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用马丁干粉和马丁肉汤培养基培养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生产3批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结果用马丁干粉培养基生产的制苗用菌液的活菌数分别为1.80×10^10CFU/mL、1.75×10^10CFU/mL、1.80×10^10CFU/mL:冻干后的存活率分别为64%、69%、67%。用马丁肉汤培养基生产的制苗用菌液的活菌数分别为1.20×10^10CFU/mL、1.50×10^10CFU/mL、1.10×10^10CFU/mL,冻干后的存活率分别为50%、49%、54%。用两种培养基制备的疫苗按《兽用生物制品检验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检验6批疫苗均合格。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良猪肺疫和常规猪肺疫疫苗用两种培养基培养猪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其培养液进行活菌数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改良猪肺疫培养基培养,小批量与反应罐试验测得活菌数分别可达1.3×109~1.7×109CFU/mL、6.8×108~7.5×109CFU/mL;运用常规猪肺疫培养基培养,小批量与反应罐试验测得活菌数分别可达8.0×108~1.0×109CFU/mL、3.5×109~3.7×109CFU/mL,可选择改良猪肺疫培养基替代常规猪肺疫培养基培养,用于制备A型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  相似文献   

3.
旨在建立副猪嗜血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通过对TSB、BH1、LB培养基进行比较,选择TSB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对副猪嗜血杆菌在10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结果表明,血清4型JS株的活菌数达到2.5×10^10CFU/mL,血清5型ZJ株的活菌数达到2.5×10^10CFU/mL,且通过批次补料与流加相结合的工艺使关键成本血清的使用量降低了1/2。在1000L发酵规模上进行连续3批的发酵试验.经验证该工艺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抗原的规模化生产。对3批发酵抗原利用替代动物豚鼠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抗原均合格。研究结果为国内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血清4型和5型二价灭活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合成培养基发酵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确定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合成培养基发酵参数,根据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设计3种不同工艺,分别发酵培养21 h,每隔3 h取样进行活菌计数表明,培养15~21 h均可达细菌稳定期,工艺3培养菌数高于其余2种,其最适培养时间为18 h;将合成培养基以1%、2%和3%的接菌量按工艺3分别发酵18 h,发现3者培养菌数基本一致。进一步比较4批合成培养基和普通肉汤发酵18 h的培养效果,期间15、18 h抽样的合成培养基培养菌数分别比普通肉汤高12%和25%;发酵18h的菌液对小鼠安全性及对兔的免疫原性,两者基本一致,接种小鼠均10/10健活,免疫攻毒兔均达4/5~5/5保护,对照攻毒兔5/5死亡。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工艺3可行,可实现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合成培养基高密度培养,且发酵菌体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布氏菌病活疫苗(Rev.1株)的冻干工艺借鉴、采纳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成熟的冻干工艺及菌液的配比,对冻干保护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我们选择蔗糖明胶保护剂和蔗糖脱脂乳保护剂,保护剂与布鲁氏菌Rev.1株菌液以16的比例混合,冻干后测定其活菌含量。结果显示,3批使用蔗糖脱脂乳保护剂的不同配比比例的冻干疫苗活菌数分别为12×10^9CFUmL、12.44×10^9CFUmL、12.65×10^9CFUmL;使用蔗糖明胶再加入终浓度约1%硫脲的不同配比比例的冻干疫苗活菌数分别为12.34×10^9CFUmL、12.62×10^9CFUmL、12.91×10^9CFUmL;使用蔗糖明胶的不同配比比例的冻干疫苗活菌数分别为12.22×10^9CFUmL、12.64×10^9CFUmL、12.8×10^9CFUmL。3种冻干保护剂对冻干疫苗的活菌含量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使用蔗糖明胶保护剂制备冻干疫苗时加入适量硫脲可适当增加冻干疫苗的耐热性,因此我们选择10%明胶、20%蔗糖冻干保护剂与菌液以1∶6配比比例混合,再加入终浓度约为1%的硫脲作为布氏菌病活疫苗(Rev.1株)的冻干工艺。  相似文献   

6.
用马丁干粉和马丁肉汤培养基培养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生产3批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结果用马丁干粉培养基生产的制苗用茵液的活菌数分别为1.80×1010 CFU/mL、1.75×1010 CFU/mL、1.80×1010 CFU/mL;冻干后的存活率分别为64%、69%、67%.用马丁内汤培养基生产的制苗用菌液的活菌数分别为1.20×1010 CFU/mL、1.50×1010 CFU/mL、1.10×1010 CFU/mL,冻干后的存活率分别为50%、49%、54%.用两种培养基制备的疫苗按<兽用生物制品检验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检验6批疫苗均合格.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进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亦称猪肺疫)活疫苗抗原制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试验使用分段补料发酵工艺制备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EO630株)抗原,培养第12~13小时,EO630株的活菌数达到高峰期,最高活菌数可达1.31×1010CFU/ml。按分段补料法共生产抗原5批,培养12小时后收获抗原,平均活菌数为1.17×1010CFU/ml,进行配苗和冻干疫苗5批,冻干后的平均存活率为69%。进行安全和效力检验,均合格,达到预期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培养的活菌数有大幅度的增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Ⅱ号培养基和Ⅰ号培养基分别生产猪丹毒杆菌活疫苗各3批,用Ⅱ号培养基生产的疫苗平均菌数为305×108CFU/mL;用Ⅰ号培养基生产的疫苗平均菌数为248×108CFU/mL。结果表明Ⅱ号培养基优于Ⅰ号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SPF成年鸡200只,无菌取其盲肠内容物,制成1:10悬液,取样检其沙门氏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球菌阴性者为合格.将制成的悬液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接种所用的液体培养基121℃灭菌15 min,冷却后再接种),置恒温(32℃)摇床培养48 h.将培养液离心(5 000 g)20 nin,单独收集菌体细胞,用腐植酸(游离腐植酸含量为31%,含N量4%)吸附并混合,即为本实验所用的活菌制剂产品,该活菌数为5×108 CFU/g,4℃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生产用菌株生长曲线,获取菌株培养参数,从而实现合成培养基初步应用。将猪霍乱沙门氏菌(CVCC79500株)运用试管和三角瓶分别静置和振荡培养30 h,期间取4、8、12、18、24、30 h等6个点进行活菌计数并建立生长曲线,确定37℃静置培养18~24 h,37℃、200 r/min振荡培养8~24 h为培养稳定期。不同接菌量比较结果表明,37℃静置培养24 h,37℃、200 r/min振荡培养12 h均可达到菌体稳定期。在稳定期参数条件下,比较合成培养基与常规普通肉汤培养基对该菌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37℃静置培养24 h,试管及三角瓶培养菌数分别为27×108~31×108、33×108~41×108CFU/m L;37℃、200 r/min振荡培养12 h,试管及三角瓶培养菌数分别为58×108~66×108、78×108~88×108CFU/m L。而同条件3批普通肉汤培养菌数均低于合成培养基,且批次间稳定性较合成培养基差。将合成培养基振荡培养12 h的菌液接种小鼠均10/10存活;免疫后攻毒家兔达4/5~5/5保护,与普通肉汤基本一致。合成培养基保存期试验表明,25℃避光保存28 d与当天配制的液体合成培养基,振荡培养菌数基本一致。获取的培养参数适合用于合成培养基的初步评价,研制的合成培养基培养菌数优于普通肉汤,且不影响菌体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室温保存期可达28 d。  相似文献   

11.
为便于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E0630株)质量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ZJ-1和ZJ-2两种合成培养基,并进行了两种合成培养基与马丁肉汤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合成培养基ZJ-1培养活菌数高于ZJ-2和马丁肉汤。用合成培养基ZJ-1培养制备3批疫苗,并分别用兔进行安全检验和小鼠效力检验。3批疫苗对兔均2/2健活,对小鼠的保护力分别为9/10、9110、8/10,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本试验表明,运用合成培养基替代传统培养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在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的变化规律,旨在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牛乳体细胞数和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选择2126头初产奶牛13168条DHI测定记录,以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两者的互作作为研究因子,分析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SCC)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体细胞数评分(SCS)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01)。初产奶牛于泌乳早期牛乳SCC较高(294.16×10^3个/mL),随着泌乳月龄的增加,SCC逐渐降低,泌乳中期(192.71×10^3个/mL)和泌乳晚期(185.51×10^3个/mL)牛乳SCC基本保持稳定;初产奶牛泌乳早期牛乳SCS比泌乳中期和泌乳晚期极显著升高(P〈0.01);初产奶牛牛乳SCC冬季最高(312.72×10^3个/mL),春季次之(236.48×10^3个/mL),秋季最低(168.59×10^3个/mL);初产奶牛冬春季牛乳SCS比夏秋季极显著升高(P〈0.01)。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受胎次、泌乳月龄、产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产奶季节对SCC的影响主要反映了温度和湿度因素对奶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分离自少数民族传统乳制品中的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6菌种的增殖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对其高密度发酵条件进行探索。通过测定不同组成培养基中菌体在600nm波长下的光密度和发酵液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活菌数,得到最适增殖培养基配方及其高密度发酵条件。增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62.0g/L、酵母粉35.5g/L、大豆蛋白胨12.0g/L、柠檬酸1.35g/L、柠檬酸钠22g/L、MgSO4·7H2O2g/L、MnSO4·5H2O100mg/L、Tween-801g/L。在5L发酵罐中,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6经优化发酵条件,其活菌数可达到2.30×1010CFU/mL,加入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后活菌数可达到1.45×1011CFU/g,存活率为79.11%。中试培养液中活菌数可达1.02×1010CFU/mL,存活率为58%。以上优化的增殖培养基和高密度发酵条件为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6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为了降低枯草芽孢杆菌SR096的工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发酵液的芽孢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菌株SR096的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7.5 g/L、玉米粉15.7 g/L、黄豆粉45.0 g/L、柠檬酸钠4.5 g/L、碳酸钙2.0 g/L、硫酸镁1.0 g/L,经验证在5 L发酵罐中以接种量3%、37℃、250 r/min条件下培养30 h,枯草芽孢杆菌SR096发酵液的活菌含量为1.67×10^10 CFU/mL,芽孢含量为1.56×10^10 CFU/mL,芽孢率为93.3%,为枯草芽孢杆菌SR096后期的产业化放大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指导养殖户应用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本中心从淋巴细胞计数、病毒核酸检测、免疫抗体检测等方面,分析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本次试验选取30天龄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20头,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头。A组注射JXA1-R株活疫苗,B组头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显示该疫苗免疫仔猪28天后,淋巴细胞由7.585×10^9/L上升到15.28×10^9/L,免疫抗体阳性率由0%上升到100%,免疫猪病毒核酸检出率由0%上升到90%。揭示了PRRS活疫苗(JXA1-R株)能使仔猪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疫苗毒感染持续时间多数超过28天。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拉萨白鸡鸡蛋的营养成分,随机抽取43周龄的拉萨白鸡鸡蛋40枚,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拉萨白鸡鸡蛋水分含量为72.50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13.00 g/100 g;脂肪含量为9.87 g/100 g;磷脂含量为5.47×10~4 mg/kg;胆固醇含量为2.59×102 mg/100 g;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1.96 g/100 g,且在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的含量最高,为0.98 g/100 g;10种脂肪酸总含量为96.20%,其中C14∶0占0.35%,C16∶0占25.74%,C16∶1占2.21%,C17∶0占0.20%,C18∶0占9.87%,C18∶1占37.32%,C18∶2占19.18%,C18∶3占0.44%,C19∶0占0.19%,C22∶6占0.70%;9种矿物元素含量锌为12.70 mg/kg,铜为0.63mg/kg,铁为22.30 mg/kg,镁为1.04×10~2 mg/kg,锰为0.35 mg/kg,钾为1.35×10~3 mg/kg,钠为1.34×10~3 mg/kg,钙为6.30×10~2mg/kg,磷为2.08×10~3 mg/kg。  相似文献   

17.
以分离自西藏那曲县罗玛镇传统发酵酸牦牛奶中的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IMAU60064为试验菌株,研究其最佳的培养条件。对碳源、氮源、缓冲盐等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响应面法对优选的碳源、氮源和缓冲盐类的组成含量进行优化,得到IMAU60064的增殖培养基为:葡萄糖23g/L、大豆蛋白胨11g/L、牛肉膏11g/L、胰蛋白胨5g/L、NaAC1.8g/L、K2HP041.2g/L、柠檬酸钠1.2g/L、MgSO4·7H200.4g/L、MnSO4·5H2O54m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g/L、吐温80为1g/L。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IMAU60064在此增殖培养基中经30℃,14h培养活菌数可达到3.26×10^8cFu/mL,比在MRS中(6.54×10^7CFU/mL)提高近5倍。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南阳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排放量情况以及评价环境效应,利用2013年统计数据,通过预测估算南阳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排泄量,粪便中污染物COD、BOD、NH3-N、TP和TN的含量,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粪便资源发酵沼气产量潜力。结果表明,南阳市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年排放总量为9.15×10^9 kg;2.43×10^8 kg COD,BOD 2.25×10^8 kg,NH3-N 1.97×10^7 kg,TP 1.84×10^7 kg,TN 4.84×10^7 kg;Zn 9.09×10^5 kg,Cu 5.51×10^5kg,Cr 6486kg,Pb 5158kg,Cd 613kg,Ni 8857kg,As 9484kg,Hg 58.1kg;年产沼气潜力为2.45×10^8 m^3,其中鸡粪9.22×10^7 m^3,猪粪1.07×10^8 m^3,牛粪3.11×10^7 m^3,羊粪1.46×10^7 m^3。试验研究可为南阳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治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旨在建立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HN0613株高密度发酵工艺技术。以培养滴度(CCU)作为考查指标,确定Mhp HN0613株的最佳活力代次以及复苏培养时间;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方;以通气量、搅拌转速和接种百分比作为单因素考查指标,优化15L发酵工艺参变量,并确定700L高密度发酵放大工艺;按照确定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技术,制备MhpHN0613株灭活疫苗,评价其对兔和仔猪的免疫效力。结果表明,Mhp HN0613株F11代较其他代次CCU水平高,可达1×10^9CCU/mL,为最佳活力代次;其在复苏72h后,pH值降为7.0左右,CCU水平达到最高,为1×10^9CCU/mL,为最佳复苏培养时间;培养体系中,2%的初始葡萄糖添加量、8%接种百分比、初始培养基pH值7.6、15%猪血清添加量为最适培养条件;通气量100L/h、搅拌转速300r/min和8%接种百分比条件最有利于Mhp HN0613株15L发酵培养;首次建立了平衡kLa联动pH值回调的工艺技术路线,并将优化后发酵罐搅拌叶轮结构改为推进式叶轮,降低了叶轮对菌体的剪切作用力,CCU较优化前提高了10倍,且培养周期较优化前缩短了2-3d;700L高密度发酵放大工艺中,Mhp HN0613株培养滴度不低于5×10^9CCU/mL.最高可达1×10^10CCU/mL;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均不低于1:40,最高可达1:160;免疫组实验仔猪肺炎减少率均高于80%,临床观察精神及食欲未见异常。该研究为Mhp疫苗规模化发酵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