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孜州天然草地生态退化的治理对策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不仅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甘孜州草地退化严重,生产力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诸多生态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草地综合效益,维护甘孜州生态安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孜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和草地生态恶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强调草地管理原则,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强化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意识,依法保护草地生态;提高科技含量,加大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等建议,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草原畜牧业是甘孜州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饲草料是畜牧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冬春季节饲草料严重不足是制约甘孜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甘孜地区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推动甘孜州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11):6-6
为加快甘孜州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着力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11月5日甘孜州人民政府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在成都签署了加快推进甘孜州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省甘孜州拥有天然草地1.42亿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60.3%,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有239万头牦牛,113万只藏羊集中于该地区,在全州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护自然,抓好草地畜牧业生产,助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川省甘孜州草原资源利用以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细致分析,论述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草原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剖析了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平衡发展的有效对策,为甘孜州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甘孜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针对草地生态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草地生态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甘孜州天然草地的生态地位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初  兰伟 《四川畜牧兽医》2001,28(10):12-12,17
四川省甘孜州地处长江源头区,天然草地是全州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但长期以来,天然草地因疏于管理与保护而被不断开垦、掠夺或放牧利用,导致生产力严重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已成为全州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甘孜州天然草地是长江上游地带性植被,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了当地高寒的严酷生态环境,对于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与建设已成为综合治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1甘孜州天然草地的生态地位概括地讲,甘孜州天然草地左右着长江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海北草地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生态畜牧业发展要求,针对海北州近年来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海北州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利因素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实现畜牧业经济体制和优化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海北草地生态畜牧业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甘孜州有充足的草地资源、牦牛资源,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应该走出一条适宜本州的以牦牛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为扎实推进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着力推进青海省黄南州畜牧业转型升级,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新途径、新模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立足黄南州自然资源,探索黄南州区域性草畜联动的新模式,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实现区域性草畜联动新机制。1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1.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调整畜牧业结构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核心,以组建生态畜牧业  相似文献   

12.
甘孜州有充足的草地资源、牦牛资源,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应该走出一条适宜本州的以牦牛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对甘孜州家畜改良的思考甘孜州畜科所毛进彬家畜改良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与群体生产能力,增加肉、奶、皮、毛、绒等畜产品产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核心,也是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的出路。回顾过去,甘孜州引进黑白花、西...  相似文献   

14.
牧区、牧业、牧民问题,历来是关系甘孜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由于甘孜州地处高寒、气候恶劣、畜牧业基础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特别是牲畜吃草地"大锅饭"的问题和牧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牧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基础设施,关系到黄河上、中游及内陆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主要包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德格、甘孜、色达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坝县,工程实施后将对甘孜州草地生态和畜牧业生产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现就其影响及相应对策作如下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青海省玉树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的优势,提出了玉树州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和发展对策,为促进当地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州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325个乡(镇),89万人口(其中藏族人口占77.8%)。甘孜自然资源富集,不仅有举世无双的低海拔冰川、亚洲第一的铂镍、锂等矿产和占四川近1/3的水能,而且草原资源也非常丰富,近1千万公顷草地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46%,承载草食牲畜达1600余万个羊单位,占全省草食牲畜的43%,素以长江、黄河第一道生态屏障和四川省最大的草地畜牧业基地著称。畜牧业作为甘孜州的传统、基础、优势和特色产业,在半个多个世纪的建设中,谱…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基础设施,关系到黄河上、中游及内陆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主要包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德格、甘孜、色达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坝县,工程实施后将对甘孜州草地生态和畜牧业生产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现就其影响及相应对策作如下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2四川藏区畜牧业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2.1藏区畜牧业发展机遇四川藏区畜牧业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中,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五”期间继续在甘孜、阿坝州完善“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和开展家庭牧场建设,为藏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把治理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切入点。四川省藏区地处长江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治理重点区域,通过草地建设,改良天然草场,种植优质牧草,既维护了生态环境,也提高了草地产草量和…  相似文献   

20.
<正> 据调查,草地鼠虫害在我国某些地区早已泛滥成灾,构成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如甘孜州石渠县,全县土地面积和可利用草地面积均属四川省屈指可数的大县之一,但鼠虫危害却十分猖獗。据1987年草地鼠虫害系统调查,全县有鼠虫害草地783905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地42.6%,危害程度也十分严重,给该县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