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扬麦13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科技路线育成的优质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于安徽、江苏两省淮南麦区推广应用。特征特性:扬麦13号属春性早中熟品种,熟期与扬麦158相仿。该品种幼苗直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8  相似文献   

2.
扬麦15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研究室在扬麦4号×St1472/506组合内选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育种的方法育成的又一突破性小麦新品种。于1993年4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该品种为春性、幼苗直立。株高95cm左右。  相似文献   

3.
扬麦158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周长军严功林陈国庆(江苏省扬州市郊区农业局225002)(汤汪乡人民政府225004)扬麦15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麦4号×ST1472/506杂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4.
扬麦158小麦     
扬麦 15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麦4号×st1472/506选系”杂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是继扬麦5号后适应于长江中下游南方冬麦区推广种植的又一突破性小麦新品种。 1 主要特征特性属春性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0~95cm,节间5个,主茎叶片11  相似文献   

5.
扬麦16号小麦(原名扬00—126)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进张家港市,经两年的试种示范,现已成为张家港市小麦当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京华8号     
京华8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京X005为母本,京24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0031号。  相似文献   

7.
综合苏北沿海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种植模式等,选取扬辐麦5号、苏隆128两个历年审定的本地未种植过的品种为实验对象,以扬麦20为对照进行示范种植。示范结果表明,扬辐麦5号、苏隆128均适应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驻豆7号是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9220为母本,豫豆16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0002。  相似文献   

9.
青花6号、青花7号是青岛农业大学培育的花生新品种,2010年3月31日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青花6号 青花6号系青岛农业大学以白沙6号作母本、99D1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广适小花生新品种。于2007~2008年参加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28号。  相似文献   

10.
辽科1号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2000年育成的高抗倒伏、高产、高淀粉、优质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06018。201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10002。近几年由于玉米生产中发生大面积倒伏,而辽科1号高抗倒伏,推广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高科10号是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以自育系W724为父本,以外引系浚9058为母本,配制了杂交组合。该组合通过了2010、2012年参陕西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优异。于2013年4月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陕审玉2013021号。  相似文献   

12.
苏申麦1号系扬州大学农学院用“0085”(扬麦1号变异株辐照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白软麦,具有优质高产、繁茂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穗发芽等特点,2001年以来在上海、江苏等部分市县和农场示范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理想的优质饼干、糕点用弱筋小麦良种之一。于2007年6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与沿海砂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6两优9368是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审定(苏审稻201002号),2011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审定(桂审定201108号),2010—2011年在安徽省试验示范,2012年安徽省认定,6两优9368从2010年以来大面积种植,是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广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4.
新蓖1号(B401)是农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经十几年研究培育的高产、优质蓖麻杂交种,该品种高产、优质、稳产、耐密、抗病、抗倒伏,200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蓖麻新品种区试,表现良好,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登蓖麻2010年29号。本文阐述了新蓖1号(B401)父本、母本、杂交种特征特性及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6两优9368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神州种业以6311S为母本,恢复系936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2),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2011008号),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认定(皖农种(2012)343号)。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李金昌  汪石俊 《作物杂志》2011,27(2):113-114
天选46号是由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用天882作母本、天选3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多年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于2010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10014。  相似文献   

17.
新农稻1号粳稻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稻1号由河南省新农种业有限公司以(豫粳7号×黄金晴)F1为母本、黄金晴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0004。  相似文献   

18.
超甜玉米晶甜5号是优质早中熟玉米单交种,于2010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米2009007号.  相似文献   

19.
扬麦 28 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新品种,于2018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180010,其综合抗性好,品质优,产量高。对扬麦 28 的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主要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推广该优良品种,发挥品种生产优势,满足现代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扬辐麦 14(原名扬辐麦 4188)系采用辐射诱变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结合方式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2018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 6254.55kg,比对照扬麦 20 增产 5.75% ;2018-2019 年度续试,平均产量 6748.50kg,比对照扬麦 20 增产 6.78% ;2019-2020 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6573.00kg,比对照扬麦 20 增产 6.01%,3年试验均为极显著增产。2023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230012),在审定试验中表现出早熟、高产、中抗赤霉病、高抗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等优点,品质达优质中筋小麦标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协调群体生长,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