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区域松材线虫入侵受害松林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平台空间分析工具,对松材线虫病侵染源数据库采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方法,定量和模拟地反映松材线虫病在空间的扩散情况,揭示松材线虫病侵染源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传播模式、传播方向的时空转移及其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提供科...  相似文献   

2.
基于ArcGIS软件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对湖北远安县松材线虫病疫点数据采用空间可视化、三维趋势,空间自相关、多环缓冲区、克里金插值进行分析;阐述松材线虫病疫情空间分布特征,风险性估计建模,对疫情传播建立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为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风险预测、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区域疫情存在一定区域范围与疫...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基于松材线虫病的区域已发点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以松阳县湖溪林场为例,采用点过程模拟、ArcGIS软件等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区域格局对环境变量间的响应。结果表明:(1)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点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有着明显的空间聚集;(2)地形因素、人类活动,以及植被因素是影响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3)坡度较缓、海拔较低、人类活动密度较大以及松林面积较大的区域是松材线虫病虫害的频发区域;(4)随着降水量和湿度的下降,平均气温与日照时长的升高,松材线虫病的暴发率也有了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首次对松材线虫病在信阳市的传播和扩散风险以及对信阳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信阳市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策略,将会有助于信阳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该病害进行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适生性分布的定量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人对影响松材线虫以及媒介昆虫生长发育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等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影响松材线虫病定殖的4个基本条件(即寄主植物、松材线虫病原、媒介昆虫和环境条件),直观、定量和较为准确地获得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分布范围以及在云南省具体的潜在分布区域.研究可为我国松材线虫病检疫及其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信阳市林业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采用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在信阳市的风险指标层,并对各个因子进行赋值,分析得到信阳市松材线虫病的风险评价值R=2.28,在信阳市属于高度危险的重大外来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松材线虫病在江西省内发生状况、松材线虫病对江西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性、松材线虫寄主植物的分布和经济重要性、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和扩散的途径、以及松材线虫病风险管理难度的分析,进而对松材线虫病在江西的传播和扩散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江西松材线虫病防控的策略,供江西有关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贵州省拟松材线虫病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通过风险性分析和计算,得出拟松材线虫是松树的重要病害种类,其R值为1.74,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拟松材线虫病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GIS可对影响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各个相关因素进行管理,通过其分析功能,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对松材线虫病的除治、隔离、保护、检疫做出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对云南省森林组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松材线虫病虫发生的危险性和预防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州市林地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州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福州市林地景观的地形分布格局进行了空间分析和统计,然后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斑块规模特征、斑块破碎化特征以及斑块形状特征等4个方面,分析了福州市林地景观类型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结合风景林不同景观、林分、功能的特点,以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及数据叠加等多种定量方法为主,定性为辅,将研究区风景林划分为3个等级经营类型,构成了风景林经营分类系统.一级经营分类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具有相似景观特征的斑块类型进行归类;二级经营分类在一级经营分类基础上,结合优势种、立地因子及林分特征,从林分水平进行进一步划分;三级经营分类将同一林分经营类型内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特征的分别归类.各个等级的经营类型分别反映了不同景观空间配置特征、林分特征、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3.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S相结合,选取了9个斑块类型指标和l3个景观指标,从斑块类型和景观2个水平上分析了缙云山各植被类型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斑块类型水平上,研究区的优势斑块类型是马尾松林,占52.70%,其次是慈竹林,占20.90%;各植被类型斑块数目和粒径大小差异较大,空间形状较复杂.景观水平上,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总数为12个,斑块数目众多,且斑块间相隔距离远,分布较离散,最大斑块占景观总面积的24.69%,景观类型相对单调,整体景观由少数景观类型控制,某种优势景观类型形成了良好的联通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西南桦在云南的气候适宜种植区域,利用云南13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采用GIS技术插值分析得出1 km ×l km气候要素网格图,依据8个气候指标划分出西南桦种植的最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区划专题图。结果表明,西南桦适宜区主要位于泸水县、永平县、景东县、新平县、建水县、砚山县、丘北县、罗平县共同构筑成的分布北线以南地区;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海拔1100-1600 m的山区,是西南桦重点造林区域。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犍为地区引种栽培的互叶白千层扦插苗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x¯±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苗木质量进行评价和苗木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评定互叶白千层苗木质量可以苗高(H)、地径(D)和全株生物量作为表型指标,结合主根数量,并辅以根系长度作为辅助参考综合评价指标。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互叶白千层扦插苗的3级分级标准,Ⅰ级苗木:苗高>17.66 cm,地径>1.98 mm;Ⅱ级苗木:苗高为11.48~17.66 cm,地径为1.36~1.98 mm;Ⅲ级苗木:苗高<11.48 cm,地径<1.36 mm。可为互叶白千层苗木分级和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为静  汪小钦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58-163,184
依据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所提供的森林资源分类分区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长汀县林业基本图层、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等,对福建省长汀县的森林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分区分类,将其分为严格保护类型组、重点保护类型组、保护经营类型组和集约经营类型组4个类型,对分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管理对策,为森林资源的有效经营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新技术,它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在旅游景区策划中引入GIS技术将大大提高旅游策划的合理性,提升旅游景区策划的水平。文章结合安徽省花亭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策划实践,首先探讨了GIS在旅游景区策划制图方面的应用,指出利用GIS软件制作旅游策划图将提高成图的速度及质量。此外,文章主要分析了GIS在旅游景区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方面的应用,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景区土地利用分析将大大提升景区策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数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是国家发布的濒危植物。还有一些是本地数量稀少,值得保护的植物,却未在国家保护名录中出现。2001—26104年在保护区6个分区设置177块样地进行标准地调查,根据植物的标准地分布频度、确限度、采样区分布频度、分布多度评价植物数量的稀少程度,评价结果为Ⅰ级12种、Ⅱ级26种、Ⅲ级68种、Ⅳ级134种、Ⅴ级233种。  相似文献   

19.
郑兴 《林业建设》2014,(2):64-67
通过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叠加分析方法,结合主导因素,对大理州需森林抚育的林分进行面积总量和空间位置分析,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与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结合在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应用ArcGIS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选取树种组成、林分郁闭度、林层结构、林龄、覆盖度、凋落物层厚度和平均胸径为评价指标;以小班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构造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单元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值,得出各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根据评价标准将林分质量分为一、二、三等,分别占全区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6.19%,28.52%和65.29%;并应用ArcGIS绘制评价结果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