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为促进江苏省泰州市克氏原螯虾产业转型升级,切实转变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方式,必须要在提高克氏原螯虾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在提高虾蟹规格、质量和产出、效益上做文章。为此,我们进行了蟹池套养克氏原螯虾生态防病高效养殖新技术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泰州市藕田资源丰富,但进行藕田养虾的很少,既浪费了藕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又使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结合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推广"(项目编号:ZB2009-2)的实施,我们开展藕田套养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成功探索出莲虾共生高效模式。2011年,96亩试验田实现亩平利润4081元,而单纯藕田亩平利润在1200~1500元,经  相似文献   

3.
由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存能力强,天敌少,加之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了更好地捕捞克氏原螯虾种群且尽量少伤害水域中其他渔获种类,有效控制克氏原螯虾种群数量,防止形成外来物种入侵,通过基本情况调查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对克氏原螯虾捕捞网目进行研究。对6,20,30,40,50,60,70 mm七种网目的地笼网进行了室内试验,经比较对克氏原螯虾的捕捞能力和鱼类释放效果,结合线性拟合曲线与克氏原螯虾体长的关系,推算出20 mm网目为春季克氏原螯虾最佳捕捞网目, 30 mm网目为秋季克氏原螯虾捕捞最佳捕捞网目。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荷量,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于2008年在汶上镇岗子村、郭仓乡刘庄村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克氏螯虾试验。试验面积1.67hm^2(25亩),平均每667m^2产藕2146.8kg,产克氏螯虾88.6kg,纯收入8288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对克氏原螯虾(小龙虾)认识的提高以及盱眙"中国龙虾节"的连续成功举办,全国迅速掀起了小龙虾红色风暴,近年来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节节攀升,市场潜力巨大。嘉兴市南湖区盛丰生态农场从江苏盱眙引进克氏原螯虾种苗,2015年在菱塘套养克氏原螯虾小试成功,2016年又进行水稻和克氏原螯虾种养结合试验,不仅成功养成了小龙虾,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两年来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生物学习性,设计了15、20、25、30、35 mm五种网目的无帽、带帽、半圆、对口四种网型的地笼网,开展了春季克氏原螯虾室外捕捞试验,探索出春季最适克氏原螯虾捕捞网具。结果表明:20 mm网目无帽型地笼网对春季克氏原螯虾的捕捞能力最好,最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利庆  曹建久 《齐鲁渔业》2008,25(11):21-23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潜力,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于2007年在汶上镇岗子村、郭仓乡刘庄村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克氏螫虾试验。试验面积1.67 hm^2(25亩),平均每667m^2产藕2146.8kg,产克氏螯虾88.6kg,纯收入8912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合理的虾蟹养殖配比结构,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河蟹、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模式,我们结合《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2010年在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进行了蟹池套养克氏原螯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我国重要的虾类经济品种,养殖户大多采用混养或套养的模式进行养殖,人工池塘主养或精养的面积仍较少。为解决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本项试验开展了利用底栖饵料生物增殖技术,并将所培养的底栖饵料生物作为克氏原螯虾和河蟹的饵料,提高克氏原螯虾的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项目组在江苏盱眙县明祖陵镇锡丰龙虾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克氏原螯虾池塘规模化苗种生产试验,试验池面积共130×667m2,为已养殖克氏原螯虾3年的池塘,秋季减小捕捞强度,留足亲本,同时向池中补充平均规格35g/尾野生亲本计750kg,翌年4月初开始捕捞出售,9月底结束,共计出售克氏原螯虾29860kg,1579.99万尾,平均667m2产229.7kg,12.1万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麦穗鱼与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其中水稻种植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水稻田中套养克氏原螯虾模式较为常见,为农民的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麦穗鱼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其对水质要求不高,与甲壳动物互不影响,甚至有利于克氏原螯虾生长,因此将麦穗鱼与克氏原螯虾套养于稻田中,以期为稻田种养提供新的模式。一、材料和方法1.稻田条件面积4亩,埂的高度不低于1.2米,田埂面的宽度不小于1.5米,在稻田靠近水源的  相似文献   

12.
成爱兰 《水产养殖》2009,30(7):36-37
为提高蟹池水体的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优化蟹池养殖品种的结构,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习性,2008年在兴化市安丰镇江苏红膏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选择了3口池塘开展了连片成蟹池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通常在浅水环境中生存,是几种适合在藕田中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藕田养殖小龙虾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较为成功的综合种养模式。对藕田养殖小龙虾种养模式调查后发现,该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致使产量、效益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8月在鄱阳湖区的鄱阳、都昌以及余干县(瑞洪镇)水域,对1683尾克氏原螯虾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最大体长11.2cm,最大体重64.6g;最小体长4.4cm,最小体重3.6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关系为式为W(综合)=0.020 L3.291(r=0.9460,n=1683)、W♂=0.013 L3.516(r=0.9482,n=762)、W♀=0.025 L3.158(r=0.9600,n=921),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克氏原螯虾肥满度(k)平均为3.71%,雌虾肥满度平均为3.89%,雄虾肥满度平均为3.53%.雌虾的肥满席大于雄虾;在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捕捞季节,其捕捞规格以7.5-8.9cm为主,占55.85%。  相似文献   

15.
在上、下口直径分别为1.2 m和0.8 m、高0.8 m的圆桶中,装入粉碎风干土300 kg,土层深度0.35 m,加水淹没。5月1日,每桶种植2个藕芽。6月10日,藕叶挺出水面时,每桶投放体长3.89 cm(200尾·kg-1)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7尾。实验设7个处理组,即5个饲料与肥料配施处理:(1)饲料+化肥(F-CF)、(2)饲料+有机肥替代25%化肥(F-M25%)、(3)饲料+有机肥替代50%化肥(F-M50%)、(4)饲料+有机肥替代75%化肥(F-M75%)、(5)饲料+有机肥替代100%化肥(F-M100%),及2个不投喂饲料仅施用(1)化肥(CF)和(2)有机肥替代100%化肥(M100%)。每个处理重复3次。有机肥作基肥,追肥采用化肥。克氏原螯虾投喂量为每桶总体质量的2%~3%,探究藕田养虾模式下,有机无机肥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和营养组成的影响,以探讨藕田养虾模式合理施用肥料技术。63 d的饲养结果表明:藕田养虾模式中,投喂饲料可显著促进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产量及其基础营养含量(P<0.05);投喂饲...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土池生态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市场需求量急剧上升,天然资源锐减,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价格节节攀升。因此,养殖克氏原螯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们于2009年至2010年进行了克氏原螯虾土池繁育苗种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点位于姜堰市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我们选择了4个土质池塘,池埂坡比为1∶2.5,  相似文献   

17.
克氏原螯虾(Procambam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节节攀升,养殖前景广阔。目前养殖过程中均采用雌雄同池养殖,雌雄分池养殖尚未见报道。笔者于2012年进行了克氏原螯虾雌雄分池养殖与雌雄混养效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并评价新型农药——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安全特性,在水温(29±2)℃、p H 8.0±0.2、溶氧量(5.1±0.9)mg/L条件下,采用静水式方法,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24、48、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95.93、563.47、335.64 mg/L;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浓度为84.72 mg/L。跟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氯虫苯甲酰胺属低毒级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毒副作用较小,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
克氏原螯虾(P.clarkii),俗称"龙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属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克氏原螯虾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占体重5%左右的克氏原螯虾肝脏(俗称虾黄),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该虾适应性广,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高,适宜淡水养殖.去年笔者在河南省虞城县北部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进行池塘主养克氏原螯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克氏原螯虾又名淡水小龙虾、龙虾、克氏螯虾.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克氏原螯虾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虾仁出口欧美的供不应求,克氏原螯虾一跃成为水产养殖的炙热品种.本试验就克氏原螯虾在水泥池高密度养殖生产条件下进行了养殖技术的探索,在总结养殖经验技术的同时为以后的大规模养殖生产及工厂化苗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