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龙脑樟树叶是冰片的天然植物资源。樟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现将龙脑樟的种植技术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1、龙脑樟的繁殖培育龙脑樟采用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达80%以上,以11月采割为最好。矮林留枝桩作业可以连年采伐,  相似文献   

2.
龙脑樟树叶是冰片的天然植物资源.樟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现将龙脑樟的种植技术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不同嫁接方式对龙脑樟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起艺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105-107
该文通过不同接穗保存时间、嫁接高度、砧木年龄和穗条木质化程度等嫁接条件对龙脑樟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穗保存时间0d、砧木年龄为3a、嫁接高度为15~25cm和采用半木质化穗条嫁接时,龙脑樟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该研究结果为龙脑樟嫁接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为龙脑樟性状的稳定遗传和快速育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龙脑樟苗木育过程中生产工序多,成本高,在生产上难以推广等问题,笔者于2019年开始采用多种基质进行龙脑樟大田扦插育苗试验,以便寻找替代蛭石的廉价扦插基质,并当年出圃的可能性,为今后大量繁殖龙脑樟苗提供一条切实可行便于推广的新途径。试验结果表明:红壤土和紫色冲积土是两种非常适合龙脑樟扦插的优良基质。这两种基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随处可取,可以使龙脑樟扦插成本比蛭石低31倍多。并且大田扦插可大幅度降低苗木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龙脑樟的组织培养新技术,选用龙脑樟嫩枝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培养基筛选出适合龙脑樟各阶段的适宜植物激素浓度和配比,分别为:外植体培养基MS+6-BA0.5mg/L+NAA0.2mg/L;增殖培养基MS+6-BA1.5mg/L+NAA0.5mg/L;生根培养基MS+IBA0.5mg/L+NAA0.1mg/L。通过研究含有龙脑樟树外植体在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激素配比培养基的生长情况,本文基本选出最适合龙脑樟树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通过"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龙脑樟矮林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其生长发育最佳的施肥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肥单一施肥量的增加,龙脑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适宜的氮(N100 g/株)、磷(P2O5140 g/株)、钾(K2O 60g/株)用量及其配施能够明显增加龙脑樟的Chl和Pn,其中Pn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更大;氮、磷、钾肥之间交互效应不明显。通过龙脑樟光响应曲线拟合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增加,龙脑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升高,而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均降低,有利于龙脑樟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加快龙脑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樟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幼虫取食樟树叶片及当年新抽的嫩梢,单食性,严重为害时将整片叶食光,影响樟树生长,使樟树分叉,枝条丛生,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南方各地樟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樟叶蜂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习性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樟叶蜂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5,(1):128-129
樟雪盾蚧樟白轮盾蚧是樟树的2种主要蚧类害虫;文章对这2种重要害虫的为害状况、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条件,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总结,最后提出一套科学的综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樟属的5种植物——樟树、猴樟、阴香、肉桂、大叶桂精油的提取,得出它们的出油率以及适宜于樟属植物叶片精油提取的方法,出油率为:樟树>大叶桂>阴香>猴樟>肉桂,樟属植物精油的提取采用索氏提取法。樟树的精油是无色的,猴樟显淡淡的红色,肉桂组的3种都显淡黄色。  相似文献   

10.
于2009-2010年研究了闵行区危害绿化带樟树的樟叶蜂、樟翠尺蛾的药剂防治。从室外药剂防治结果来看,10%虫螨腈、20%杀灭菊酯、5%氯氰菊酯、30%乙酰甲胺磷、20%除虫脲、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Ⅲ号药剂7d后对樟叶蜂、樟翠尺蛾防治效果在83.50%以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樟树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绿化常绿乔木,而樟巢螟是樟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不仅食叶危害树木生长,其所筑的虫巢也影响了樟树的美观。本文介绍了多种防治樟巢螟的手段,供不同季节与环境下使用。  相似文献   

12.
樟树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绿化常绿乔木,而樟巢螟是樟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不仅危害树木生长,其所筑的虫巢也影响了樟树的美观。本文介绍了樟巢螟的形态特征与危害、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园林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临沂香樟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又称樟树、乌樟、芳樟、小叶樟、人柴、栲樟及山乌樟等,属于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香樟因具有树姿雄伟、树冠庞大、树形自然柔和及四季浓绿等特点,常作为优良的庭荫树、防护林及风景林,广受大众青睐。  相似文献   

14.
台湾珍稀药用菌樟芝及其寄(腐)生树种牛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樟芝亦名牛樟菇、樟生薄孔菌、樟窟内菇、牛樟芝、红樟芝,是20世纪90年代在台湾发现的药用多孔菌,寄生于台湾特有的保育类树种牛樟树(Cinnamomum kanehirai)上,生长极为缓慢,自然产量稀少.近年来,因樟芝对肝病有疗效及抗肿瘤、抗病毒、抗过敏、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价格日涨,市价每台斤十多万元至数十万元新台币,由此也引起牛樟被大量砍伐,自然生态保育被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5.
樟叶蜂在绵阳市区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玉嫦 《农业科技通讯》2014,(3):125-127,258
樟叶蜂是樟树主要的虫害之一,而樟树是园林建设中的一种重要观赏性树木。因此,关于樟树虫害的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员的关注。在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对绵阳市区樟叶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1年发生3代,幼虫分为1、2、3、4、5龄,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5月发生第二代,一二代幼虫发生危害严重,6、7月份发生少量第三代幼虫危害。樟叶蜂的发生规律严重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温度对幼虫的发育历期影响大,对幼虫的食叶量影响不大;土壤疏松幼虫滞育少,而黏重板结、潮湿的滞育多;入土浅的幼虫当年化蛹羽化,深的仍为幼虫。可通过改变樟树生长环境、适时中耕除草、冬季翻耕消灭土中虫茧,化蛹时喷撒农药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龙脑型樟树叶纯露的挥发性成分和抑菌活性,为樟 树叶纯露作为天然防腐剂和消毒产品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 龙脑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叶纯露,探讨纯露的挥发性成分、物理性质和抑菌效果。【结果】 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樟醇,相对质量为 74.03%;柠檬醛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橙 花醛和香叶醛,相对质量分别为 14.23%、29.26%;油樟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 1,8- 桉叶油素,相对质 量为 50.36%;龙脑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龙脑,相对质量为 82.27%。芳樟醇型樟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 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 250 μL/mL;其次抑菌效果较好的为油樟型和柠檬醛型樟 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为 250 μL/mL;其 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结论】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油樟型和柠檬醛型 樟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  相似文献   

17.
龙脑樟既是名贵稀有的药材和香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其具有极高的价值,故而又被称之为植物黄金。龙脑樟树叶中富含的右旋龙脑是天然冰片的重要来源,为促进龙脑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需要结合龙脑樟的具体特性,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龙脑樟开发利用产业的标准。本文主要就龙脑樟资源的开发、人工繁殖、天然冰片提取和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析,针对性地提出龙脑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樟翠尺蛾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ia Guenee)是樟树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上海地区1a发生4代。初孵幼虫在樟芽,2龄后在樟嫩枝危害,一般幼虫很难发现。以老熟幼虫在枝叶上越冬。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樟脊冠网蝽作为一种樟树害虫,近年来在昆山市发生日趋严重.为有效防治樟脊冠网蝽,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对樟脊冠网蝽的发生特点、虫体特征、生活习性开展了调查研究,并依此探索了樟脊冠网蝽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樟树皮治畜禽疾病1.治母牛不孕:取樟树皮(取树皮白的部分,即樟白皮)250克、韭菜籽120克、菟丝子60克,共研成粉末,水煎灌服。可有效治疗母牛不孕。2.治猪、牛水泻:采集樟树皮20~30克,鲜嫩樟树叶、鲜嫩枫叶各40~100克,水煎喂服,每天2次,连用2~3天,可止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