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玉12是海伦东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2—2003年公司内部鉴定中表现优异;2004~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6~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多点次省内异地鉴定试验,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合玉25于2007年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与黑龙江省合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合系628为母本、合系640为父本杂交育成,原品种代号合玉273,2015年通过黑龙江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5047。2008-2010年在佳木斯分院内进行产量鉴定试验,2011-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第7区区域试验,2013-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第8区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1选育的方法及过程 2001年以嫩9232为母本,以外引系FRENKLIN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2001—2005年分别在公司和海南加代种植F1~F6。2006年F7决选,品种代号为明星05—02,2007年在公司内部品比试验,同时进行品种异地鉴定。200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星农1号,选育过程见表1。  相似文献   

4.
科河8号是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以自选系KH8为母本,自选系KH96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2002年参加单交种产量鉴定,2003年参加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多点试验,同时参加内蒙古地区预备试验.2004年参加巴彦淖尔市多点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参加内蒙古玉米区联试验.2005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5007.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垦区选育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为育种目标,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北大荒种业集团于2006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试验地以自育系北系25为母本、北系7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原代号北种916).2007-2008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垦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龙垦7号,审定编号:黑垦审玉2012001.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种庆发112是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以自育系庆系82为母本,用自育系庆系6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单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庆单9号.  相似文献   

7.
合玉22号(原代号合04~4207)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利用中硬型自交系合系532为母本、中齿型自交系合系35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6—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生产试验.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推广。为了加速其推广速度.其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合玉20号(原代号合20—717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1997年利用中硬型自交系合系789为母本、中齿型自交系合系79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生产试验,2005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H2为父本.利用病圃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12月底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丰收2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7年以克交88223-1为母本.以白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所内培育F1,1999-2001年所内种植F2~F4,系谱法选择,2002年所内种植F5,并于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7741.2003-2004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同时进行异地鉴定: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七区预备试验,2006-2007年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同时2008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进行病害鉴定.2008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丰收27号.  相似文献   

12.
<正>合玉27(原代号合823)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高产玉米研究所以合选05为母本、合选09为父本杂交育成。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6035。2009-2011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8区预备试验,2013-2014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0847.2kg,比对照克玉15平均增  相似文献   

13.
高油大豆嫩丰17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嫩丰17高油大豆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2年以白系8713为母本,哈红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代号为嫩92046;1993~1997年种植F1~F5代,5代决选,组合代号为嫩92046-5;1998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1999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2000年参加龙江县异地鉴定试验;2001~2002年参加全省第二区大豆区域试验,002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200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因其含油量高、结荚密、3粒和4粒荚多、分枝力强,002年被列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4.
垦玉7号玉米新品种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科学研究所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以自选系南无名-5为父本,1996年杂交育成的玉米杂交种.1997-1998年所内进行鉴定试验,1999年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同时在省内多点进行试验、示范.在此6年的试验过程中,该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质佳、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等优点.2003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正1品种来源丰禾6号由黑龙江省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育成。2002年进行所内鉴定,2003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异地鉴定、抗病接种鉴定,2004年参加省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5~2006年同时做品质分析及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具有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抗倒伏、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08001。  相似文献   

16.
新蜜42号是农六师农科所选育的甜瓜新品种,原代号子鼎蜜4号。2003年,以自选自交系2001-7为母本,自选抗病自交系2001-30为父本杂交组配,2004年进行杂交一代鉴定,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6至2008年参加自治区甜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7.
南元涛 《作物杂志》2004,20(6):55-5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于1996 年用偏硬型自交系“绥系701”为母本, 以中齿型自交系“绥系601”为父本杂交育成早熟春玉米绥玉10。1998~2000 年在所内参加品种鉴定试验及省内适应区多点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 年以代号绥313 参加并通过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产量居参试组合的第一位;2002 参加并通过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试验, 产量为第一位。2003 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并命名“绥玉10”。  相似文献   

18.
新玉13是汉中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自育自交系B9901作母本、RY-0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2008—2009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生态春播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生态春播玉米品种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0013号。  相似文献   

19.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柳单301是吉林省柳河县吉星育种试验站,2004年以自选系K10-2为母本,F3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参试代号MF12).2005~2006年进行网点试验,2007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组玉米预备试验,2008 ~ 2009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人工接种抗病(虫)性鉴定;农业部谷物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优质、高产、抗性强.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吉粳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辽宁省耐盐碱、优质品种辽盐12为母本,早熟高产抗病品种长白10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冬在海南加代;2000年在所内进行F2单株选拔;2002年F4出现稳定株系,田间代号为吉02-2534;2002年冬F5进行海南加代扩繁。2003年F6参加产量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进行稻米品质鉴定;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