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鹿群结构关系.建立了鹿群结构动态模型.并以模型为依据对鹿群结构的调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车载电子设备隔振支架结构是复杂工作环境下保障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基于有限单元法、模态分析和结构优化理论,建立支架隔振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支架结构的动态特性.基于等强度原则,将优化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理论相结合,建立支架结构优化模型.满足结构安全条件下,实现了对支架结构固有频率的优化设计,避开了原系统的共振区域,减轻了箱体重量,使支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试验和调查所取得的有关数据,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绵羊种群动态模型,以描述绵羊的实际生产过程,并且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对贵州高原人工草地的放牧绵羊的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畜群结构为母羔13.88%、育成母羊17.09%、成年母羊61.79%、公羔0.98%、育成公羊1.16%、成年公羊5.10%.同时,最佳畜群结构的产值将比现行结构提高8.4%.  相似文献   

4.
《农村科学实验》2008,(1):8-8,7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纵深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运行模式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科技服务为纽带成立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正在蓬勃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带动农民掌握新技术.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逐步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贵州高原人工草地绵羊畜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试验和调查所取得的有关数据,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绵羊种群动态模型,以描述绵羊的实际生产过程,并且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对贵州高原人工草地的放牧绵羊的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畜期结构为母羔13.88%、育成母羊17.09%、成年母羊61.79%、公羔0.98%、育成公羊1.16%、成年公羊5.10%。同时,最佳畜群结构的产值将比现行结构提高8.4%。  相似文献   

6.
应用摄动理论分析了空间大型抛物面状通讯天线振动模态发生“浓缩”现象的机理.这类天线属于对质量缺陷很敏感的周期对称性结构,这种结构具有高密度(近频)模态,当近频模态发生联合使结构内部振动发生“浓缩”现象时,强烈的振动被“浓缩”到天线结构中某一小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大量弱联子结构的天线当其肋架质量存在缺陷后容易激起模态“浓缩”现象.以8肋架天线为计算机模拟计算模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对影响天线结构模态“浓缩”现象的结构参数也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北京种植业用水结构变化及平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保证北京种植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分析北京种植业结构及种植业用水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比例分别由1984年的36.5%、38.6%下降到2002年的15.5%和28.4%,2002年用水量分别占到了种植业总用水量的18.9%和9.4%。同期蔬菜的播种面积比例由11.5%增加到42.6%,2002年蔬菜用水量占到了种植业用水量的52.2%,认为这种以高耗水为主的作物种植结构不利于从根本上发挥其它节水技术的潜力。在MapInfo支持下将区域分成5种类型区,区域缺水面积占到了35.0%,其中平原区缺水面积占到了47.9%,较山区缺水更为严重。建议根据各自种植业水资源平衡情况,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综合的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河南省优势农业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由于河南省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农业技术推广滞后.经济发展中技术含量低.造成了河南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其一.在种植业结构上,间作套种面积小,复种指数代,高效经济作物没有规模.没有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其二.在畜牧养殖上.虽然确立了以发展牛、羊为主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传统的放养方式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严重影响了牧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其三林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山区林果产值与甲原区林果产值水平差别很大;农村各地的用材林产值比较高.经济林产值比较低。  相似文献   

9.
变结构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引发抖振.本文采用模糊一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解决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汽车发动机转速控制中出现的转速抖振现象.首先,在变结构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分量;其次对模糊控制分量进行了设计、计算;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抖振幅度只有原来的10%,控制变量的切换频率只有原来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橡胶HMGR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疏水/亲水区、二级结构等蛋白质性质,并同荔枝、拟南芥和水稻的蛋白进行了对比,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模拟,同时对模建结果进行了结构质量的分析与检测。结果表明:该蛋白共有57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44,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5.91%,β折叠片占13.04%,无规卷曲占35.83%。三维结构检测表明,此模型的结构符合立体化学规则。此外,利用该模型预测了配体SIM和ADP在HMGR结构空间的近似位置,并定位了与SIM和ADP作用的相关残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花草茶和传统茶茶汤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花草茶和传统茶茶汤中的常见无机阴离子、金属元素和有机成分。[结果]茶汤中阴离子含量分布并不均匀,NO2-和NO3-仅在花草茶汤中检出。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Cd和Pb在2种茶汤中均未检出,Fe在花草茶汤中的含量略高于传统茶汤,Mn在传统茶汤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花草茶汤,其他几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小。浸出有机成分分析表明,传统茶汤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同,花草茶汤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花草茶和传统茶茶汤成分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陈兰  孔秋婵  梁玉祥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63-265,270
通过对新疆盐碱地洗水、地下水体、公共水体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害盐分离子主要为Na+、Cl-。地下水体、公共水体水样的总盐量分别为2571、1691mg/L,前者含盐量严重超过了农耕用水标准,未经任何处理的盐碱地洗水对地下水体和公共水体都造成了一定的盐污染。对比分析化学、生物、物理3种除盐处理方法,初步讨论物理吸附对洗水盐分的除去效果,选用3种吸附剂(膨润土、海泡石、分子筛)对盐碱地洗水(总盐量为11524mg/L,Na++K+含量为4779mg/L)进行降盐处理。在搅拌速度60r/min,搅拌时间25min,液固比0.03∶1(kg/L)的条件下,改变吸附温度,3种吸附剂在各自的最佳温度条件下能使水样的总盐量分别下降30%、40%、25%。该试验结果对洗水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实施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研究冬小麦的耗水规律,分析水分胁迫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建立了产量与水分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的冬小麦耗水规律基本一致,但日耗水强度和总耗水量各处理间差别明显。各生育时段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百分比以孕穗灌浆期最大,达到45%;其次为拔节期,在20%左右;越冬期最小,只有4.0%~10.0%。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55%的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约为1.75kg/m3,对应的耗水量在350-400mm之间。  相似文献   

14.
苍南县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苍南县饮用水源地水库的主要类型和主要污染源,介绍了库区水质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并根据近3 a苍南县6个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的监测数据,对库区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十八孔水库水质持续恶化外,吴家园水库等5座水库水质指标基本稳定,均能够满足Ⅱ类水功能要求。针对库区的主要污染源,提出了水质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地下水源水质的空间变化及其主要影响指标,在天津市5个市辖区地下水源设置202个采样点,于2018年枯水期和平水期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各水质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水质指标赋值法等3种评价方法,解析地下水源水质的空间变化并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天津市地下水源主要指标有9项超标,分别为氟化物、pH、钠、菌落总数、色、氯化物、耗氧量、硝酸盐氮和硫酸盐,且多数指标受地质因素影响。不同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源水质评价结果略有不同,总体而言,宁河区和蓟州区地下水源水质相对较好,武清区、北辰区和静海区水质相对较差。研究表明,采用水质指标赋值法的评价结果具有问题导向性,更能反映农村地下水源实际情况。同时,地质因素对地下水源的影响不可避免,结合当前乡镇级水源管理工作,针对水源水质特点,建议安装净水工艺设施以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抗生素对水产养殖环境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采集洪湖养殖区地下水、湖水和鱼塘水,分别分析其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相应耐药(磺胺甲恶唑)微生物的分布规律,探讨耐药微生物数量及耐药微生物占比与磺胺抗生素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Biolog法研究不同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体中微生物数量分布规律为:鱼塘水湖水地下水,而湖水和鱼塘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受人为活动影响差异较大。三类水体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微生物检出,耐药微生物数量分布规律为:鱼塘水湖水地下水;耐药微生物占比分布规律为:湖水鱼塘水地下水。地下水中耐药微生物数量与磺胺抗生素浓度无显著相关性,而地表水中耐药细菌、耐药真菌数量及与磺胺吡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地表水中耐药细菌与耐药放线菌占比均与磺胺砒啶呈显著相关。Biolog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碳源利用性均高于地下水,说明洪湖湖水和鱼塘水利用不同碳源的微生物物种较丰富。研究表明,不同环境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耐药性以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均有差异,该差异与人类活动和抗生素浓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正确认识海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海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供水、用水、耗水、水资源利用、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海南省水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差异大;抗扰能力差,天然存蓄能力弱;供给需求不同步,对工程依赖程度高。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用水效率较低,局部供需矛盾并存;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用水计量制度不健全,水费征收困难;地下水漏斗存在,污废水排放未得到有效遏制。文中还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库温排水增温模拟及其对富营养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排水导致的水库增温及衍生富营养化是水库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承纳温排水的北方某浅水水库为例,利用MIKE21模型构建平面二维水温模拟模型,针对可能出现的调水量和气温极端情况,设定4个情景,分别模拟不同情景下水库水温时空分布规律,对温升带来的富营养化及水华爆发风险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受温排水口位置、温排水流向及水深共同影响,水库水温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2)气温对水库水温的影响较水深更为强烈,取水口1处水域年均温升最大,取水口1和取水口2处水域温升波动较大;(3)调水量和气温等条件变化会导致水华爆发风险变化:除取水口2附近水域外,相对于情景1,情景2和情景3高风险发生时间提前一个月;情景4增温幅度较大,导致东支和取水口1附近高风险延续时段比情景1短一个月。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水分下黑果枸杞生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盆栽的2a生黑果枸杞采用土壤人工控水方式进行干旱生理试验,通过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黑果枸杞对土壤干旱的相对适应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5%时,对黑果枸杞叶片生理作用形成胁迫;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黑果枸杞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线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9、0.917和0.904,土壤含水量与净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变化的趋势为二次三项式,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随土壤水分变化的趋势为三次四项式;最适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叶片水分利用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2%、18.0%和17.6%;土壤水合补偿点为3.81%,从而证明黑果枸杞为较耐旱树种。  相似文献   

20.
湖垸农业区不同水体总磷浓度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湖北省三湖农场的灌溉和排水沟渠以及鱼池等水体中采集水样,测定了总磷浓度指标,对不同水体类型的总磷浓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渠道水体总磷浓度最低,田间围沟水体中含量次之,垸内排水干渠中的浓度较高,尤其是在有集中居民区排放生活污水的渠道,磷浓度更高;垸内水体以鱼池及其围沟的水体磷浓度最高,达到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的Ⅴ类及劣Ⅴ类;垸外排水干渠在没有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情况下,磷浓度较低,但承接有城市污水排放的四湖总干渠总磷浓度严重超标.说明农区水环境受城市污水排放的影响十分明显.改善湖垸农业区域的水环境,必须首先控制和治理城市向农村排放的污水,高度重视水产养殖活动对农区非点源污染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