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法律制度缺位、农村金融抑制、环境金融发展迟滞阻碍了农业生态补偿投融资机制的良性运行。以绿色信贷为路径,从三元主体向度构建农业生态补偿融资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调动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创新环境融资方式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欧盟农业生态补偿对中国GIAHS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欧盟是全球最先发起农业生态补偿的地区,学习其先进经验在探索中国GIAHS生态补偿机制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探讨建立GIAHS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欧盟农业生态补偿的补贴政策,并从每年的农业转换面积占比、农民进入与退出比例方面分析了欧盟农业生态补偿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缺陷,发现补贴政策虽然在激励各成员国从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转换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法保障农户持续地从事该行业。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GIAHS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稳农惠农的前提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实现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通过对江苏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储备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补偿体系;重视程度不高,尚未发挥既定的补偿效果;融资渠道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等。提出了符合江苏现状的严格农业生态补偿顶层框架设计、建立农业生态补偿试验示范区、建立多元化农业生态补偿途径、构建农业生态补偿长效保障机制、强化农业生态补偿宣传教育等政策建议,为江苏率先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参考,也为推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补偿是缓解农业生产者生存发展权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权益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措施。针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在法律体系、补偿内容、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对农业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各省市的区域性立法实践,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以增强我国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从海南省农业生态补偿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成功经验,从法律法规体系、补偿的运行机制、补偿的利益相关者、补偿范围和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支付模式等方面构建了海南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并提出了海南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取向和措施,旨在为海南省农业生态补偿逐渐从"输血式"补偿向"造血式"补偿转变提供参考,促进海南省农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陈海军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883-1888
将近十年来国内期刊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研究文献被归纳为以农业生态补偿的机制为中心的探讨、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制度讨论、农业生态补偿的立法研究、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和讨论补偿的核心问题——补偿标准等5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在基本概念的认识、核算方法的综合应用、国外经验的本土化、默认前提的地区适应性论证、学科综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总结了其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补偿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综合阐述了河北省生态补偿实际状况,包括农业水资源、山区农业及农业生产实施等;分析了实践中存在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方式单一、农户参与程度低下等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多元化补偿方式、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展开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介绍了美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包括: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投融资模式、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和开展多地合作。  相似文献   

9.
张承地区日益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农业生态系统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农业生态补偿作为以经济手段调整损害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各利益相关方关系的一种模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文章采用博弈论模型以张承地区的退耕还林补偿为例来讨论张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补偿政策实践过程中的行为决策过程和现有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博弈分析表明,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效果不完全取决于补偿金额的大小,仅仅依靠提高补偿标准来保护环境是不明智的;政府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同时应该将补偿年限纳入政策制定范畴中;张承地区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以及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态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有效抵御旱涝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农田水利投融资问题更是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田水利投融资问题对于保障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投融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各投资主体的投资不足、未能建立公益性补偿机制等,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农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即搭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统筹管理省级水利投资建设基金、整合各类涉水项目资金、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来激励农业生态服务供给、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国际上针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了大量有益实践,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和政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农业生态服务的类型,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机制,包括补偿对象、补偿标准、价格机制和执行部门设置等关键环节。并进一步比较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与其他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的特点以及适用的领域,认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在执行成本、政策可行性以及收入分配公平性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革命老区达州是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若没有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将会带来更大破坏性开采。达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需从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市场调节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天然气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3):105-106
为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综述河北省针对农业水资源、农业生产与污染、山区农业环境保护实施的生态补偿实践,分析指出其实践中主要存在区域生态协调机制缺乏、生态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无差异化和补偿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问题,提出建立区域生态协同综合管理体制,开辟多元化生态补偿途径,制定区域差别化补偿标准,加强社会化的生态补偿监督评估,形成农业生态补偿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态污染问题,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和现状,农业生产行为对于环境破坏的比重必须引起人类的重视,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环境关系是友好和谐的关系。因此,农业污染治理和农业生态补偿就需要一定的法律机制保障,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共同发展。美国在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比较成熟,认真学习美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领域的宝贵经验,从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方面出发,综合归纳出了农业生态补偿的根本路径,以"司法为基准、政府为主导、市场为手段"全面保障"权利义务对等"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生态补偿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福建省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要性、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机制模式、实践效果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4点建议,旨在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类似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分布与粮食生产区高度重合,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居民健康。生态补偿作为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工具集,已经在流域生态补偿、农林业生态补偿、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选择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并完善配套机制建设,是解决我国煤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煤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特点,提出针对不同污染等级的生态补偿方式,并建立基于"环境价值"和"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测算体系。从生态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资金来源、补偿方式等方面,构建了煤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生态补偿的补偿机制,并从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生态补偿配套机制建设,为我国煤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生态补偿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换代,建立资源合理利用的现代循环体系,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因开始着手分析,总结归纳了苏州市近几年来实行生态补偿的特点是资金投入正逐步加大、一开始就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主要以“水”为代表,依然还存在着得到补偿的地区和村民期望值正在逐渐升高、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尚未实现全民参与的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标准、扩大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完善生态补偿的社会制度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6,(5):715-718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而生态补偿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调节方式。生态补偿是解决农业生态外部性的重要制度,根据外部性理论,政府和市场都是解决农业外部性的重要手段,政府在农业生态补偿中占主导地位,而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则是生态补偿建立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政府补偿模式,相对而言,市场补偿机制未被很好运用。因此,需要完善市场机制,采取激励性的补偿方式,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在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经验,从法律法规体系、产权、生态标志制度以及评价制度4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市场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叶军红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52-7855
建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该流域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补水不能持续、淀内农村污染加剧以及生态移民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主体功能区、公共物品、福利经济学、财政转移支付、流域治理等理论,提出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和受益者,补偿客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生态建设者和受害者,补偿途径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博弈协商型,补偿标准有转移支付、流域上下游补偿、农村环保"征补共治"、生态移民以及跨界断面类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确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地位、生态补偿基金要专款专用、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补偿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流域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从福建省农业生态补偿现状出发,结合国家层面农业生态补偿的宏观政策以及其他地方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实践,从法律制度、试验示范区、组织管理体系、财税制度、社会化监督和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