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黄籽双低与黑籽双低杂交方式转育新的黄籽双低不育系,用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37 AB、黄籽双低品系96-13、黑籽双低品系97-57 R等材料,通过回交、优株自交、兄妹交、黄籽频率的选择,获得了新的双低黄籽两型系1357 AB,该不育系克服了原237 AB生育期较晚熟的缺点,产量性状得到提高,与恢复系89-4 R配制的花籽杂交油菜新组合花油203在四川区试中比对照增产9.21%~17.5%,并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99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研59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甘蓝型杂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9569 A与甘蓝型双低恢复系9059 R杂交配制而成的杂黄籽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08006号.  相似文献   

3.
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种子》2004,23(12):68-71
1994年春在本所比较试验的一个隐性核不育两系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F1群体中,发现花朵育性类似质不育的5株雄性不育株,经广泛测交,与具有良好保持作用的黄籽双低常规优质品系3231连续6代回交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质核互作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M 3231 A及相应保持系RM 3231 B(YE-2选系),其不育系群体不育率100%,花期无死蕾、闭蕾现象,不育性较稳定,不育度94.4%~96.4%,恢复源广泛,易选配强优势组合,且具黄籽双低高油分高蛋白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22 A、5862 A和YE-2共3个亲本材料复合杂交的方法,经历6年8代(含杂交当代)的选育,于2003年育成稳定了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7274 AB。其芥酸含量均在1%以下,硫甙20.6~26.8μmol/g,含油量42.8%~45.5%,种子蛋白质21.6%~24.1%。黄籽株率平均为95.7%。黄籽度在4.24~4.71之间。以该不育系组配的两个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油YL 050、油YL 053已通过贵州省2005~2007两个年度区试和生产试验,并都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油研50(油YL050)和金农油1号(油YL 053)。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双低油菜不育系黔黄303AB主要性状及组合选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黄303AB是我所新培育的甘蓝型黄籽双低不育系.其植株高大、经济性状好、品质优良(芥酸<1%,硫甙<35 μmol/g);粒色为土黄色,黄籽株率在85%以上.该不育系为细胞核隐性核不育类型,恢复源广,容易配制出强优势组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瑞茂  侯国佐 《种子》2002,(5):21-23
以优良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6003和黄籽双低高油分品系408作为基础材料,采用杂交有种程序,经过5年8代(含杂交当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黄籽频率达91.6%-96.2%。含油量46.7%-49.3%,芥酸0.68%-0.14%。硫甙24.6-39.14μmol/g,丰产性与中双4号相当的甘蓝型黄籽双低新品系5862R,并被用作恢复系组配成功一个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于1998年通过贵州省审定,至2001年秋在长江流域各省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4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7.
油研50母本7274 A为黄籽双低高油份隐性核不育两型系,不育株天然结实性好,父本6215 R为黑籽双低大籽粒隐性核不育恢复系,其恢复率为100%。油研50在贵州思南县的常年制种产量为85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宝油87是以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02 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YD 41 R为父本配制的高油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2],于2010年选送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在2010—2012年2年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132.18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5.08%;2年平均产油量62.59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24.85%[3]。平均含油量为45.66%,在该组试验中排名第一位;2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88%;平均硫甙含量为23.34μmol·g^-1(饼)。于2013年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郭贵敏  秦信蓉  陈丽  杜才富 《种子》2017,(11):112-113
萝卜胞质不育系一直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重要材料之一.为了选育高油黄籽双低萝卜胞质不育系,以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L 4629为母本,以舍油量较高的黄籽双低材料1536 B为父本,采用测交、回交选育的方法,转育而成稳定的黄籽双低高油份不育系L 1016 A.不育系L 1016 A具有不育彻底、株型紧凑、黄籽、品质双低(芥酸未检出;硫甙19.74μmol/g)、舍油量较高(含油量45.10%)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贵州及长江流域生产需要,提高油菜种植效益。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以德油杂10号中分离的不育株为母本,以自育的黄籽双低不育材料1923B为父本杂交。后代选优株成对测交,结合室内品质分析,经5年6代,成功转育出育性稳定的高油分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D6AB。该品种芥酸含量为0.22%,硫甙含量为23.5μmol/g,含油量为47.6%。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D6AB具有育性稳定、易转育、含油量高等优点,所配组合含油量高、丰产性好、抗倒性强。  相似文献   

11.
糯玉米乳熟期的鲜果穗营养丰富,适宜鲜食,因其特有的香、糯、甜风味和营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糯玉米生产具有时间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糯玉米生产开发必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花生优质、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品种更新、配方施肥、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解决目前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低产、低效及病虫危害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春油菜区油菜生产的商品性、高效性和市场竞争力,使优良品种得到推广应用。【方法】通过育种家+种子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机制模式对高油高产优质高抗型油菜品种“鸿油88”在春油菜主产区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结果】结果表明:“鸿油88”在春油菜主产区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丰产性、稳定性,具有抵御高温干旱的能力,相对增产潜力大。【结论】从根本上解决春油菜区油菜生产的效益最大化,保障油菜安全生产和供给。  相似文献   

14.
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石富 《种业导刊》2010,(11):22-23
针对贵州省甘蔗主产区主栽品种的特点,介绍了部分甘蔗良种的特征特性,旨在为甘蔗生产及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地块 应选择耕层深厚、土地肥沃、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地块。  相似文献   

16.
高油、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的品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二级良种以上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出苗率在98%以上。高油大豆品种:垦农18、垦农19、合丰40、合丰41、垦鉴豆3号、红丰8号、红丰9号、东农434、东农163等。高蛋白大豆品种:黑生101、黑农35、黑农34等。兼用型大豆品种:合丰41、绥农11等。  相似文献   

17.
活体芽苗菜是近年新兴起的一种无公害蔬菜,其生长所需养分主要靠种子积累,因生长期短,不追肥,不用药,很少感染病虫害,芽苗清洁,无污染,易栽培.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胡麻品种宁亚2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李幸 《种子世界》2006,(5):55-55
马铃薯是产量高,用途广的经济作物。进入21世纪我国马铃薯在生产技术和栽培水平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过去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铃薯迅速发展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马铃薯的生产已走向商品化、专用品种、专用途的生产格局正在形成,高产、高效、高质成为生产者追求的目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将我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当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有庆 《耕作与栽培》2013,(4):50-51,57
介绍了当归育苗、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以指导当归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