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成立于1974年,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所属的13个农业研究中心之一,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科学机构。它以组织和协调国际遗传资源中心的协作网为已任;以促进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整理、利用,提高世界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近年来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植物种质资源的考察、繁殖、鉴定、保  相似文献   

2.
引言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简称IBPGR)自1974年成立以来,在协调和促进全世界植物遗传资源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推动全世界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的收集活动。1974~1989年期间,由IBPGR组织或参与的考察活动共收集到20万份种质资源。其次是促进和协助种子库的建立,以妥善保存收集到的作物遗传资源。到  相似文献   

3.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简称IBPGR) 将继续支持以提高植物遗传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为目标的种子保存研究。1991年由IBPGR资助的研究项目已取得显著的效果,将会对植物遗传资源保存起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据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PPGR)机关刊物“基因流”(Geneflow)1990年报道,东欧各国和苏联共拥有各类植物种质资源67万份。具体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建立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从国际农业机构情况看,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专门设立了国际植物资源委员会来促进国际遗传中心网络进一步收集、保存、管理、评价和利用植物种质。在过去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1主办单位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  相似文献   

7.
石思信 《种子》1991,(1):77-78
前几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nternational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简称IBPGR)在种子贮存领域的主要项目是资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种子保存设施。然而,长期保存这些材料,要求更好地了解种子对贮存条件的反应。为了适应INPGR重点  相似文献   

8.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于1983年12月2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第四届国际小麦遗传资源咨询委员会会议,会期两天。出席会议的代表14人(另有4名代表缺席),来自英国、意大利、西德、日本和叙利亚国际干旱农业地区研究中心以及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农科院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英国剑桥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水稻育种要在米质、产量、抗性上有新的突破,除了有新的育种技术外,还要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INGER)的参试材料集中了世界上主要产稻国家和国际研究机构提供的优良种质,来源广泛,遗传基础丰富。广西农科院从1980年起,参加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协调的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到2002年累计从各试验圃获得试验材料15890份,大大丰富了广西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经试验评价,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和恢复源种质材料提供育种利用,并育成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分子育种与绿色超级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实施10年,从引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计划着手,联合国内不同稻作区的数10家科研单位,围绕培育绿色超级稻的长远目标,在国内形成了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络,基本建立起我国水稻分子育种的资源、技术和信息平台,筛选和构建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节水抗旱、耐高低温、氮磷肥高效利用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具有绿色超级稻性状的水稻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1.
甘薯可能起源于南美洲北部,其初级多样性中心在秘鲁北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次级多样性中心在秘鲁南部以及中美洲。拉丁美洲虽然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但近年来因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等原因,遗传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受到国际农学界的关注。1980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召开国际会议,强调甘薯遗传资源丧失的危险性,提出  相似文献   

12.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nternational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以下简称IFGRI)的成立签字仪式于1991年10月9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来自中国、瑞士、肯尼亚、荷兰和意大利的高级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3.
不断拓宽大豆遗传基础,是保持大豆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防止大豆改良计划中育成品种可能出现遗传脆弱性的重要途径。1989年我们对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提供的一批国外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寻找其在长江下游大豆育种计划中进行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了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框架的协调与对接问题。农作物遗传资源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而知识产权法在农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存在挑战。本研究强调了知识产权法在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并着眼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及其演变。协调二者至关重要,涉及限制专利法的特例、地理标志的应用、国际合作、伦理和道德问题探讨以及公众参与。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应致力于深化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框架的研究,探讨伦理和道德问题,促进全球合作,以确保农作物遗传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分享。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统称农业种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种质遗传资源对发展现代种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我部组织编制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方案》《畜禽  相似文献   

16.
大型国际植物遗传资源文摘问世从1992年6月开始,植物遗传资源学界终于有了一份大型国际性的植物遗传资源专业文摘期刊。这份由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科技文摘出版机构荚国CABInternational会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编辑出版的文摘刊物名...  相似文献   

17.
植物遗传资源国际交换的新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一份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即《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该条约确立了植物遗传资源国际交换的新规则——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多边系统。考虑到未来我国可能在国内落实获取和惠益多边系统的有关要求,本文拟就植物遗传资源国际交换规则的演进、获取和惠益分享多边系统及其实施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介绍和分析.以便促使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早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小扁豆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  关建平  徐东旭  张晓艳  顾竟  宗绪晓 《作物学报》2008,34(11):1901-1909
从145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4对多态性引物,对选取国家种质库的440份小扁豆种质资源进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8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位点6.2143个;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1.1869。16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0.9837)远高于国内群体(0.3485)。PCA、UPGMA法聚类分析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相互间完全吻合。440份参试材料从遗传结构上可划分为8个组群,揭示国外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国内群体与之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山西、宁夏和甘肃省是我国小扁豆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遗传关系较复杂的地区,应对该区域小扁豆资源进一步搜集、保护和研究。同时,应继续加强小扁豆资源的国外引种与交流,做进一步系统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会议消息     
由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和浙江省科协联合举办的《国际种子科学与技术会》(ICSST′90)历经4天,于3月15日在杭州结束。这是在我国首次召开的国际性种子科学  相似文献   

20.
以375份小豆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 利用从小豆及其近缘种SSR引物中筛选出的13对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结果显示, 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共检测到133个等位变异, 每对SSR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4~19个, 平均10.23个, 国内各省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561, 多态位点比例(P)平均为93.523%。聚类结果表明, 小豆资源遗传关系与生态分区间有明显的联系, 且东北地区资源与中南部资源遗传关系较近。湖北、安徽、陕西3省资源的PIC较高, 且基本位于主坐标三维图的中心区域, 推断湖北、安徽、陕西是中国栽培小豆的起源地或多样性中心。该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