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稻田养鳖是在不影响种稻效果的稻田中进行养鳖的高效种养模式,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大力推广并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因不切合当地稻田养鳖基本条件和缺乏相应管理技术而盲目上马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和稻田形状不同,所以稻田养鳖要获得高产高效,就必须在符合稻田养鳖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掌握管理技术。为此,本文就不同地形稻区稻田养鳖的基本条件和管理技术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1.河道拦网养鳖的好处河道拦网养鳖是利用河道流水良好的水体环境,通过人工拦围圈养鳖的新技术,其好处是不占用土地,无需水电成本,又因河道是野生环境,养出的鳖售价较高,具  相似文献   

3.
正稻田科学种养是我国特有的节约型高效种养农业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新研发的稻田养鳖养鱼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易行,而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很受国内适宜稻区农户的欢迎。截至目前,根据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点,稻田养鳖比较成熟的模式有田池型和田沟型两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本文介绍一种已在江浙地区试验成功的高产高效稻田养鳖新模式,即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模式,供适宜条件的稻区农户参考应用。一、模式特点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是在稻田田埂周围挖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加温养鳖是目前我国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养鳖模式,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冬季温室养鳖不受室外气候的影响,养殖效果完全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为此,重点介绍一下冬季温室控温养鳖的管理要点,供养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庭院养鳖是养殖户利用房前屋后或天井、庭院内的空地,挖土池或建水泥池,进行小范围、高密度的一种养鳖方式,占地面积不大,养殖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温室鳖价格跌到20~30元/千克,养殖者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亏本,造成了鳖产业的萎缩,全国养鳖面积2005年比2004年萎缩了  相似文献   

7.
生态健康养鳖是仿生态常温养殖,即模拟鳖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在宽松而稳定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的生理需求,并给以营  相似文献   

8.
<正>实践证明,通过科学应用消毒剂预防养鳖生产中鳖病的暴发与流行,经济实用且效果良好。但是,一些地区在实际操作中因未能搞清预防鳖病所用消毒剂的性质与消毒原理,加之使用方法不正确,产生了不少副作用甚至造成鳖只死亡,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地区暴发性鳖病再度流行,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我国目前常用消毒剂在鳖病预防中的科学应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供养殖者参考。一、放养前清塘消毒目前生产中用于池塘消毒的主要有生石灰和二氧化  相似文献   

9.
正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暖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1636小时,年均气温18.5℃,年均无霜期285天,非常适宜发展养鳖业。经过当地养殖户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总结,已形成一套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苗种+精品"高效养鳖模式。截至2020年,  相似文献   

10.
正苗种培育是养鳖生产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环,而鳖苗孵出后第一次口开觅食的情况直接影响后期培育的成活率,所以鳖苗开口吃什么和怎么吃都非常重要。2016年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采用恒温温室进行了鳖苗培育初期饲料配制与投喂试验,通过几年的生产应用,选中的饲料组合和投喂方法比单一的生物饵料和单一的机制稚鳖饲料效果要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腐皮病是鳖苗培育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鳖苗在孵化出壳、人工操作、长途运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体表损伤后感染真菌和细菌所致,特别是放养后30天内是鳖苗腐皮病的高发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我国养鳖企业由此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达亿元。而传统应用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因不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被国家禁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各种有效水体养殖特种名贵水产品,已成为我国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新途径,其中利用库湾网箱养鳖有以下优点:一是节省土地和水资源;二是生长快,一般养殖100天,能够增重500克以上;三是疾病少,除了放养初期较易感染真菌性疾病外,其他疾病基本不发生,鳖成活率可达97%以上;四是鳖的品质优,体色自然,售价可达到200元/千克以上,经济效益明显。现把库湾网箱养殖商品鳖的新技术介绍如下,供有条件的地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鳖和太阳鱼都是高价值的食用水产品,茭白是低脂肪的健康食用蔬菜,如何在鳖池中养殖太阳鱼、种植茭鱼,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种养经济效益呢?笔者通过在养鳖池塘里套养鱼和再按比例间作不同面积茭白的对比试验,对该养殖新模式加以研究,以期为条件适合的地方参考选用提供技术依据。一、试验条件与材料1.试验条件试验池塘单池面积1.5亩,池深1.2米,水深1米,泥质池底,水泥护坡,在池塘一头设置晒背台、饲料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华鳖淮河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25个微卫星DNA标记分别对淮河品系中华鳖(淮河鳖)、黄河品系中华鳖(黄河鳖)和日本品系中华鳖(日本鳖)3个品系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淮河鳖、黄河鳖和日本鳖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5.08、5.44和6.2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696、2.733和3.221,淮河鳖期望杂合度(HE)为0.572高于黄河鳖(0.556),低于日本鳖(0.603),日本鳖遗传多样性最高,淮河鳖次之,黄河鳖最为贫乏。2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均较高,淮河鳖、黄河鳖、日本鳖平均PIC为0.513、0.498和0.558,淮河鳖和日本鳖均属高度多态(PIC>0.5),黄河鳖为中度多态(0.25<PIC<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显示,淮河鳖与黄河鳖之间属于中度分化(0.05 <FST< 0.15),淮河鳖与日本鳖、黄河鳖与日本鳖之间均属于高度分化(0.15<FST<0.25)。淮河鳖与黄河鳖遗传距离较近,与日本鳖遗传距离较远。表明目前中华鳖淮河品系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野生、仿生、温室中华鳖形态特征与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简易鉴别中华鳖的种类,选择合理的养殖方式,改善和提高中华鳖的营养价值,以野生、仿生、温室中华鳖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养殖模式下3种中华鳖的形态特征与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野生鳖与仿生鳖裙边重显著高于温室鳖(P<0.05);野生鳖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高于其他2种鳖0.78%、6.37%,但差异不显著(P>0.05)。野生鳖肝脏中粗蛋白、粗灰分与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鳖(P<0.05),粗脂肪含量最低;不同养殖模式对中华鳖肌肉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野生鳖肌肉中测出32种脂肪酸,仿生鳖测出25种脂肪酸,温室鳖测出27种脂肪酸。野生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仿生鳖与温室鳖(P<0.05)。3种中华鳖EPA+DHA含量差异显著,表现为温室鳖>仿生鳖>野生鳖(P<0.05)。  相似文献   

16.
《科学种养》2011,(5):60-60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鳖养殖为主,惠东、三水等地则以中华鳖养殖为主;此外,黄沙鳖作为价格较高的品种,主要养殖区域在广西,近年广东也有少量养殖。市场方面,据了解,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王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是传统高级滋补食品。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渔业科技示范户进行了稻田生态养鳖试验,取得了较高的回报,走出了一条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相结合的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利用稻田低水位自然优良环境,实行低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藕鳖共作对藕田水环境以及鳖、藕生长性能的影响,2019年6—10月定期监测鳖单作、藕鳖共作和藕单作池塘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相对于鳖单作,藕鳖共作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3种模式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均归属于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鳖单作和藕单作水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以绿藻和蓝藻为主,藕鳖共作模式优势种群归属于绿藻、硅藻、蓝藻和裸藻门。相较于鳖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中华鳖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增加23.29%和1.59%,饲料转化率降低17.92%;相对于藕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百粒莲子重和莲蓬数量分别提高9.76%和7.23%。  相似文献   

19.
日本鳖是我国引进的优良品种,由于其生长快、肉质好,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但也有养殖户反映日本鳖鳖蛋的孵化率不高,为此介绍提高鳖蛋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鳖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全身都是宝,其肌肉、背甲、鳖头、鳖血等都可入药,是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通过对中华鳖的肌肉、背甲、鳖头、鳖血、鳖脂、鳖胆等分割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了对中华鳖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不仅提高了中华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而且扩大了消费渠道和消费人群,为推动中华鳖养殖业以及食品加工、药物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