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种质资源是种质创新的基础,自主培育具有优良性状并能够稳定遗传的良种品系,对提高我国畜牧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畜禽种质资源的创新是通过现代生物育种手段进行种质特性的优化,使繁育后代保存更多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信息,增强畜禽产品的经济价值。畜禽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肉、奶、蛋等畜禽产品的形式供应人类营养和生产需求。我国的种质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但在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综述了目前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畜禽新种质资源的育种建议,并对畜禽新种质资源的育种目标、育种注意事项和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畜禽良种的培育和各类畜禽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21世纪中国种畜禽遗传改良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21世纪我国种畜禽遗传改良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深入分析我国种畜禽发展的成就及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种畜禽遗传育种发展的产业目标及产业政策,种畜禽遗传育种发展的技术需求与技术政策和种畜禽业科技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禽种业》2007,3(8):11-13
我国家禽研究性育种制种成果显著,但产业化育种制种的方向、方案还不十分明确;育种制种的方法、技术还较薄弱,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目前我国有十分宝贵的育种制种自然区域及丰富的育种素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2011,(6):F0002-F0002
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是福建省公益型研究机构之一,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动物遗传育种和畜禽疫病防治研究。目前有7个研究室(动物营养研究室、畜禽遗传育种研究室、草食动物研究室、现代生猪养殖与育种研究中心、动物病毒研究室、禽病研究室、畜病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1 染色体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随着染色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畜禽的染色体研究被广泛地应用到遗传育种工作中,对畜禽的染色体研究,不但对于了解畜禽的染色体进化及其在畜种形成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选择、基因定位、新品种培育等都有重大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农业部决定取消原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设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5月16日,该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必将推动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工作向前发展,也必然对我国畜禽育种、引种、保种与利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我国种畜禽行业国家级权威媒体,《中国畜禽种业》密切关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对畜禽种业所带来的影响,也密切关注畜禽遗传资源管理与研发动向。这里,就畜禽遗传资源管理中的几个问题,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教授为大家做分析与交流。从本期开始此栏目还将陆续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业内知名专家及著名企业家就相关问题进一步展开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养殖业的育种制种.占该产业效益的40~50%,因此,各大公司始终把育种制种放在企业工作的第一位。在杂交制种的现阶段,我国肉鸡育种制种怎样作是最佳?这是大家都在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文中主要是“生态优选育种方案”的具体应用.即“双选育种法”及“核心群育种技术”的具体实施。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和试验结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专业杂志上进行过多次交流。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16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京成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必将对我国畜禽育种、引种、保种与利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我国种畜禽行业国家级权威媒体,《中国畜禽种业》密切关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对畜禽种业所带来的影响,也密切关注畜禽遗传资源管理与研发动向。前两期,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吴常信院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瑶生教授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全国畜牧总站站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谷继承就畜禽遗传资源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六家种畜著名企业的管理者也应邀参与到讨论中来。希望本文能给读者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过40余名畜牧科技人员历时21年的育种接力.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一个肉牛新品种——夏南牛在河南省泌阳县诞生了。日前.该品种经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审定.农业部予以公告确认。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国出台了畜牧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结束了我国畜禽引种与地方畜禽品种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然而,今后虽然有法可依了,但畜禽引种与地方畜禽品种保护还有很多技术层面与开发利用的问题需要科学合理解决。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尚忠接受本刊专访,谈了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如,在影响畜禽生产的众多因素中,遗传育种起了重要作用。提高畜禽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品种。而品种改良的效果要以丰富多彩的畜禽品种资源为基础才能迅速而经济地实现,畜禽遗传资源的任何一点利用都能在类型、质量、数量上给肉、奶、蛋和毛皮等生产带来创新。因此,在日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可以占领市场竞争先机和主动,左右甚至垄断行业及市场的发展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生产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畜禽产品数量供不应求的问题早已退出人们关注的视野,畜禽养殖生产及产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满足畜禽产品多元化、特色化的市场消费格局,我国丰富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逐步成为当前畜禽育种的良好素材和推动地方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项目。贵州黔东南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多民族丰富的农耕生活习惯,培育了以黔东南小香猪、小香鸡、三穗麻鸭等为代表的国内地方特色优良畜禽品种。自1993年以来,围绕小香猪为主的地方畜禽品种在育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养殖生态环境、畜禽产品结构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地方畜禽品种的生产开发给现有资源保护带来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地方品种资源因过度或无序的开发面临急剧减少或遗失的危险。现就有关地方畜禽优良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给以简述。  相似文献   

13.
畜禽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畜禽分子育种技术的背景、现状、趋势。阐述了分子育种技术在动物性状改造方面的应用范例,对各应用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简略回顾,同时指出了分子育种技术在动物种业领域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畜禽遗传评定的微机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细毛羊育种为例,阐述了畜禽遗传评定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了如何利用管理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遗传评定输出。分析了畜禽遗传评定微机实现的数据流程。并使计算育种值和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中各种性状的选择根据具体需要由育种工作者自己设定,且通过报表打印出育种值和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整个设计由系统的主控菜单集合,最后打包到信息系统软件包中,形成用于销售的商用软件。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关规定,结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版)》颁布,笔者深入国家级和市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核心育种场、家禽良种扩繁基地开展调研。本文阐述了北京地区畜禽遗传资源现状,研究分析不利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症结和监督执法的薄弱环节,旨在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推动育种技术攻关,壮大优势畜禽种业企业,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地区畜牧业特别是种业健康依法有序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鸭苗还没孵化出来.订购电话已经响个不停.江南家禽育种场第一批8万只鸭苗将发往福建、重庆等地。“每年有200多万只青壳蛋鸭苗销售到除西藏、青海、海南以外的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畜禽种业公司负责人于波说:几年来育种场带动养殖户200多户。与青壳蛋鸭一样供不应求的还有巨高兔业公司的长毛兔和獭兔。  相似文献   

17.
朱金龙  李转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52-10154,10164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的RNA分子,它们不编码蛋白,而是以RNA的形式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种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对lncRNA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lncRNA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表观遗传学在畜禽繁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表观遗传学的各种机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干扰等)在畜禽中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并将其与畜禽的克隆,繁育联系起来,以期为畜禽育种繁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口前发布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培育畜禽新品种(配套系)50个以上,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品种比例达30%以上.培育壮大一批畜禽育种企业,优质畜产品生产能力和畜禽种、№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窗     
《中国畜禽种业》2007,3(12):99-99
山东黄先生:本刊是畜禽育种方面的专业杂志,对培育畜禽新品种的问题如何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