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机理 秸秆的氨化处理技术就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化物进行碱化处理,常用的氨化物是尿素。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化学键在碱性物质中不稳定,用尿素处理的秸秆,可以使部分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分解,从而改变细胞壁的结构。尿素分解释放的氨与秸秆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使秸秆中的半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溶解。  相似文献   

2.
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就成为氨化秸秆,氨化后的秸秆其营养价值提高近一倍.用氨化秸秆养牛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育肥肉牛收益大,有试验表明用1000kg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后.就等于1000kg粗料与250kg精饲料营养的总和,因此说氨化秸秆既是目前秸秆处理的好方法.也是养牛增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无公害氨化技术即在密封条件下,用氨水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处理秸秆,在常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以提高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一系列制做流程。经过氨化的秸杆叫做氨化秸秆或氨化饲料。  相似文献   

4.
氨化秸秆是用氨水、液态氨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喷洒在切碎的农作物秸秆上,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以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一)秸秆预处理1.秸秆氨化前的加工。弃去不洁或霉变的秸秆,进行机械加工切碎处理,便于氨化。喂牛用切为4~5厘米,喂羊用切为2~3厘米,对较粗硬的秸秆经粉碎机粉碎或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不同秸秆氨化工艺的机理,采用镜象切片技术制备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用该技术可以观察同一细胞处理后的变化,摒弃了随机性,提高了精确度,可以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此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氨化炉条件下用碳酸氢铵处理玉米秸秆,其平均壁厚增加56.25%,但随部位的不同壁厚波动幅度很大,在17.5%-142。5%之间。这为解释为什么用碳酸氢铵氨化炉处理秸秆效果良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秸秆氨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氨化处理可以改变秸秆的物理、化学和组织结构特性,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反刍动物对秸秆的消化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得出氨化对秸秆作用机理的综合描述,对秸秆氨化条件的提供,氨化效率的提高及氨化技术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碳铵石灰复合处理稻草饲喂生长牛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前言 秸秆经碱化或氨化处理后,饲用价值明显改善,这项技术近期在国内外推广应用甚速。但在生产上以往多用单一的化学品处理。为进一步提高秸秆化学处理的效果,我们旨意将氨化和碱化结合起来,进行复合处理。考虑到液氨、尿素和氢氧化纳在国内价格较贵且货源紧俏;根据我们前几年的试验,用碳铵作为氨源处理秸秆,易购而价廉,且贮运使用方便,氨化效果颇佳,故我们选用碳铵(碳酸氢钠)和石灰(氢氧化钙),对稻草施行复合处理。  相似文献   

8.
秸秆微贮     
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处理方法。近年来,秸秆氨化、碱化、青贮等秸秆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青贮对秸秆的要求较高,季节性较强,而氨化的液氨和氨水运输又很不方便,而且还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氨化秸秆肥育肉牛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化秸杆是目前秸秆处理的好方法,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总营养价值约提高一倍左右,用氨化秸秆肥育肉牛,100公斤氨化秸杆相当于100公斤未氨化的秸杆与20~30公斤精料的营养总和。一、氨化秸秆的制作(一)氨化池的建造氨化池的大小可根据饲养牛的头数和氨化的...  相似文献   

10.
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将粉碎的油菜秸秆用30%水和不同比例(10%、15%、20%)碳酸氢铵进行氨化处理,并于处理后7、14和21 d采集样品,与未氨化处理的油菜秸秆(对照)同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氨化和未氨化处理油菜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氨化后油菜秸秆CP含量增加,粗脂肪(EE)、NDF和ADF含量下降,DM、粗灰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氨化组油菜秸秆DM和CP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20%碳酸氢铵氨化处理油菜秸秆ADF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添加15%和20%碳酸氢铵氨化能显著提高油菜秸秆DM、CP和ADF的山羊瘤胃降解率,油菜秸秆经15%碳酸氢铵、30%水分条件下氨化处理效果最好、最经济。  相似文献   

11.
发展秸秆畜牧业具有节粮和增加畜产品供给的双重意义,秸秆处理利用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秸秆饲料化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做了回顾,评价了秸秆氨化处理方法,介绍了改进型的秸秆氨化、碱化、盐化综合处理及秸秆复合青贮技术;还介绍了含秸秆颗粒饲料的制作;最后指出了秸秆处理利用的生产技术需求,并且讨论了研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农作物秸秆尿素氨化处理技术要点及利用尿素氨化处理后的秸秆饲喂家畜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旨在更好地充分利用农村广泛的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3.
挪威的秸秆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挪威,秸秆处理技术的应用已有很久历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饲草短缺,挪威农民就普遍使用碱化方法(Beckmann procedure)处理秸秆。由于碱处理需大量清水漂洗,而漂洗的水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从70年代中期起,挪威农民便开始应用秸秆氨化的技术。由于氨化技术本身的优点以及政府的鼓励(采取补贴政策),秸秆氨化在挪威发展很快,到1988年已达13万吨,占秸秆总数17.3%。此外,用氢氧化钠处理的有2.5万  相似文献   

14.
据一般的研究认为: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约有70%积累在作物秸秆中。但由于秸秆含粗纤维多、蛋白质少和矿物质含量不合适,限制了秸秆的饲用价值。所以开发利用作物秸秆中的营养物质,已成为世界畜牧饲养工作者的研究课题。秸秆处理方法大体有物理、化学、微生物三种,目前化学法较为优越,居领先地位,其中用液氨、尿素、氨水等氨化物氨化处理秸秆比较理想,既能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又能增加秸秆的粗蛋白含量。但在实际应用上,问题仍不少。为了解氨化麦秸的一些规律,我们于1981年11月,在市莱芜猪育种场,进行麦秸氨化效果的测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秸秆(稻草,下同)无膜氨化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按2×3二因子设计,安排了常规密封(有膜)和全不覆盖(无膜)的两种薄膜对氨化秸秆的覆盖程度和三个处理时间:Ⅰ(20天),Ⅱ(30天),Ⅲ(40天).从试验结果的感观性状上表明,无膜氨化除在Ⅱ(30天)以后出现部分霉点外,与常规法无明显差异;从营养成分测试结果及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同期的有膜氨化和无膜氨化差异不显著,且在粗蛋白含量上要比一般秸秆提高约3%~5%.上述结果表明,无膜氨化技术可以替代有膜氨化技术;同时,若无膜氨化技术在全国推广和应用,按全国每年产出2150万吨氨化秸秆计算,则全国每年可因此而节省1.505亿元的薄膜等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正>1秸秆氨化饲料的优点秸秆饲料氨化处理,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尿素或尿素溶液等,以改变秸秆的结构形态,提高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和秸秆的营养价值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它是目前最经济简便而又实用的处理方法。该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各种农作物秸秆都可进行处理。氨化秸秆具有以  相似文献   

17.
尿素和碳铵氨化秸秆的适宜用量为进一步推广氢化技术,实现我县秸杆氨化操作规范化,我们对麦秸、稻草、玉米秸三种作物秸秆进行不同氨源与配方氨化效果及贮存后效果测定试验、其目的是了解氨化对提高秸秆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效果,求得适宜的配方。1试验材料及方法1.1材...  相似文献   

18.
尿素氨化秸秆技术要点及饲喂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牛羊的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优质饲草的缺口越来越大,饲料成本也不断提高。可作为饲料的作物秸秆却被大量废弃或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积极开发利用秸秆作为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极为有效的途径。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秸秆处理技术是秸秆青贮、秸秆氨化和秸秆的微生物降解技术。其中,秸秆氨化可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而利用尿素进行秸秆氨化这种方法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据有关研究表明,氨化后的秸秆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4%~6%,动物采食量可提高20%~40%,消化率提高10%~20%。氨化秸秆饲喂奶牛,产奶量可提高10%。为此,本文笔者从尿素氨化秸秆技术要点、氨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饲喂牛羊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綦江县氨化秸秆及养畜技术要点11993年綦江县作为“全国农区秸秆养牛示范县”,开始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玉米秆、稻草等)的氨化处理及饲喂牛羊的技术。2秸秆氨化技术。2.1秸秆氨化技术,主要推广氨化池(窖)氨化法。选择地势较高,向阳、干燥,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20.
秸杆养畜粗饲料加工利用配套技术之二--秸秆氨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33年,德国科学家已开始研究氨化麦秸,此后,很多国家的科学家继续对秸秆氨化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我国农民很早就知道利用人尿处理秸秆喂牛,可惜没有人总结,加以推广。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开始了氨化秸秆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及试验。1987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推广,1989年农业部将氨化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十项实用技术之一,1993年氨化技术初步在全国普及,氨化秸秆总量突破1000万t,达到1169.15万t,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