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江苏省农林厅有关部门研制成功了形体呈螺旋状的微藻作为蟹苗开口饵料,解决了河蟹育苗的饵料成本高、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经启东沿海的蟹苗养殖户比较试验表明,使用“赐百年”螺旋藻开口饵料的蟹苗成活率提高15 %、幼体变态率提高8 %、扣蟹回捕率提高10 %以上,缩短了培育时间,而成本只有同类蟹苗饵料丰年虫、轮虫等的1/3至1/6。目前该市场沿海地区河蟹育苗养殖户已扩展至600多家,育苗面积达48 万m2。江苏省研制成功螺旋藻饵料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黄粉虫粪制作虾饵料的可行性。以黄粉虫粪、黄粉虫幼虫粉、全麦粉、贝壳粉等为饲料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以未发酵虫粪饵料及商品高钙虾饵料为对照,研究复配饵料发酵前后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等成分的变化,考察3种饵料对小龙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虫粪饵料中粗蛋白、粗脂肪、小分子肽、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水溶性钙含量均高于未发酵虫粪饵料。发酵虫粪饵料组小龙虾的饲料效率、虾壳钙含量高于未发酵虫粪饵料、商品虾饵料。发酵虫粪饵料的诱食性更强。研究表明,将黄粉虫粪制成虾饵料可行,可以为黄粉虫粪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鲜无污染的饵料和饲料是生产安全和优质水产品的重要条件。无数的实践经验证明,如果用腐败或者受到污染的饵料和饲料喂养水产养殖动物,就必然会危及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与安全。因此,长期以来,对饵料和饲料的消毒被我国广大渔民作为水产养殖中“四消”原则内容之一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霉素与喹乙醇组合对鲤鱼生长性能和耐运输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小秋  唐凌 《饲料工业》2001,22(2):33-35
本试验选用健康正常体重为 100g左右的鲤鱼 180尾,随机平均分成 4组,每组设 3个重复。试验设 4种处理,即基础饵料组(对照组)、基础饵料+ 3mg/kg黄霉素+ 30mg/kg喹乙醇、基础饵料+ 30mg/kg喹乙醇、基础饵料+ 3mg/kg黄霉素(即 A、 B、 C、 D4种处理组),试验分前、后期进行,前期进行了 60d(鱼的体重为 100g~ 200g),后期进行了 90d(鱼的体重为 200g~ 500g)。研究结果表明:黄霉素可以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率( P<0.05),这种作用前期比后期更明显;黄霉素和喹乙醇在生长前期没有组合效应( P>0.05),但是在生长后期则有极显著的组合效应( P<0.01);在鲤鱼饵料中添加 3mg/kg黄霉素或者 3mg/kg黄霉素+ 30mg/kg喹乙醇对鲤鱼的耐运输能力没有影响。黄霉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添加剂在鲤鱼饵料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饵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养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  刘义新 《饲料工业》1995,16(1):38-38
饵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养鱼试验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刘中,刘义新,于伟君,王晓光本试验表明,用光合细菌作为饵料添加剂,不仅能促进鱼类生长,而且鱼体健康,色泽鲜艳、成活率高。1.试验内容与方法1.1用光合细菌投喂鱼苗试验试验池和对照池均为面积为2亩的静水土池...  相似文献   

6.
柞蚕免疫活性物质对海珍品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柞蚕免疫活性物质添加于鲍鱼和海胆配合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研究其对海珍品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喂养36d,使用免疫饵料的试验组鲍鱼在壳径增长和体重增长方面分别比常规饵料组提高了35.82%和29.63%;喂养57d后,使用免疫饵料的试验组海胆在壳径增长、体重增长及生死腺指数增长方面比常规饵料组分别提高26.47%、37.93%和186.36%,而平均日摄食率和饵料系数则分别比常规饵料组降低了  相似文献   

7.
李芹 《山东饲料》2005,(B06):25-2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苗种的培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解决苗种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饲料。传统的苗种培育一直依赖于单细胞藻类、角刺浮游生物、轮虫等生物饵料,而育苗场生产生物饵料困难多,如保证生物饵料连续培育和生产的稳定性、饵料培育设施、生产者的技术素质,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生物饵料很可能成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带菌体或病毒和病菌的传播体,从而为苗种的培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用人工配合饲料一微颗粒饲料代替生物饵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1对虾配合饵料的发展概况世界上研究虾用配合饵料的历史不长。日本是世界上水产养殖较先进的国家,企业化养殖在本世纪初就已起步,但使用配合饵料也不过只有3年的历史。6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始罗氏沼虾、日本对虾的营养研究。日本于1969年开始对对虾配合饵料进行研究,1971年达到实用化程度,与此同时广泛开展虾营养及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目前除制成配合饵料外,还有用于幼体悬浮微粒饲料,替代轮虫、丰年虫、小球藻等活饵。配合饵料的研究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养虾业的发展,配合饵料使美国虾产量几年间增加了3倍,日本增加了7倍,…  相似文献   

9.
利用复合氨基酸试制鱼用风味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规模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人工配合饲料加工业的它展,鱼用配合饵料的营养组成也日趋合理。由于鲜活生物饵料紧缺,人工配合饵料中广泛利用了工农业副产品作蛋白源,同时由于添加无机盐组分以及防病促生长药物等,使人工配合饵料对鱼虾的诱食性越来越差,投喂后难于被完全摄食造成浪费,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造成水质污染。因此,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风味素成为必要,以改善诱食性。本研究是利用湖北省潜江市氨基酸厂毛发水解提取胱氨酸后的废弃母液制备的复合氨基酸作为鲜味基质研制生产几种香型的香味素,并于室内水…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于70年代初开始进行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据试验,颗粒在水中浸泡的稳定性不足30分钟时,饵料在水中的损失率可在40%以上。这不但浪费了饵料,而且污染了水质。提高颗粒的稳定性,除了在生产工艺上可以解决外,主要是试验研究有效的饵料粘合剂。作为饵料的粘合剂,必须对鱼、虾的生长无害。因此,粘合剂的研究包括粘合剂的粘合特性试验及粘合剂饵料的养殖试验两部分。  相似文献   

11.
鱼粉是水产动物饵料中占比较大且昂贵的原料成分,高成本的蛋白质原料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蝇蛆可以替代饵料中的蛋白质,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存活率和免疫力,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鱼粉的有效替代原料,为节约饵料成本提供新方向。文章综述蝇蛆在水产动物饵料中的研究进展,为鱼粉替代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向,对水产动物饵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人工配合饵料替代天然饵料精养河蟹,已成为发展趋势。人工配合饵料营养全面,饲喂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养殖效果显著,随着河蟹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河蟹人工配合饵料的生产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课题组在“河蟹精养配套技术的研究”中,对河蟹人工配合饵料的生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一些体会提出供参考。1科学的配方是首要环节选择科学、合理的人工配合饵料配方,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试验证明:科学、合理的配方比一般配方可使河蟹增重率提高10%—30%,经济效益提高80%以上。科学、合理的人工配合饵料需要严格按照河…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集约化的水产养殖,促进了人工配合饵料的发展,鱼虾配合饵料的营养组成也日趋完善。但由于鲜活贝类饲源紧缺,配合饵料中广泛利用了工农业副产品作蛋白源,加上添加无机矿盐组份以及防疾病药物等,使人工配合饵料对鱼虾的诱食力越来越小。配合饵料投喂后,难于被完全摄食而造成浪费。这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污染了池塘水质,直接降低了饲养效益。在水产饵料诱食剂的研究方面,芬兰、美国首先应用甜菜碱作诱食用的产品已有报道,芬兰已投入工业化批量生产。日本选用牛磺酸或乌贼鱼、贻贝等提取物作虾饵的诱食剂,但这类天然资源紧缺,…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为有机化合物,一般不能在生物体内合成,必须体外供给。目前,对对虾类维生素的需求量研究甚少,往往同一种维生素在饵料中添加量各地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据报道,V_(B6)、V_c和肌醇对对虾是较为重要的几种维生素,本试验旨在探讨这几种维生素在对虾饵料中的最适添加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饵料:试验配方是在同一基础配方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维生素,其添加量分别是:V_(B6)组:1~#饵料5mg/kg,2~#饵料10mg/kg,3~#饵料15mg/kg;V_c组:1~#饵料200mg/kg,2~#饵料600mg/kg,3~#…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根据鲤鱼营养需要,确定基础饵料配方后,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喹乙醇、甲基睾丸酮和甲状腺素对1龄鲤鱼生长的影响。28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以50—100mg/kg喹乙醇、8mg/kg甲基睾丸酮和10mg/kg甲状腺素组合添加于饵料中有明显的促长、节约饵料和增强抗病力的作用。比对照增重率提高43.6%—72%,降低死亡率40%,降低饵料系数11.1%—20.0%,每公斤增重饵料成本降低0.5—1.12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大豆油粕的消化性和营养价,给鱼分别投喂短时间和长时间用鲣节酵母菌和酱油菌发酵的大豆油粕配合饵料,在水槽中进行饲养鱼稚鱼的试验,测定鱼的生长、饵料效率、蛋白消化率等。结果发现,将大豆油粕配合饵料经短时间发酵对鱼的生长、饵料效率、蛋白效率没有什么效果,但经长时间的发酵处理可以改善鱼对蛋白消化率和血液性状,同时也能提高鱼的生长和饵料效率。通过发酵处理可使饵料中可溶性氮增加,使组胺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减少。这些变化有助于取得好的,饲养结果和改善鱼的体成分。  相似文献   

17.
观赏鱼与其它几种宠物一样,需要六大均衡而全面的营养素。不同的是鱼生活于水中,喜吃饵料,食量也较小,食物较为单一,只要主饲料即可满足其需要。饵料可分为天然饵料和人工合成饵料。观赏鱼宠物饲料的开发,一方面可养殖鱼喜欢吃的动、植物,直接销售;另一方面可人工合成,生产成微颗粒状的商品。天然饵料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尤其利于促进性腺的发育。常见的天然饵料有水蚤、水蚯蚓、草履虫、孑孓等动物性饵料以及鲜嫩蔬菜、芜萍等植物性饵料。人工合成是主要的方式,微颗料状的鱼类宠物饲料方便、卫生、易保存。现举一例配方:蚕蛹粉…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红豆草草粉制成颗粒并配制成毒饵,毒杀高原鼠兔,结果表明草粉颗粒饵料与小麦饵料相比,有成本低、药效易于保持、稳定、利于药物渗透、易被高原鼠兔采食等特点。小区试验灭效为95.7%,大面积使用,对高原鼠兔的灭洞率达93.5%。是解决目前饵料成本高,雪天药效不稳定的最佳药物载体。是值得大面积推广运用的经济、高效的灭鼠饵料。  相似文献   

19.
将驯养4周的河蟹分养于100cm×50cm×50cm的PVC水族箱,每箱放20只,研究色素对河蟹诱食效果的影响。用色素作为饵料球中诱食剂的指示剂,将不同颜色的3种饵料球放入同一水族箱,使饵料颗粒相对集中于直径10cm左右的区域内,记录不同时间剩余的饵料颗粒数。试验设3个重复。结果发现,饵料球的颜色对诱食效果的评判无显著影响,提示色素指示法可作为筛选河蟹诱食剂的一种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鱼虾饵料原料主要是指生产鱼虾配合饵料的原料,其中也包括与配合饵料并用或根据情况以单品种使用的部分。一、鱼虾饵料原料及其营养特点1动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但价格较昂贵,来源也不太丰富。动物性原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鱼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