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茜草秧、穿心莲、大青叶等13味中药组方,对肉兔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中药组方对2菌株都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中西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治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茜草秧、蒲公英等11味中药组方对鸡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作体外抑菌及临诊治疗试验。结果,中药组方对两菌株都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药组方抑制鸡大肠杆菌及临诊治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茜草秧、薄公英等11味中药组方对鸡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作体外抑菌及临诊治疗试验。结果,中药组方对两菌株都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4.
中药口服液治疗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杆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茜草秧、穿心莲、大青叶等13味中药组方,制成口服液口服给药,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中药口服液对两菌株都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于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由于滥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大量出现,使得疗效不理想。而药物残留问题又严重制约着我国猪产品的出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探讨中药组方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所致腹泻症的治疗效果。通过体外抑菌试验、人工感染、临床治疗试验,对比白头翁加味与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药白头翁汤加味对猪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组方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抑菌及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根据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经验,采用中药茜草、苦参等13味中药组方对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治愈率达90%以上。同时探讨了中药组方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所致腹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长期滥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大量出现,对肉兔大肠杆菌性腹泻治疗的疗效越来越差.而药物残留问题又严重制约着我国兔产品的出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根据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经验,采用中药茜草秧、穿心莲、大青叶等13味中药组方对人工感染肉兔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进行了治疗试验,治愈率达85%以上,有效率达95%.同时探讨了中药组方对肉兔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所致腹泻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最佳抑菌效果的中药组方,对从犬皮肤和毛发中分离出的2种主要致病菌,采用琼脂平板抑菌试验法研究19味中药体外抑菌效果,选出对致病菌较敏感的中药,合理组方后再次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从而筛选出最佳抑菌效果的药物组方。试验结果表明,3种中药组方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皮肤病均有效,但最佳组方为五倍子、黄芩、防风、姜黄、百部、小茴香、蒲公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对猪大肠杆菌病应用中药组方的抑菌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感染引发腹泻进行临床抑菌及治疗实验。结果抑菌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0%以上。结论针对猪大肠杆菌病,中药组方的应用可获取较好的抑菌及治疗效果,改善疾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乌梅、诃子等中药对貂源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以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为试验菌株,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药水提液对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的抑菌圈直径,改良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二倍肉汤棋盘稀释法检测中药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均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大观霉素耐药,耐药现象严重。五味子、乌梅、苏木体外抑菌效果较佳,MIC与MBC为1.9~31.3 mg/mL;五倍子和乌梅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SC QHD-1表现为协同抑菌作用;黄芩和黄柏、五倍子和秦皮、乌梅和五倍子、艾叶和荆芥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SL QHD-1表现为协同抑菌作用,女贞子和苏木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SL QHD-1表现为相加抑菌作用。说明中药对貂源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具有一定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实验性禽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中药水煎液对禽大肠杆菌进行试验,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体外抑菌试验的结果,组成两个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禽大肠杆菌病鸭作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结果两个复方制剂的治疗保护率为制剂Ⅰ84.8%,制剂Ⅱ87.9%,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为21.2%.两复方制剂的预防保护率分别为93.9%和90.9%,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为24.2%.试验各组之间鸭的增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炎康注射液的药效、安全性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中药“炎康”注射液治疗仔猪白痢病的效果以及该药的安全性和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 ,中药组治愈率达 96 4% ,显著高于恩诺沙星对照组 (76 2 % ,P <0 0 1 )。中药组增重效果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按治疗剂量用药对仔猪安全性高 ,病原菌对该药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板法和试管法,分别测定了20味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发现,20味单味中草药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是蒲公英、黄连、连翘、穿心莲、黄芩、红花、野菊花等7味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中草药提取液对临床分离鸡源变形杆菌抑菌效果,本试验对野菊花、穿心莲等9种中草药,采取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并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鸡源变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对抑菌效果较佳的黄芩等5种水提液与虎杖等3种醇提液分别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测定其FIC指数。结果表明:水提液中,黄芩抑菌效果最佳,MIC为62.5 mg/mL,穿心莲、虎杖、黄连、香薷次之,MIC均为125 mg/mL;醇提液中,虎杖、穿心莲、香薷抑菌效果较好,MIC均为125 mg/mL;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中,本试验各组合均无协同作用;说明黄芩水提液对鸡源变形杆菌抑菌效果最佳,其余药物水提液抑菌效果一般或较差;醇提取液抑菌效果为一般或较差;本试验各联合用药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调节剂对生态兔的抗菌和免疫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生态兔场常见的几种致病菌进行中草药体外抑菌试验,并测定其对小白鼠的免疫功能,以验证中草药免疫调节剂对生态兔的抗菌和免疫作用。结果表明,中草药对上述各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免疫研究证明,中草药能增强小白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小白鼠脾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并能诱生干扰素,由此表明中草药免疫调节剂在生态兔的育成过程中对提高免疫功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艾叶提取液体外抑菌及耐药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耐药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中药药敏纸片法、微量稀释法、琼脂打孔培养法和抗菌药药敏纸片法考察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及耐药抑制作用。结果: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耐药逆转试验结果表明,艾叶提取液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耐药逆转作用。结论:艾叶提取液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和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中药制剂防治鸡白痢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复方中药制剂(泻痢康)对鸡白痢进行防治试验,并对泻痢康的作用机理和毒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泻痢康对鸡白痢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预防保护率为96.7%;对沙门氏杆菌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对肝、肾、心等主要器官没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822头奶牛中筛选出65例临床型乳腺炎患牛进行试验,探讨中药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将患牛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奶牛用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中药复方治疗患牛33例,治愈26例,治愈率为78.8%;对照组治疗32例,治愈27例,治愈率为84.3%。经统计学处理,用中药复方治疗奶牛乳房炎与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成本较低、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也在发生着飞跃。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已经从原来的经验鉴别、理化成分评价转向对药材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论述。采用中药物质群指纹图谱阐明中药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便更加科学地解决中药材质量控制问题已格外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由小鱼眼草、凉粉草、圆穗蓼、梁王茶4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效果,首先对病料进行分离鉴定,然后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抑菌圈直径,通过小鼠测定中药安全性,最后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模型治疗试验,并应用中药分别以高、中、低3个剂量(1、0.5和0.25 g/mL)对试验鸡进行灌服治疗。结果显示,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现红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见红色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甘露醇、吲哚和MR显阳性,三糖铁产酸产气,枸橼酸盐、VP和硫化氢显阴性。对分离细菌进行PCR检测,检测基因与对照基因均得到大小为1 466 bp的特异性条带。中药、西药环丙沙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和18.3 mm。小鼠灌服中药后全部存活,各试验组小鼠平均增重和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不良反应。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环丙沙星组、感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6.7%、93.3%、63.3%、93.3%、50.0%和100%,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治愈率分别为96.7%、93.3%、63.3%和93.3%。中药高、中剂量组平均增重及胸腺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脾脏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和感染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1和0.5 g/mL中药口服液抗菌效果明显,与环丙沙星效果相似,中药低剂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