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以不同的10个礼品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比较了10个厚皮甜瓜品种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日光温室栽培的适应性,以期筛选出最适宜该地区推广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丰富厚皮甜瓜市场。结果表明:综合产量、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田间生长等各项指标,"银蜜""玉姑""天蜜脆梨"表现较优,适宜在该地区推广;而"金玉""白玉""美浓"的品质和产量表现一般,因此不建议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北京地区厚皮甜瓜的种植品种,作者以6个白皮白肉、8个白皮绿肉的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株高、茎粗、叶片数、坐果节位、果实性状、口感等指标,以期初步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厚皮甜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厚皮甜瓜品种之间在田间长势、果实性状和品质口感上差异明显.白皮白肉甜瓜中,将军玉的植株长势旺盛、果...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利用日光温室早春栽培银丽丝等7个厚皮甜瓜品种,拟筛选适合本地干旱风沙区栽培的甜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银丽丝、密雪华、处留香、金神4个品种抗病、丰产、品质好,适应本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可作为今后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早春茬厚皮甜瓜的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薄皮×厚皮甜瓜F1代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进行杂交重组是厚皮甜瓜"东移"的重要途径,为使厚皮甜瓜"东移"成功,对薄皮×厚皮甜瓜21个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瓜重和果实横径是决定单株产量的直接因素,在丰产选育中,重点对这两个性状进行选择,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折光糖含量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小,在选育高产优质的品种中应将丰产性和高糖性结合于一体.  相似文献   

5.
以引进宁夏的13个薄皮甜瓜品种为试材,对其进行了设施春茬甜瓜品种农艺性状比较试验,以期筛选适宜宁夏设施春茬栽培的薄皮甜瓜品种,为实际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鲁青脆玉""特级日本甜宝""鲁青1号""钻石"综合性状最好,适合宁夏设施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6.
广西塑料大棚厚皮甜瓜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明 《长江蔬菜》2007,(9):47-48
近几年,在广西利用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厚皮甜瓜生产,产品价格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但由于适合南方地区设施栽培的甜瓜品种不多,甜瓜的生产很不稳定.本试验对6个厚皮甜瓜与本地主栽的金凤凰品种进行比较,从植物学性状及果实品质等方面进行测定及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广西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湖北省厚皮甜瓜品种,解决品种单一老化的问题,引进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各育种专家选育的21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田间适应性、商品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筛选出IVF128、F327、F362、8908、KR黄皮红肉、KR白皮红肉、黄龙和皇冠8个适宜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8.
卢明 《上海蔬菜》2007,(5):130-131
近年来在广西利用塑料大棚等设施生产厚皮甜瓜,其价格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但由于目前适合南方地区设施栽培的甜瓜品种并不是太多,使得甜瓜的生产很不稳定,表现在产量不高、品质较差,特别是含糖量不高等,故对甜瓜品种的筛选就显得极为迫切。本试验对6个厚皮甜瓜与本地主栽的金凤凰品种进行比较,从植物学性状及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及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广西地区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9.
黄丽秀  卢景润 《广西园艺》2010,21(4):39-40,43
试验对引进的7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的植物学特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及适应性的分析评价,筛选出玉菇、F3551、e网、欣蜜、天橙等栽培适应性较强、商品性好、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的优良厚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厚皮甜瓜"玉菇"、"翠雪5号"、"夏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整枝方式对秋茬厚皮甜瓜品质、产量及延缓植株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留1~2个侧枝并不影响甜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果实性状和果实品质,反而能延长功能叶片的寿命,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较好地平衡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关系,延缓植株早衰,提高维生素和部分甜瓜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1.
设施杏效益高、发展快,但近年的生产现状表明达到丰产要求的设施杏很少.依据各生产因素对设施杏的影响不同,划分为"致死因素"、"非致死因素"、"偶然因素"和"非风险因素"几方面,总结历年生产经验和研究成果,制定了科学的设施杏抗风险栽培的技术规程,为果农生产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新早89-8”、“翠绿”、“新早56”、“夏丰50”、“早熟五号”苗用型大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干鸡粪、三元复合肥、复合微生物肥不同配比的5种肥料处理,研究不同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影响不大,不同品种产量有差异;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影响较大,以干鸡粪、生物肥做底肥效果较好,其中以干鸡粪最好.  相似文献   

13.
渭北几种柿树的叶片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旱区多年生柿树火柿、水柿、木洼柿和柿属君迁子气孔形态和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柿树对干旱有一定的适应性,其气孔的大小与气孔指数成正相关,气孔在中午表现有“午休现象”;干旱影响柿树叶片的形态建成,表现为春季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值、细胞密集度大于其秋叶的比值。从柿树叶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看,柿树具有偏旱生植物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崔琦 《中国果菜》2020,(2):60-63
滨州是山东省主要的优质果品产区,近年来,滨州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大力实施“果品兴农、果品兴市”战略,特色果业对全市农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形成了以沾化冬枣为龙头,阳信鸭梨、惠民蜜桃、邹平水杏等特色果品共同发展的“一县一品”的产业布局,探索出了现代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本文对滨州特色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为指导当地特色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引进了沪绿68、沪绿88和沪绿118共3个西兰花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耐寒优秀进行比较试验,试图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西兰花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沪绿68花球紧实度不高且蕾粒容易掉;沪绿118植株侧枝很多且花球有空心;沪绿88品种长势好、商品性好,适宜在如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东方百合"索邦"、"白领"鳞片为试材,通过多层层积处理对小鳞茎的诱导、增殖、成球等因子进行研究.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质之间、不同处理层之间以及同一鳞片上小鳞茎诱导的情况.结果表明:混合基质对小鳞茎的诱导倍数最高,分别较蛭石和草炭基质高出0.413和0.538倍;多层层积处理的处理层中,第1层的小鳞茎的诱导倍数最高,分别较第2层和第3层高出0.221和0.126倍;在同一鳞片上,基部再生的小鳞茎能力最强,边缘次之,凹面和背部再生小鳞茎能力最弱,在鳞片的顶部没有再生小鳞茎.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占补平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占优补劣”“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基于此采用文献梳理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跨省域占补平衡政策利弊分析以及对中国模式TDR的探究发现,目前这种TDR的成果虽然显著,但也呈现出很多弊端,且推广存在局限性,从政策借鉴、制定、实施三个方面对其提出建议,为各地进行跨省域占补平衡的尝试提供参考,助力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这“两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蔬菜产业是临淄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临淄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业项目的带动,奖励政策的制定,品牌销售的战略布局,以及“互联网+农业服务”新型技术服务模式的实施,使临淄区蔬菜产业顺利完成了产业升级换代。全区绿色蔬菜品牌产品达到44个,“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柳店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温室蔬菜平均收入达到30000元/667 m2,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本文对临淄区蔬菜产业上的做法加以总结并对发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转、产业链延伸、品牌运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其他类似区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蔬菜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规范完善营销模式等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临淄区及周边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卡罗尔、HH1-8-57与津绿农家乐3个不同基因型黄瓜品种为试材,在Kumar等、Song等和詹艳等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试验分别探讨低温预处理时间、培养基成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胚状体诱导培养基)和基因型等因素对黄瓜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2d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MS+1.0mg·L-12,4-D+0.5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3%;在MS+0.1mg·L-1NAA+3.0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津绿农家乐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1%,HH1-8-57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本研究从2份试材中成功地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了黄瓜单倍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总体上了解苹果花芽早期响应低温信号的基因表达情况,以期了解苹果休眠期花芽早期反应的分子网络,从而为苹果抗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树体休眠前收集花芽,低温(4℃)处理45 min(T1)、90 min(T2)和240 min(T3),常温处理为对照(T0),利用转录组技术分析了树体休眠前苹果花芽响应低温信号早期的基因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进行数据验证。【结果】与对照相比,T1、T2和T3分别获得237、508和990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GO富集分析表明:处理前期的DEGs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有关的代谢、单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而后期主要涉及刺激反应、胁迫响应和DNA的转录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了"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其中,在响应低温信号后,参与钙调素/钙调素类蛋白(Ca2+–CaM/CML)代谢的基因MDP0000808334、MDP0000263349等及参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信号代谢的基因MDP0000189486、MDP0000122792和MDP0000287039等上调表达显著。【结论】Ca2+信号通路可能主要参与了苹果花芽的冷响应过程。此外,ABA、BR和GA等激素可能在苹果花芽响应低温信号中也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