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霍乱又叫禽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呈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病症.禽霍乱对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和鸟类都有易感性.在鸡群中常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成年鸡.我县哈尔套镇张某家饲养散养鸡4500只,6月1日送检死鸡5只.经过剖检确诊为最急性禽霍乱,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养鸡技术讲座第五十九讲现代化鸡肉生产中的卫生与检验(下)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刘通山鸡重要疫病的鉴定与处理一、禽霍乱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禽业危害较大。1.宰前鉴定最急性型:患鸡突然发病死亡,鸡冠呈蓝紫色。急性型:病鸡精神委顿...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和禽霍乱病在养鸡生产中都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给养鸡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2007年6月上旬,某养殖户饲养蛋鸡雏3000只,育雏到22日龄时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泻、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该病可侵害所有的家禽及野禽,在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所以在养鸡生产中不容忽视。下面对一起禽霍乱病做一下简单介绍,供养殖户做参考。1发病情况2014年8月份,我市某养鸡场饲养的2000只180日龄的蛋鸡突然发病,没有表现明显症状即突然痉挛抽蓄、迅速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鸭、鹅等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2016年6月17日,笔者从农户处收购的散养鸡集中饲养1周后发病,死亡19只。经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禽霍乱,笔者对该起禽霍乱的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禽霍乱是一种接触传播的、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败血性疾病,对养禽业的危害很大。现将博白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肉鸡暴发禽霍乱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禽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下痢、急性白血病为基本特征。鸡禽霍乱的传染性非常强,感染率高,病情严重时会造成死亡。鸡场应有效控制和预防鸡禽霍乱,提高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鸡禽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为鸡场防控禽霍乱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禽巴氏杆菌病是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严重地影响养禽业的发展。1985年5月4日至6月8日银川市郊区罗家庄忽然暴发疑似禽霍乱。笔者对养鸡专业户蔡某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该户有3—24月龄鸡1023只,分4个鸡舍平养。鸡群健康状况良好,从未发生过传染病。5月4日早发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家禽和野禽的重要的传染性疾病,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的危害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中该病通常表现为败血性症状,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会有慢性和良性经过.急性禽霍乱通常会发生严重腹泻并发生较高的死亡率,给家禽业造成严重的打击,严重制约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禽霍乱的防治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多种家禽、野禽。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这是一种目前尚无很好防治办法而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禽类疾病。 (一) 流行特点 禽霍乱侵害所有的家禽及野禽。鸡、鸭最易感,鹅的感受性较差。本病的发生有时是由外地传入,有时可自然发生。外购病禽  相似文献   

11.
(一) 鸡新城疫、禽霍乱传染快、死亡率高,是危害我县养鸡生产的二种主要传染病。多年来由于家鸡防疫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免疫程序不合理,禽霍乱菌苗保护率低,免疫期短,加上农村家鸡饲养分散“放养”,疫病传播机会多,难度大、化工多收入少,兽医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我县农村多年来部分地区鸡新城疫流行,禽霍乱散发,严重挫伤了群众养鸡积极性。如下水乡东村、西村四百多农户仅养鸡一百五十余只。怎样解决家鸡的防疫问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感染引起的禽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病例中各组织器官发生急性出血性炎症和败血症,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各种家禽均能感染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甚高,鸭最易感,死亡率50%-70%.现将1例正番鸭禽霍乱的诊治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禽霍乱乃是当前危害农村养禽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特别散养家禽传播快、流行广,并常常引起产蛋鸡的突然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县在1985年禽霍乱的死亡率占成年鸡的25%左右,即4只成年鸡中平均有1只死于禽霍乱,有的村庄因禽霍乱的流行,甚至使全村的家禽死绝,年初家禽空白户占50%以上,1987年本县实行了防疫承包,对禽霍乱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禽霍混死亡率降为2.5%,其中防疫工作搞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病、禽霍乱等,是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急性型可因败血症变化而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06年6月,山东省费县兽医站接诊了一起蛋鹌鹑发生急性死亡的病例,最后确诊为急性巴氏杆菌感染。由于本次病例发病急、死亡快,加之发病初期又因误诊耽误了治疗时机,造成整个发病过程共死亡和淘汰鹌鹑8000余只,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急性发病时死亡率较高,慢性发病时死亡率很低,但对鸡的生长发育和母鸡的产蛋率影响较为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多发生于冷热交替期。2013年3月,我市某养殖户饲养的蛋鸡感染禽霍乱,现将诊治情况叙述如下。1发病情况该户饲养蛋鸡2 000只,发病时42日龄,鸡舍窗户破损,导致冷风侵入。  相似文献   

16.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感染后常呈急性败血性过程和剧烈下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多发生在高温、潮湿季节,饲养环境差、各种应激因素易诱发霍乱,该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发病,若急性病例,死亡率高达90%以上,低毒或急性发病后,容易转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急性型病禽发生剧烈下痢和败血症;慢性型病禽以鸡冠、肉髯水肿和关节发炎为特征。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及阴雨连绵季节,是禽霍乱发病高峰时节,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均有,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笔者现以一宗鸡场禽霍乱的诊治报告为例,就家禽的禽霍乱防治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急性发病时死亡率较高,慢性发病时死亡率很低,但对鸡的生长发育和母鸡的产蛋率影响较为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多发生于冷热交替期。2013年3月,我市某养殖户饲养的蛋鸡感染禽霍乱,现将诊治情况叙述如下。1发病情况该户饲养蛋鸡2 000只,发病时42日龄,鸡舍窗户破损,导致冷风侵入。第二天下午,发现有几只鸡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败血性的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2005年7月19日,广西南宁市郊区某水库种鸭场饲养的2 216只220日龄种鸭,发生了以败血性为主的急性死亡的传染病.第一天死亡2只,第二天死亡16只.该群鸭分别在76、186日龄两次免疫了大肠杆菌-禽霍乱二联灭活油苗.7月20日送检后,经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并结合流行病学综合分析,诊断出鸭群是感染了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禽霍乱.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饮水免疫是完全行之有效的。但目前我省产的禽霍乱弱毒疫苗,并效果也不佳不适应饮水免疫,注射法费工费时。 据我们经试验注射鸡1300只,死亡216只,死亡率为18%、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生产如鸡新城疫病苗那样,即能饮水、又能注射、免疫效果好的禽霍乱免疫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