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肥害产生的原因 1,施人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热量,易造成烧根现象。 2,追肥距作物根系太近。由于化学分解肥效快而高,作追肥距根系太近时易使作物产生肥害。 3.追施量过大。化肥或人畜粪尿1次施人量过大,会造成土壤肥料浓度过高,使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受阻,从而发生肥害。  相似文献   

2.
尿素是目前我国生产的固体氮肥中浓度最高的一种氮肥,其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除用于作物的底肥外,绝大多数用于作物的追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尿素的追肥效果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追肥数量实践证明,对中低产田地块增加施肥量,可以显著地提高产量。对高产田块则保持一般施肥水平即可。一般在施足农肥和化肥做底肥的基础上,以玉米和高粱两大作物为例,在高肥力的土壤上,每亩追施20公斤;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每亩追施23公斤;在低产的土壤上,则应追施27公斤。2在作物营养盛期追肥追肥的主要作用是用肥料调节作物的长势长相,满足作物生育中后期对营养的需要,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提高追施化肥利用率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作物对养分吸收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尽量做到在作物的营养盛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玉米应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高粱应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从返青至分蘖期,向日葵在现蕾期,小麦在三叶期,大豆在初花期追施尿素。3做到深施覆土实践证明,把尿素施在地表面上常温下4~5天后,大部分氮素便氨化挥发掉,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在石灰性和碱性土壤的表面,其氨的挥发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在用尿素给旱田作物追肥时,最好是刨坑或...  相似文献   

3.
玉米最佳追肥期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1次肥。每亩追施10千克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2次肥,每亩可鬲宦施20千克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1次追肥,结合第2次铲草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4.
<正> 1 玉米 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至10天,应追施第2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1次追肥,结合第2次铲趟进行深施肥。 2 高粱 为了满足高梁从拔节至抽穗的养分需要,应于拔节时追施第1次肥,每公顷追施硝酸铵150~225公斤或尿素120~180公斤;在孕穗挑旗期再追施第  相似文献   

5.
一、玉米: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铲  相似文献   

6.
<正>几种作物最佳追肥期手机尾号为7765的用户:请专家给讲讲玉米、大豆、花生、高粱、水稻的最佳追肥时间。专家解答: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顶峰期,通常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1次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10千克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2次肥,每667平方米可再追施20千克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分,泥土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2次除草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7.
1、玉米 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铲趟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8.
1.玉米: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10公斤尿素;在抽雄穗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可再追施2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除草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9.
小麦田追施沼肥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追施沼肥对小麦产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和灌浆期分别追施沼肥,增产效果明显,小麦产量比不追肥处理提高30·7%、比常规追施氮肥处理提高5·7%;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小麦根系活力,比不追肥处理分别提高30·8%、28·6%和30·2%,比追氮处理分别提高6·3%、5·9%和8·3%;并提高了土壤的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10.
1.玉米。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1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kg硝酸铵或120kg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2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kg硝酸铵或180kg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2次铲趟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11.
1、玉米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至10天,应追施第2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1次追肥,结合第2次铲趟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12.
1、玉米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至10天,应追施第2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1次追肥,结合第2次铲趟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13.
1、玉米: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公斤硝酸铵或120公斤尿素;在抽雄前7至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公斤硝酸铵或18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铲趟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14.
在追肥中合理追施氮、钾两种肥料,能有效提高氮、磷肥的利用率,提高作物的抗病、抗倒伏能力。在盐碱地适量追施钾肥,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在追肥中合理追施氮、钾两种肥料,能有效提高氮、磷肥的利用率,提高作物的抗病、抗倒伏能力。在盐碱地适量追施钾肥,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农民因忙于其他产业,对作物追肥过于简单,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作物产量。泗洪县农技人员通过对五种常见作物实际试验与对照分析表明,对作物适期适量追肥,才能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水平。一、小麦最佳追肥期小麦应在三叶期实行追肥,一般每公顷追施硝酸铵195~270kg或尿素135~180kg。小麦后期由于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故应在抽穗开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不仅能够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根系发育。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植株生产健壮,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保障。一、玉米的需肥规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差别。一般来说,幼苗期生长慢,植株吸收营养物质少;拔节至开花期生长快,是植株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吸收营养物质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  相似文献   

18.
叶面施肥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树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但其枝、叶、果实也具有一定的养分吸收能力.因此,生产中果树施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土壤施肥和叶面施肥.只有根据果树地上部和地下部动态平衡关系,选择科学合理施肥技术,才能实现果树的高产、稳产和优质,并可提高果树对肥料的利用率.一般果树的施肥主要分基肥和追肥,追肥又可分为土壤追施和叶面追施.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做到给玉米正确追肥并能使玉米达到高产,是玉米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技术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各种不同情况来科学地确定具体追肥时期,按照玉米对养分的需求,适时适量地追施肥料,以达到"攻秆、攻穗、攻粒"高产的目的。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追肥呢?那就要把握好追肥时期、方法、次数和数量。一、追肥时期由于玉米品种生育期、化肥性质、土壤状况、底肥数量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玉米追肥时期的  相似文献   

20.
<正> 作物除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外,茎和叶也有吸收喷施在其表面上的营养的能力。叶面追肥的肥液就是通过叶片或茎秆角质层的裂缝和气孔进入作物体内,正常参与代谢作用的,它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达到了少肥增产增收的目的。1、叶面追肥的优点。叶面追肥用量少,叶面追肥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尤其适用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