寒,消瘦,最后多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门诊病例以及南昌周边猪场的疫情状况分析总结发现随着寒流迫至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有大幅上升趋势。仅南昌某猪场 2 0 0 2年 10月份仔猪黄白痢发病率达 70 %以上 ,当月就死亡 84头 ,占仔猪死亡总数 113头的 74 3%,损失惨重。在此期间 ,该场技术员曾用过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痢菌净、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但效果不佳 ,治愈率仅 70 %左右。统计死亡仔猪的情况如下 :7日龄以内死亡 4 7头 ,占总死亡数的 5 5 9%;8~ 15日龄死亡 2 3头 ,占 2 7 4 %;15~ 30日龄 ,死亡14头 ,占 16 7%;30日龄以上几乎没有死亡。据此 ,…  相似文献   

11.
仔猪魏氏梭菌病常发生在3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在售后服务中,遇到某扩繁场10~25日龄哺乳仔猪发生魏氏梭菌病,经及时防治,制止了病情的扩大。1 发病情况 该场1999年9月,10~25日龄健壮乳猪发生突然死亡,这次共发病8窝,占总产窝数50%,死亡32头,占总产仔猪36%,1窝中发病死亡2~3头的较多,整窝死亡的没有,一旦发病,仔猪死亡率100%。2 临床症状 尖叫,呕吐,有些拉黄色或黄褐色稀粪,有些不拉稀,几乎没有拉红色粪便的,体温40~41℃,后期全身松软,俯卧地上死亡。3 剖检变化 共…  相似文献   

12.
1991年9月仔猪黄痢在我场爆发性发生,产后1~12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率高、死亡惨重。由一窝开始迅速发展到数窝、几十窝。发病后数小时开始脱水衰竭死亡,24~48小时内全窝死亡。一头仔猪发病后迅速波及全窝,接着很快传染上接近的其他日龄仔猪。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传播快、多发生在产后1~12日龄内的仔猪。据初步统计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达75%,损失很大。下痢一般呈黄色稀便,有的稍带浅绿  相似文献   

13.
正一提起猪的魏氏梭菌病,人们往往想到是仔猪的梭菌性肠炎,即俗称的仔猪红痢,但实际上其病原只是魏氏梭菌的一种—C型魏氏梭菌,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特别是1~3日龄的新生仔猪,1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而近年来,中大猪及母猪发生一种以腹部鼓胀、猝死为特征的疾病,虽然发病率较其它疾病相对较低但却呈日趋上升趋势,而且只要发病,基本上100%死亡。2017年冬季,庆云县及周边县市的几个规模猪场就相继发生多起妊娠母猪的猝  相似文献   

14.
近期,仔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有增无减,其流行面进一步扩大,疫情继续蔓延,各地发病猪场仍然很多。3~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高发,呈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几乎整窝发病和整窝死亡,发病率100%,病死率达80%~100%,发病仔猪表现为水样腹泻,其他阶段的猪和母猪也有发病,但症状轻。发病猪场疫情可持续一月以上,造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采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发病特点与流行毒株2012年,仔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有增无减,流行面进一步扩大,疫情继续蔓延,各地发病猪场仍然很多。2013年春季仍有不少发病猪场。3~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高发,呈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几乎整窝发病和整窝死亡,发病率100%,病死率达80%~100%,发病仔猪表现为水样腹泻,其他阶段的猪和母猪也有发病,但症状轻。发病猪场疫情可持续一月以上,造成数千头仔猪死亡,经济损失巨大。引起疫情的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有症状,是比较多发的疾病,根据资料统计表明,仔猪腹泻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一般病死率达15%~31.2%,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3%,其中哺乳仔猪至断奶仔猪前后发生腹泻而引起死亡的约占21%~28%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仔猪白痢是每个猪场的常发病,个别猪场发病率达60%~ 80%,部分仔猪生长停滞,严重的成为僵猪,死亡率达10%~20%.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以10~20日龄的仔猪多发,且症状明显,个别死亡.20日龄以后发病,症状轻,基本无死亡.  相似文献   

19.
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一种多因素诱发的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高达30%左右,死亡率达10~15%.仔猪腹泻轻者发病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体质下降、抗病力弱,易形成僵猪,重者会大批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3个阶段;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至2月龄的仔猪.  相似文献   

20.
徐宁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98-198
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为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肠毒血症。本病主要侵害出生3日龄以内的仔猪,大于3日龄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仔猪出生后10小时即可发病,下红痢,气味腥臭,肠坏死,病程短,死亡迅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