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1923-1995年育成的651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23~1995年中国651个大豆育成品种(包括东北330个、黄淮海210个、南方111个)的系谱归纳出348个祖先亲本,将育成品种归属为348个细胞核家族和214个细胞质家族.全国每个育成品种实际使用的祖先亲本数由1960年前的平均1.59个增至1991~1995年的平均6.39个,总平均3.79个祖先亲本.从一个地区的祖先亲本总数着眼,东北、黄淮海、南方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拥有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祖先亲本数分别是0.50个和O.25个、0.71个和0.40个、0.97个和0.54个.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并不平衡,各区均有少数祖先亲本在育成品种中占很大遗传份额,东北地区尤为突出.黑龙江、山东、吉林、江苏等省大豆育成品种的细胞质来源均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2.
1.普施特.系长效除草剂.每667平方米施有效成分5克,4个月内不官种小麦、苜蓿、豌豆,9个月内不宜种大麦、烟草,10个月内不宜种棉花、高粱、玉米、马铃薯,40个月内不宜种甜菜. 2.广灭灵.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40~90克,施后9个月内不宜种水稻、玉米、棉花、烟草、辣椒及葫芦科作物,16个月后可种所有作物.推荐广灭灵与其他药物混用,对后茬作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2000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安排示范品种122个,其中水稻82个、小麦26个、玉米14个.示范点193个,示范面积85万亩.现将三大作物示范品种名单列出,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信阳市浉河区调查农户施肥情况工作从2020年9月10日开始,于2020年12月30日结束.调查范围覆盖全区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涉及147个村民委员会. 一、基本情况 浉河区是信阳市的主城区、老城区,也是信阳市的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和金融中心.全区现辖9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1个物流产业集聚区.耕地土壤类型主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1982~1985年采自福建稻田的潜根线虫属(Hirschmanniella Lue & Goodey,1963)7个种:H.oryzea、H.microtyla,H.caudacrena、H.gracilis、H.mucronata、H.belii和H.imamuri。H.oryzea和H.microtyla为福建的常见种。在福建水稻田中往往同时栖居着两个或两个种以上的潜根线虫群体。除H.oryzea外,其余6个种均为福建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6.
食用豆类资源创新品种选育进展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FAO统计资料,面积和产量排前八位的世界主要食用豆类依次为菜豆、鹰嘴豆、豇豆、豌豆、木豆、小扁豆、蚕豆和羽扇豆.全世界117个国家生产菜豆,54个国家生产鹰嘴豆,34个国家生产豇豆,93个国家生产豌豆,22个国家生产木豆,55个国家生产小扁豆,57个国家生产蚕豆,21个国家生产羽扇豆.绿豆、小豆、饭豆、黑吉豆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菜自然群体中蛋白质、硝酸盐、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的变化,采用80个SSR标记对51份生菜品系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其中12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5. 167个,扩增等位基因最多的是标记Lsw SS10。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分别为0. 00~0. 273、0. 545~0. 842、0. 428~0. 803,平均值分别为0. 106、0. 687、0. 614。关联分析并未发现与蛋白质和硝酸盐含量关联的标记,最终筛选得到2个与可溶性糖含量关联的SSR标记(r为-0. 214和-0. 260),3个与纤维素含量相关的SSR标记(r为-0. 366~-0. 261),这为后续关联基因的克隆和生菜营养品质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种植业结构出现新亮点.2005年全区优质专用作物种植比例达到50%,比2004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优质专用粮食作物、青贮玉米、高油大豆比例分别提高3.3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和1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广东、海南两省锥属植物种类的整理,记载了该属植物24种4变种;其中有1个新种(假罗浮锥Castanopsis semifabri X.M.Chen et B.P.Yu),2个新变种(小果海南锥C.hainanensis Merr.var.litoralis X.M.Chen et B.P.Yu、海南华锥C.chinenis Hancevar.hainanica X.M.Chen et B.P.Yu),1个新名称(黧蒴组Castanopsis sect.Fissae X.M.Chenet B.P.Yu)和1个海南分布新记录(丝栗锥C.fargesii Franch.),新归并了1个组、3个种和1个变种。初步总结了该属器官形态的演化特点,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株洲县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采取"六个确立"、"三项制度"、"三个结合"措施,激起广大农民学习热情,促进示范村主导产业发展. 1.实行"六个确立"一是确立示范村.根据株洲县主导产业情况,全县从332个村中精选出45个特色村为示范村.二是确立专业农民.选择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培训愿望强烈的农民为专业农民,每个示范村确立45名专业农民.三是确立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11.
影响春甘蓝单球质量的主要表型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份春甘蓝新材料主要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北中部九省区春甘蓝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这批新材料仍具有创新潜力。应用聚类分析把10份材料分为3类,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给出了每类的特点。运用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从多种角度研究影响春甘蓝单球质量的性状因子。结果表明,促进单球质量增加的主要表型性状是球横径,其次是球高;抑制单球质量增加的表型性状是外叶数和开展度。单球质量最优回归预测方程的可靠性为79.2%,说明还有影响单球质量的重要因素未被纳入试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用甘兰自交系34822为共同亲本配制的五个杂交组合的F_1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进行了同亲回归(c.p.r)分析.估算了外叶数、开展度、心柱高、单球重、球形指数(球宽/球高)五项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和狭义遗传力、亲子相关系数及超亲优势等遗传参数.说明了甘兰育种工作对这些数量性状的选择和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五个组合进行了评价.本文是在1980年试验的基础上,1981年重复二次试验取相同趋势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FUZZY聚类分析λ最佳值的选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数值分类(Numerical Taxoaomy)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系统聚类法(Hierachical Clustering Methods)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的不同定义产生了系统聚类的不同方法,组平均(Group—avergae or average linking)法具有空间保持和单词性,在植物遗传育种中得到卓有成效的应用。自1936年,广义距离(Generalized Distance)提出以来,人们以广义距离作为分类统计量,用Rao(1952)的中枢压缩法(Pivotal Condensation)或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春甘蓝亲本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可以较好地掌握春甘蓝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高效率开展重要目标性状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通过对10个春甘蓝育种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0个试材的变异系数在 7 %~26 %之间,其中,中心柱长、球长、株高和单球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 26 %、13 %、12 %和 12 %,球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柱长与其他8个农艺性状的相关程度依次为:株高>球长>外叶长>开展度>外叶宽>单球重>球宽>外叶数;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85 %的标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76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将10个育种材料分为3个群体,第Ⅰ群体包含S1和S10,第Ⅱ群体包含S2、S3、S4、S8和S9,第Ⅲ群体包含S5、S6和S7,各群体间产量差异比较明显,在育种中应根据育种目标综合考虑。[结论]通过亲本选配和相关的选择,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提高选择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春  齐海英 《农学学报》2020,10(1):13-21
为了解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山西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田间采集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Shannon-Wiener指数、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42~1.52,其中薯形、皮色、肉色、株型的多样性指数较高;数量性状中,产量、株高、生育期、单株块茎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均≥2.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出苗率、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株高、生育期和单薯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单薯质量、生育期、比重、株高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3.997%。聚类分析将种质资源分为中早熟低产型、中早熟高产型、中晚熟高产型、中晚熟低产型4大种质群。引进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第Ⅱ类种质群可作为早熟高产育种的优异资源,第Ⅲ类种质群可作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区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周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区,涉及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边界具有很强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聚类方法与判别分析相结合,既能适应上述特点,又有效解决了独立样本的合理归类问题。利用主分量分析选取聚类指标,并以各指标对主分量的负荷和作用为依据确定其聚类时的权重。  相似文献   

17.
不结球白菜品种资源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依据7个数量性状对1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用该方法可以帮助选择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8.
早熟甘蓝几个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个早熟甘蓝品种(系)几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其他几个性状对叶球重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叶球纵径(1.1472)>球形指数(-0.8110)>中心柱长(-0.6441)>株高(0.6250)>紧实度(0.4207),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3266,-0.8033,0.5867,0.9431,-0.5242。因此,提高叶球产量应主要考虑提高株高和叶球纵径,同时兼顾球形指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0份从法国和菲律宾引进的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茎径、单茎质量、蔗糖分等主要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介于5.68%~51.55%,变异广泛。对各种质的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质量、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投影方向以甘蔗蔗糖分的最高,其后依次为锤度、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单茎质量和茎径等,株高和有效茎的较低;40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0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值介于0.00~2.50,其中,第Ⅳ类群的5份种质资源(FR97–127、FR97–53、VMC95–29、VMC96–169和VMC97–3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供甘蔗杂交利用。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着重研究了大白莱(Brassica pekinensis Rupreht)的形态——叶数、叶形、叶面积、生长量与叶球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白莱结球是严格按规律进行的,必须在上述诸方面都达到一定阶段后,才能由外叶生长转向球叶生长,完成结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