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草场面积很大,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但是自古以来广阔的各种草场连年都受到了蝗虫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所以新疆草场的蝗虫一半以上是靠飞机防治,另一半是人工机械防治.从80年代以来,我部利用蝗虫微孢子虫,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牧鸡治蝗等进行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蝗虫发生密度高、危害程度大的草原上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过去长期使用如马拉硫磷等有机农药,致使与蝗虫产生抗药性,造成施药量加大,增加防治成本,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牧鸡灭蝗值得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链被破坏,草场退化、气候旱化,蝗虫天敌数量锐减,控制力减弱,大量蝗虫在短时间内把草原啃噬光。锡盟草原蝗虫发生是从1976年开始的,1992年前基本上未形成大面积暴发的趋势,从1992年开始,草原蝗虫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都呈上升趋势,自1999年以来,锡林郭勒草原连续干旱,致使部分草场全年未返青,形成了赤地千里的惨象。草地严重超载过牧,退化、沙化加剧,草原蝗虫连年重发,并创纪录地侵入草甸草原区,局部草场遭到毁灭性破坏。  相似文献   

3.
蝗虫鼠害的发生会严重导致草场退化,恶化草原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其次,深入探讨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玛纳斯南山荒漠草场蝗虫进行农药筛选试验,筛选出几种防治草原蝗虫的新型农药。  相似文献   

5.
从90年代以来阿巴嘎旗草原蝗虫连年发生,并暴发成灾,成为阿巴嘎旗草原毁灭性的灾害之一。1999年~2004年阿巴嘎旗草原蝗虫累计发生面积达3.9万km^2,这更加剧了草场的退化和沙化,给阿巴嘎旗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严重地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为保护草原,恢复草原生产力,阿巴嘎旗连续6年使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对7040km^2面积的草原蝗虫进行了防治。灭效达90%以上,并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6.
今年 ,察右前旗遭受了 60年不遇的大旱 ,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损失。旱灾往往与虫灾同时出现。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 ,干旱使造成蝗虫疾病的丝状菌被仰制。因此 ,蝗虫大增。蝗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 ,是一种毁灭性的生物灾害。呼和乌素乡等 ,许多乡镇暴发蝗虫 ,密度达每平方米 34~ 1 2 0头 ,全旗发生面积1 0多万h ,占草场面积的 85 %以上。蝗虫的防治中以防旱、防小、防了、防重于治的原则。在了解蝗虫的危害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 ,应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掌握防治时机 ,进行诱杀、毒杀。蝗虫属于直翅目 ,昆虫纲 ,蝗科 ,身体一般呈绿色或黄褐色 ,咀嚼式口器其后足大适于跳跃 ,其幼虫为“蝻” ,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蝗虫分布特点山区重于滩区 ,退化草场荒山荒坡重于农田 ,裸露的荒山坡重于植被好的地方。主要是亚洲小车蝗 ,红翅皱膝蝗。防治方法1 药物防治1 1快杀死 5 0~ 70me/亩 ,加水 80斤喷雾。1 2用 30 %桃山灵一两兑水 60~ 80斤喷雾。1 3每亩用菊脂类农药一两兑水 60斤喷撒。2 人工防治2 1蝗虫为迁移性害虫 ,可在农田边打封存锁进行统一联防。2 2进行...  相似文献   

7.
草原蝗灾成因及机械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蝗虫对草原造成的危害,并分析了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繁殖能力和生存适应能力强(内因),生态环境恶化及适宜的气候条件(外因)。在掌握草原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结合防治经验,提出了机械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草原牧鸡的因素及其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里坤县有草场面积1997×6.667×10^-2hm^2,大都属于荒漠半荒漠草场。每年发生蝗虫灾害面积近120×0.667—150×0.667hm^2,左右,多年以来,治煌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虫害,但是也导致了害虫抗药性增强,和大量害虫天敌被杀死,使草原生态遭到污染。由此生物治蝗以其成本低,效益突出而成为有效防治煌虫灾害的首选手段,近年来哈密地区大力推广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蝗虫多发区引导农牧民养鸡治蝗,由于牧鸡治蝗所得鸡肉鸡产品属绿色食品,产品日益受到广泛的青睐,需求量不断增大,从而使其价格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草地蝗虫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蝗虫对乌鲁木齐市草地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分布的情况下,综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严虎 《草业科学》2004,21(10):77-77
根据尖扎县摹工作站和青海省鼠虫害测报中心技术人员于2004年5-7月对尖扎县蝗虫卵、蝗蝻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蝗虫发生面积较前往年成倍增长,冬春草场全部发生,并逐步向夏秋草场蔓延.  相似文献   

11.
草原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阻碍,严重影响着草原生态平衡,导致草原产草量下降,并降低了牧草质量.草原蝗虫监测是为了摸清蝗虫的种类、密度、发生地点和面积,并了解蝗虫发生区的情况,作为防治计划的主要依据.2012年6月24日,凌海市草原监理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已确权草原设立监测区,并在监测区内进行样方监测统计,掌握了防治前的蝗虫密度,分析了防治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义和塔拉苏木位于开鲁县西北部,是县内唯一的纯牧业乡镇。境内草场类型为干旱的杂类草草场,总面积为4.2万hm^2。80年代以来,由于超载放牧、干旱少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场生境恶化。1996年~1998年连续3年发生了蝗虫灾害。其中以1998年最为严重,草场受灾面积达2.67万hm^2以上,重灾面积1.33万hm^2。蝗虫主要是亚洲小车蝗,虫口密度平均为50头/米^2左右,最高达250头/米^2,最少在20头/米^2以上。1998年6月18日开始,对其境内草场的蝗虫进行及扑灭。  相似文献   

13.
绿僵菌和绿饵对草原优势种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域辽阔,草场面积很大,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但是各种草场连年都受到了蝗虫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意大利蝗是耐药性强,危害严重的优势种蝗虫之一,严重影响了新疆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控制了危害,但长期反复使用的结果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农药用量后大量的天敌被杀死,草原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使虫害加剧,而且防治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了防治经济效益.从80年代以来,利用蝗虫微孢子虫、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牧鸡治蝗等进行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了了解新一代生物杀虫剂绿僵菌产品在我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下防治优势种蝗虫的效果,2000年5月底至7月初我们与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所合作进行使用绿僵菌油膏、绿僵菌饵剂和绿饵防治草原蝗虫的一系列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4.
5月13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蝗虫发生趋势,交流了近年来治蝗工作经验和今年各地的工作安排,农业部蝗灾防治指挥部总指挥刘坚副部长部署了今年全国的蝗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利用GIS辅助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越 《畜牧兽医学报》1999,30(6):574-576
不合理的草原放牧活动会使草原退化,沙化,导致蝗虫灾害,使畜牧业遭受损失。本文在草原放牧活动和蝗虫群落之间的关系理论和与环境科学,生物学,畜牧科学等研究成果上,探讨用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不仅作到快速,准确地预测蝗虫灾害的发生,还可以为调整放牧强度,方式和放牧草场提供依据,使畜牧活动达到最佳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严 虎,华青措,周 措,才让加(尖扎县草原工作站,青海 马克唐镇 811200)  尖扎县草原站和青海省鼠虫害测报中心技术人员于2004年5~7月对尖扎县尖扎滩乡蝗虫卵、蝗蝻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今年该地区蝗虫发生面积较往年成倍增长,四村冬春草场将会发生虫灾,并逐步向夏秋草场蔓延。据调查,该地区发生面积达3×104hm2,危害面积约达0.70×104hm2。为此,7月30日农牧厅下达0.70×104hm2灭蝗任务。防治工作于7月31日开始,8月16日结束,历时17d,共计完成防治面积0.70×104hm2,平均灭效达96.90%。本次灭蝗共抽调县草原站技术人员15名,县乡管理干部4…  相似文献   

17.
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周边地区蝗灾的影响,辽宁省一些地区的草场、农田多次遭受蝗虫侵害,且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蝗虫种类除本地土蝗(黄颈小车蝗、星翅蝗等)外,首次出现了东亚飞蝗,密度均在每平方米30-100只,最高达到每平方米2000只以上。草地蝗虫来势猛、蔓延快,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扩  相似文献   

18.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蝗虫发生成灾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蝗虫发生成灾是草原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生态学问题。近年由于干旱少雨,草原植被的退化,沙化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拦路虎,而草原蝗虫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互为前提恶性循环的两个方面。同时退耕还牧、还草及沙源治理,天然草场改良等生态建设中新的蝗虫灾害还会产生,原来次要的蝗虫灾害还会上升为主要的蝗虫灾害。所以,草原蝗虫的治理将是西乌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草原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建梅 《中国草地》2002,24(6):66-69
分析了内蒙古草原蝗虫严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内蒙古草原蝗虫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韩学明 《草业学报》2000,17(4):27-28
1997~1998年对化隆县草场上发生的鼠虫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大类草场都有害鼠和蝗虫分布;其中,在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上较多.全县鼠害草场面积22506hm2,虫害草场面积21986hm2;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优势害鼠,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和红翅皱膝蝗是优势害虫.高原鼠兔密度为2.5只/hm2,高原鼢鼠为3只/hm2;蝗虫平均密度为21头/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