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荆州市城市公园为例,强调在自然、人文、设施、区位、历史沿革等因素的综合效应下,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森林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园往往呈现出一定的游憩环境特质。通过对荆州市不同环境特质城市公园游憩者行为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不同游憩环境特质的城市公园在游憩者组成、停留时间、游憩活动内容上的差异性,表现出游憩者对环境特质的适应性。游憩吸引物和游憩需求的分布表现出了游憩者对公园环境特质的感知,而游憩满意度分布所揭示的游憩者体验价值与城市公园的环境特质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和优良的绿地资源成为市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在公园中进行运动健身成为休闲行为主流。以徐州市凤凰山、泰山山景公园规划为例,从现状调研、规划理念、总体布局、林相改造等方面探讨如何营造宜于市民健身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是一项基础调查作业,涉及到城市有机发展,城市公园绿地人工植物群落,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调查植物观赏属性及生长状况用以提供其他类似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选择。生态文明城市的兴起,将城市公园从传统观赏游憩休闲功能发展到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均衡有序可持续发展,为磁湖公园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提供良好的时代背景,对整个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介绍了哈尔滨劳动公园的设计方案,以"如意呈祥,环佩康庄"为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通过一系列创造性的手法完美诠释"劳动"这一纯美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而植物作为城市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城市人文背景,还有益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通过调查宿迁市城区4个城市公园的绿地景观情况,采取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样方植物群落配置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各植物配置形式的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0.675),乔-草(0.663),灌-草(0.650),乔-灌(0.615);从植物层次、数量、颜色、形态等方面分析原因,进而对宿迁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还能够在危急时刻发挥为市民避险的场所,是城市防灾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大规模的实地调研,研究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在北京市东、西城区中的应用,并对各个公园应急避险功能进行分析比较,以及服务半径的测算,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难等重要功能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在城市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随着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剧增的游客给公园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通过对昆明市西华公园免费开放前后生态环境容量的对比分析,探讨公园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再生力,以及如何在特定的生态区域内人为提高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容量因游客量剧增带来的矛盾,探寻城市居民与生态环境双赢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休闲游憩绿地是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居住区绿地的分类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对居住区休闲游憩绿地的功能、分类、布置形式及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并将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公园、组团绿地这3类休闲游憩绿地的设计要点作为本文的重点,最后提出了居住区休闲游憩绿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公园作为城市中心环境因素的重要载体,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赏、游憩、文化和健身的主要公共场所。希望公园能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一直是社会的主流观点。针对免费开放公园,还绿于民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园是重要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经济价值。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通过CVM与HPM相结合的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定量评估城市公园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具有较高的综合价值,对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和周边房屋环境以及房价的提升等都有较大的作用;应用CVM量化得玄武湖愉悦价值为2.8亿元·年-1,主要影响被调查者支付意愿的因素为使用频率、月收入等;应用HPM估算得到玄武湖商品价值为2.58亿元,并分析得到是否能看见玄武湖以及到玄武湖的时间对房价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后基于玄武湖价值估算,对城市公园的发展以及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长存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00-200,204
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现代城市中承担着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更能满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闲、锻炼游憩、疏缓紧张的工作压力的精神需求。阐述了桐柏县园林城市的定位,提出了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场地条件及地方相关技术指导意见,对宁夏泾源市民休闲森林公园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对项目及周边地区的深入了解,制定提高城市经济与活力、增加河道与市民互动、展示六盘山区域特色的规划目标,提出"一条主线、两大亮点、三种文化"的设计理念,制定出三轴线四分区的布局方式及合理的功能分区。在设计中将亲水游乐、生态游憩、地域特色相互融合,通过对景观节点详细的设计,打造出集游览、观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市民休闲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3.
城市游憩绿地是市民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游憩绿地节点的位置、内容与规模配置必须以市民的游憩需求与行为特征为依据,游憩廊道则有效地将分散的节点连接为有机的绿地体系。以广州为例,以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游憩绿地体系为目标,从游憩绿地数量、质量、分布以及廊道建设方面探讨了广州游憩绿地体系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休闲游憩绿道的功能、景色的特点以及建设的意义,研讨了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建设意义和主要特色,论述了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对保护东湖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改进武汉居民的生活将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给其他城市将来建设休闲游憩绿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正因如此,人们有了大量可以进行休闲娱乐的空余时间。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所喜爱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其中可以进行聊天、散步、骑单车、跑步等休闲娱乐活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难得的水域所在之地,在城市中承担着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因此,如何对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进行设计,值得思考。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和构成要素、滨水景观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设计城市公园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口万绿园和人民公园两个城市公园的游憩行为进行观察调研,将游憩行为归纳为锻炼、观赏、游玩、聚会、休憩和艺术六大主类,总结出每类游憩行为需要的环境支持,并且指出公园环境和设施应如何建设来促进游憩行为的发生,从而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使公园今后的建设和管理更加人性化,为今后此类公园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株洲万丰湖湿地公园绿道系统是围绕万丰湖的环湖绿道系统,连接湘江的滨江绿道,是株洲新马新城EBD区的核心绿道系统。株洲万丰湖绿道系统规划参考多位学者对游憩资源制定评价准则指导绿道的规划构建,旨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对其生态价值和自然文化价值进行梳理整合,致力于构建一个兼具生态、人文、绿色的城市滨水走廊,为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科普、娱乐于一体的游憩型滨水绿道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已经成为城市公园的主体部分,为了提高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的利用效率,以乌鲁木齐人民公园老年使用者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IPA分析法对公园老年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人民公园老年人使用状况的4个要素层13个指标层的游憩感知满意度和重要性存在差异。建议通过植物进行空间的营造和隔离,注重游憩空间的场所功能;改善游憩设施的实用性和增加自然景观环境的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重要体现,分析福州市主城区城市公园的服务能力对提高布局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法,提出游憩可达性与避灾覆盖率2项指标对福州主城区城市公园现状布局的影响;通过城市兴趣点(POI)数据计算城市服务压力对城市公园潜在服务的需求。  结果  台江区、鼓楼区现状服务能力较好,避灾覆盖率大且路网丰富,可达性较好,服务能力最好的是鼓楼前公园;晋安区与仓山区现状服务能力较差,避灾覆盖率小且路网较差,较偏僻地区可达性较差,服务能力最差的是飞凤山公园。城市公园潜在需求分析表明鼓楼区服务压力最大,仓山区服务压力最小,城市公园集中在鼓楼区与仓山区。  结论  城市公园的布局较好,呈聚集性分布;布局合理性很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在鼓楼区北部与台江区南部,布局合理性很差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仓山区的南部及东南部地区、晋安区东部及北部地区,原因是这些区域本来公园绿地就少,避灾覆盖率及游憩可达性较差。从城市空间布局上对城市公园进行优化;对城市公园现状优化有12个,其中,台江区4个,鼓楼区3个,晋安区2个,仓山区3个;根据土地利用情况,建设潜在城市公园:仓山区可建45个城市公园,鼓楼区可建7个城市公园,晋安区可建19个城市公园。图10表3参25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纪公园入口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在城市休闲游憩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公园入口是游憩者进入公园所感受到的第一印象,对其景观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进而发现其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上海世纪公园为例,对其入口的空间布局、景观构成等进行实地调研,然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关于公园入口景观质量的评价模型同时使用综合指数法对公园入口的景观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作相关阐述,最后利用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对上海世纪公园入口的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得出其在景观上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