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瓜贮藏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湿腐病。炭疽病菌和湿腐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为2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炭疽菌为20~30℃,湿腐菌为25~35℃,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炭疽菌为52℃,湿腐菌为53℃。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宜pH值,炭疽菌分别为7~8和5~6,湿腐菌分别为8~10和4左右。以10%的寄主汁液最能刺激孢子萌发。化学药剂以多菌灵1000倍和噻菌灵1000倍对炭疽菌菌丝抑菌作用明显,施保功1000倍对湿腐菌菌丝有效。  相似文献   

2.
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于辽宁省抚顺市栽培的草莓品种的茎上分离得到一种炭疽病菌。针对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其有性形态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炭疽病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该病原菌在PS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PSA培养基最适于病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25℃,适宜pH值为4~6;光照可促进产孢,而全黑暗有抑制作用;对碳源的利用,果糖最好,纤维素最差;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好,尿素最差;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低于5℃不能萌发;萌发最适pH值为5~7,高于10不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库拉索芦荟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与药剂毒力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芦荟炭疽病危害症状、形态特征的观察以及温度、湿度、pH值对库拉索芦荟炭疽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该菌在pH 2~10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分生孢子在pH 2~7条件下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4~6;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60%时不能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不同防治药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施保功、80%炭疽立克、45%炭轮快克、30%氧氯化铜和10%世高等5种杀菌剂的抑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豆杉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福建明溪南方红豆杉苗木炭疽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原菌菌丝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7;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光暗交替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自然散光最有利于产孢;对碳源的利用,葡萄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蔗糖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牛肉浸膏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6;RH在7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为76.18%;RH低于60%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及pH值对杏斑点病菌菌丝、病原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适宜在偏碱性条件下(pH在710间)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最适宜菌丝生长的光照条件是全光照。不同温度、pH值、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为偏酸条件下(pH值410间)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最适宜菌丝生长的光照条件是全光照。不同温度、pH值、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为偏酸条件下(pH值47)更适宜孢子萌发;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7)更适宜孢子萌发;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35℃;最适于孢子萌发的条件是全光照。  相似文献   

6.
对引起柱花草炭疽病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的孢子萌发最佳碳源为葡萄糖,4种氮源处理的孢子萌发效果接近且差异不显著;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与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aNO3。pH值为3~8时,孢子与菌丝都能萌发和生长,pH值为6时孢子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8。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3种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板蓝根根腐病的生物学特性,对4个供试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以及致死温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菌株P1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25℃,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均为6,产孢最适pH值为5,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钠,相对湿度低于90%时孢子不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菌株P2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值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最适碳源为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株P4、P5菌落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均为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均为7,最适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相对湿度低于90%孢子不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表明不同寄主、不同菌株的生存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8.
宁波地区草莓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病是我地夏季草莓育苗中普遍遇到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宁波3个主要草莓生产基地的80份植株样品中,分离得到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agariae)菌株5个,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Penz.))菌株8个。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和pH对胶孢炭疽菌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其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是25℃、暗光和pH值7.0;产孢的适宜条件是30%、暗光和pH值9.0;孢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是25℃、暗光和pH值9.0。  相似文献   

9.
粉红聚端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温度、光照、酸碱度和营养等条件下对甜瓜主要采后致病菌———粉红聚端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菌丝在pH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光照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离体培养的营养试验中碳源以添加甜瓜汁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PDA);氮源则以添加VB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效果最好.孢子在无菌蒸馏水中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此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0%.孢子萌发的pH为3.0~8.0,但在pH值为4.0~7.0时萌发率较高.结果还表明,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杜仲炭疽病病原菌孢子生物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杜仲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的孢子萌发与营养条件关系密切,在10%葡萄糖液和10%杜仲叶榨汁中萌发最好;相对湿度达80%后分生孢子才可萌发,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孢子萌发的适宜pH值范围为6.O—8.O,最适pH值为7.O;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干热处理对辣椒炭疽病菌优势种平头炭疽菌和尖胞炭疽菌的影响效果。【方法】设置不同温度、时间对离体辣椒炭疽病菌及辣椒种子进行干热处理,对菌丝、孢子生长状况和种子芽势、芽率生长状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55 ℃热处理1 h后,平头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菌丝和孢子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辣椒种子在55~66 ℃、1~24 h区间条件下处理可有效促进出苗。【结论】在温度55~66 ℃、时间1~24 h组合区间进行干热处理,可有效抑制辣椒炭疽菌生长,同时可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并提高出苗率。试验筛选的干热处理条件可为蔬菜种子带菌干热处理(尤其是炭疽病菌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证实锥栗炭疽病是由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侵染所致,其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病原菌菌落在PDA加锥栗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6.0.pH3~11均能产生分生孢子,pH8.5时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最强.在自由水条件下分生孢子才有较高的萌发率(39.2%).分生孢子萌发pH值范围为2~10,最佳为6.5;锥栗叶煎汁培养基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宁夏枸杞炭疽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宁夏枸杞炭疽病原(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31 ℃为最适温度,有利菌落生长、产孢,接种孢子6 h可萌发.相对湿度90%(RH)以上时,有利孢子萌发.碳源以葡萄糖、甘露糖对菌落生长有利,可溶性淀粉对产孢有利.氮源以蛋白胨菌落生长最快,硝酸钾、蛋白胨、尿素产孢量较大.孢子喜在弱酸条件下萌发,pH值4~5时有利菌落生长.连续光照有利菌落生长、产孢.10℃以下,40℃以上不能正常产孢,萌发.致死温度为55 ℃.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室内温度、pH值和光照对建兰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孢子的致死温度及时间,用田间药效试验法筛选建兰炭疽病的防治药剂.结果表明,该菌产孢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28℃,pH值为中性或偏微酸,光照条件为完全黑暗或12 h光暗交替,55℃水浴中5 min孢子致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对建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以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速效性和持续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草莓炭疽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分离自浙江各地的草莓炭疽病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并测定ITS序列,结果表明:浙江各地引起草莓炭疽病的优势菌株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该病原菌最适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6.0~7.0,但孢子在pH值6.0时萌发率最高。以蔗糖和果糖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时生长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营养、温度、湿度、光照、pH值等条件对蝉拟青霉LB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葡萄糖+1%蛋白胨溶液制成孢子悬浮液的萌发率最高达95.09%;25~27℃是蝉拟青霉LB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条件;分生孢子萌发所需湿度为90%~100%,当湿度低于90%时萌发受到抑制;分生孢子在pH 6~7的中性至弱酸环境下萌发最好;光照对孢子萌发无影响;紫外线对孢子有明显的杀伤作用,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经紫外线照射后孢子有萌发迟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子和双因子实验,研究了柑橘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接种方法、接种浓度和调查时间对柑橘抗炭疽病发病的影响,摸索出一套适合柑橘炭疽病接种的简便、可行、准确的室内抗病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柑橘炭疽菌孢子在26、27℃下的萌发率最大;在26℃下,接种孢子浓度为2×107个/mL,接种方法为浸泡法,调查时间为5d时,能最大程度反映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纯化了五味子叶枯病的病原菌细极链格孢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PSA,JB培养液中最有利于孢子萌发.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影响显著,30℃菌丝生长最快,25℃孢子萌发率最高.病菌在pH值2~12之间均能生长,pH值8最适合菌丝生长,pH值6~7孢子萌发率最高.黑暗条件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麦芽糖和果糖是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佳碳源,蛋白胨是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佳氮源.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产生作用不同.Ca2+、Zn2+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Na+促进病菌孢子萌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防治五昧子叶枯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浙江德清的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厚垣孢子,其形态与田间采集的样品相一致.分离到的菌株能够使感病水稻品种致病;该菌厚垣孢子在温度为10~35℃,pH值2~12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最适萌发pH值为6~8.通过检测25℃下不同培养时间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结果,得知病菌的厚垣孢子大约在12 h后开始萌发,24 h后萌发率将达到50.稻曲球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稻曲病厚垣孢子的生活力不同,以土中的厚垣孢子萌发率下降最快,露天土表的次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降香黄檀炭疽病蜘蛛兰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ymenocallidis)的生物学特性,为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监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DA培养基上观测5~40℃范围内不同梯度温度下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情况;用小容器空气湿度调节法测定在50%~100%范围内不同湿度下蜘蛛兰炭疽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情况;用液体培养法测定pH 2~12范围内不同pH培养液处理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情况;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分别以等质量碳、氮源替代蔗糖和硝酸钠,测定不同碳、氮源处理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及产孢情况;在PDA培养基上测定不同光照下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及产孢情况。【结果】蜘蛛兰炭疽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情况存在差异,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在28℃时各项生物学指标达最高值,菌落直径、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9.88 mm、3.33×10~6个/mL和94.00%;该菌在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为93.00%;菌丝在pH 3~1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pH为5;该菌可利用多种碳和氮源,其中对D-果糖、蔗糖、D-木糖、甘露醇、D-山梨醇和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效果较佳,产孢量差异不显著(P0.05);最适菌丝生长氮源为酵母粉,最适产孢氮源为牛肉膏;光照能加速菌丝生长和促进产孢。【结论】降香黄檀蜘蛛兰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受温度、pH、碳氮源和光照影响明显,适宜的高温和高湿有利于其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生产上可根据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