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李洪波  单琳琅 《林业科技情报》2009,41(2):136-137,140
结合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至杜尔伯特一级公路改性沥青施工工程情况,论述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寒冷地区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凝土在黑河严寒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实践中探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温度控制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谈SBS改性沥青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寒冷地区中抵抗低温开裂的性能和作用.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硅藻土理化特性及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藻土因其具有多孔性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吸附重金属离子,是重金属离子的稳定载体.但硅藻土原矿杂质较多,这些杂质堵塞了硅藻土微孔,减少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占据了硅藻土吸附点位,阻碍了溶液中的离子进入硅藻土孔道,同时硅藻土存在理化构造缺陷,这些因素限制了硅藻土吸附性能的发挥,也限制了硅藻土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上的应用.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硅藻土需要实施改性.本研究就硅藻土理化特性及其改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展望.硅藻土改性研究应着力寻求更为先进的改性技术,着眼理化特性、吸附机制与改性技术之间的关联,注重各类改性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硅藻土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查了吸附剂浓度、离子初始浓度、吸附质溶液温度、吸附质溶液初始pH值、时间等因素对硅藻土吸附模拟废水中Mn2+的影响.研究表明,硅藻土对Mn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0486 mg·g-1,效果较好,可被用于去除重金属锰.适当增加吸附剂用量、离子初始浓度、控制吸附温度(<50)、pH值(<6)、延长吸附时间都能提高硅藻土对Mn2+的吸附效果.Langmuir吸附等温式相比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更好的描述硅藻土对Mn2+的吸附过程.硅藻土吸附M2+的吸附动力学则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攀枝花硅藻土概况、硅藻土的提纯方法及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性能更优良的改性沥青,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用作改性沥青改性剂。文章概述了目前改性沥青的改性剂种类,从改性机理、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来介绍各种改性沥青的概况,有利于改性沥青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用常规试验方法(针入度、软化点、动粘度及脆点)与动态力学分析方法所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BS聚合物能有效提高沥青的粘弹性,但这种提高作用不能用常规方法进行检验,只能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得到证实;用常规方法和动态力学方法所测得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针入度、软化点等参数不能用来评估SBS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0.
冻融破坏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冻融循环试验操作相对复杂,许多细节操作没有具体规定。目前主要有三种因素影响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分别是水的冻结压力、混凝土中水的结冰、粗骨料中水的结冰。本文在对这三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在混凝土冻融试验过程中试验细节、冷却速率和混凝土实际工作环境三种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影响,提出加强试验细节控制、试件摆放互换、尽可能降低冻融速率等改进措施,以降低冻融试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精土具有多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强、良好的分散性等特性,对沥青路面强度和附着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在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研究基础上,在江苏进行试验路段铺筑,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比较;论证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江苏、安徽等华东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AC-16C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云龙 《森林工程》2009,25(3):85-88
通过对大连太平洋基质沥青、SBS改性后的改性沥青及分别在这两种沥青中加博尼维聚酯纤维得到四种沥青种类,在同一矿料级配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条件下所形成四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弯曲蠕变、间接拉伸室内试验得到的代表低温性能参数对比分析,并对4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作出评价,来检验这4种沥青混合料在寒区高等级路面应用效果,为今后工程沥青路面设计对沥青混合料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环境功能的透水性沥青路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平  张克俊  关彦斌 《森林工程》2008,24(1):75-77,90
针对传统的非透水性路面的生态性缺陷,探讨透水性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设计及应用。基于减小地表径流及蒸发降温等生态环境方面因素,设计透水性沥青混和料的目标空隙率及路面厚度;并对透水性沥青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行研究,为透水性路面的设计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冷补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迟银波 《森林工程》2007,23(3):55-57
针对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修补主要使用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受气候影响的问题,进行冻土地区沥青路面冷补材料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冷补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非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析,从而寻找出影响马歇尔试验值的因素和适合于评定沥青冷补材料的室内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钢箱梁桥大交通量、重车比例高和夏季高温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环氧沥青混合料为钢桥面铺装,开展以带钢板的环氧沥青混合复合梁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试验。其中拉拔试验为测试疲劳过程对钢桥面铺装黏结层的影响;60℃时超载40%和60%两种超载荷载的疲劳试验为测试最佳疲劳油石比所对应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高温抗超载疲劳性能;极限弯曲试验用于确定复合梁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变温度变荷载疲劳试验用于预测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所表现的性能或铺装层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超载疲劳能力,同时对荷载是十分敏感的。该铺装结构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可以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易文 《森林工程》2003,19(5):67-68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介绍潭邵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季冻区SMA改性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岩  康峰  王莉 《森林工程》2010,26(3):41-43
通过对寒冷地区(如哈同、哈双、哈绥和哈尔滨环城)高速公路SMA改性沥青路面表面状况调查,发现省内该调查路段的SMA路面破损状况的PCI指数超标路段较多,而且裂缝和坑槽也不同程度出现,裂缝开裂间距大小不一,挖方到填方路段间距由小到大,绝大多数路段的车辙和平整度等技术指标衰减较快。通过室外车辙、平整度检测与室内马歇尔试验及抽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车辙、平整度和坑槽是改性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据此分析研究得出SMA路面早期破损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同军 《森林工程》2003,19(3):58-59
本文以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为例 ,论述了掺入SBS改性剂的SMA改性沥青砼面层在北方寒冷地区施工技术指标的控制 ,为北方道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范旭辉 《林业科技情报》2013,45(3):80-81,84
主要探讨低噪音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首先,分析低噪音沥青路面的特点,研究交通噪音分类及其产生机理,提出解决噪音的主要措施;其次,对比分析国内外传统的低噪音沥青混合料矿料的级配范围,提出改进的矿料级配范围,并进行相应的低噪音沥青混合料设计。在某公路上铺筑了试验段,探讨低噪音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试验段与普通路段的对比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玻纤格栅是一种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新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起到物理改性作用。本文分析了玻纤格栅的性能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