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1993年起,我县开展山羊圈养,现将山羊圈羊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圈养场地的选择确定建设场址,一般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清洁充足的水源,并能以自流的形式最好。②地势要比较高、排水良好、通风干燥的南向缓坡有成林的乔木或竹林的地方,有土质的沙砾土或麻沙土更理想。③不远离饲料种植地就近解决饲料来源,圈养山羊所需饲料总量较多,羊群的圈养数量一定要考虑饲料基地的建设规模。④交通便利,以利于运输和管理。2羊舍的建筑应符合卫生、经济实用、便于管理和有利于提高生长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条件要求。圈养的山羊舍应一律建楼式羊舍或高架羊…  相似文献   

2.
冬季圈养山羊应注意做好保温、通风、及时清除粪便、疾病防治、供给饲料、保胎等工作,以帮助山羊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3.
<正>圈养山羊,由于条件限制,饲料以农作物秸秆和谷物籽实为主,饲草料单一,营养不全,易造成圈养山羊机体内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缺乏,会引起神经、消化系统、肌肉运动、营养输送、血液凝固和酸碱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大力推广山羊舍饲圈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山羊由自由放牧饲养转为圈养或半圈养方式后,山羊的一些疾病及饲养管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笔者在参加实施“农区规模舍饲圈养山羊示范”项目中,有一示范户在水库岸边建舍圈养52只山羊,引进种羊几天后发现,  相似文献   

5.
圈养山羊是开展肉羊规模化商品生产的主要途径,也是科学养羊技术进步的体现和深化.圈养山羊它有利于对羊群实行科学管理,减少放牧体能消耗,提高羊群的繁殖育成率,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发挥应有的生产能力;有利于积蓄农家肥,便于处理粪便,克服山羊在放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改善卫生环境、减少人畜疾病传播,促进养羊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千余年来山羊属放牧家畜,长期的放牧形式养成了山羊特有的活泼爱动,喜好游走,采食百样牧草的习性.一旦圈养,突然改变生活习性,加之饲料品种不齐全,部分营养缺乏,在短期内难于适应圈养条件,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圈养疾病.为便于开展山羊圈养,我们在《马头山羊综合技术规范》研制过程中,对马头山羊圈养疾病的发病流行状况与规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制定出马头山羊圈养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西百色市大力推广山羊舍饲圈养技术,山羊由自由放牧饲养转为圈养或半圈养方式后,山羊的一些疾病及饲养管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笔者在参加实施"农区规模舍饲圈养山羊示范"项目中,有一示范户在水库岸边建舍圈养山羊52只,刚引进种羊几天就发现羊群陆续出现双目流泪、羞明、有白色分泌物等症状,经病史调查、局部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水波反光照射引起山羊结膜角膜炎。  相似文献   

7.
浅谈广西圈养山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养山羊”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山羊能不能圈养、圈养能否养好山羊、圈养对山羊的影响、圈养技术如何规范等,事实证明圈养是可行的,广西近几年来也一直在从事圈养山羊试验与研究,取得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李观题 《中国养羊》1997,17(1):27-28
圈养山羊模式李观题(湖北省十堰市畜牧局442000)圈养山羊是在标准栏圈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山羊的饲草饲料与精细的饲养管理技术,加上定期对山羊驱虫与防疫,使山羊的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提高山羊只平经济效益,达到多生、少死、增重快、出栏率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区养羊生产水平仍相对较低。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养羊实践,认为农区充分利用当地的饲草、饲料资源,发展肉用山羊的较适宜模式为全舍饲圈养。1 圈养山羊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农区许多地区缺乏放牧饲养的条件,圈养山羊规模可大可小,解决了农区羊群放牧难及羊群规模较小而造成放牧时劳动力浪费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放牧山羊损害庄稼、果树等所造成的农牧矛盾。据实践,饲养80只规模的羊群放牧时通常需2名牧工,而圈养山羊,在饲草料充足下,每人一般可管理120只左右,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1.2 有利…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山羊养殖存在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山羊圈养水平,从品种改良、引种技术、饲草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山羊养殖。  相似文献   

11.
1山羊放牧与采食量和食性选择 随意采食量。随意采食量指一只山羊在理想的环境下(每只羊单独圈养,温度适宜,没有任何身体或精神上的应激),一天中采食的饲料总量。随意采食量是衡量饲料质量和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圈养山羊是开展肉羊规模化商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一种养羊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圈养羊不仅可以降低消耗,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减少在放牧中的污染,改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但山羊千余年来均为放牧,喜走爱动是其固有习性,一旦圈养,便会发生与放牧时不同的圈养疾病.因此,我们在<马头山羊综合技术规范>研制过程中,对圈养山羊疾病综合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与芯?其关键技术措施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驱虫,定期防疫注射,防止疫病传播.此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运动,加强各类饲草饲料的合理搭配,减少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确保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饲养场选址、羊舍建设、品种选择、不同阶段羊群的饲养管理、饲料、羊场卫生和防疫工作等方面阐述规模圈养山羊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舍饲山羊的重要性 ,采取引进良种开展纯繁及杂交改良 ,科学地修建圈舍 ,建立饲草饲料基地 ,加强圈养山羊的饲养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舍饲山羊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舍饲山羊的重要性,采取引进良种开展纯繁及杂交改良,科学地修建圈舍,建立饲草饲料基地,加强圈养山羊的饲养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舍饲山羊.  相似文献   

16.
肉羊饲喂"S25山羊浓缩料"增重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隆林黑山羊和本地普通山羊在舍饲圈养状态下,补饲山羊专用浓缩料的增重效果和采食饲草饲料的种类及其适口性等,我们在2005年起实施的"百色右江河谷山羊圈养技术熟化"项目示范户及种羊场进行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山羊混合精饲料中添加15.62%~25%的"S25山羊浓缩料"增重效果明显,其中隆林黑山羊试验组Ⅰ比对照组Ⅰ日增重提高27.97%,本地普通山羊试验组Ⅱ比对照组Ⅱ日增重提高19.25%;饲养隆林山羊比本地普通山羊增重提高19.01%-27.71%.  相似文献   

17.
干旱河谷地区舍山羊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舍饲山羊的重要性,采取引进良种开展纯繁及杂交改良,科学地修建圈舍,建立饲草饲料基地,加强圈养山羊的饲养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舍饲山羊。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隆林黑山羊和本地普通山羊在舍饲圈养状态下,补饲山羊专用浓缩料的增重效果和采食饲草饲料的种类及其适口性等,我们在2005年起实施的“百色右江河谷山羊圈养技术熟化”项目示范户及种羊场进行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山羊混合精饲料中添加15.62%-25%的“S25山羊浓缩料”增重效果明显,其中隆林黑山羊试验组Ⅰ比对照组1日增重提高27.97%,本地普通山羊试验组Ⅱ比对照组Ⅱ日增重提高19.25%;饲养隆林山羊比本地普通山羊增重提高19.01%-27.71%。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山羊养殖,充分利用丰富的天然牧草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而圈养山羊又是开展肉羊规模化商品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它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等多种饲草饲料,有效地缓解牧草季节性矛盾和羊群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品种(品系)山羊对秸秆揉丝微贮舍饲圈养的效果,探索、完善右江河谷农区丰富秸秆资源的优化利用技术及经验,熟化南方高湿高热地区秸秆揉丝微贮技术要领及应用。本次试验采用出生、体重相近波尔隆林山羊杂种二代(简称波隆杂二代羊,下同)、隆林山羊和本地山羊等三个不同品种(品系)的山羊各20只,每个品种羊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试验组实行统一的秸秆揉丝微贮舍饲圈养管理技术,对照组饲喂经普通加工的青粗秸秆饲料且实行舍饲圈养。经90天的试验结果显示,波隆杂二代羊组平均增重比隆林山羊组、本地山羊组分别高44%、67.9%;三个品种(品系)试验组和对照组增重(㎏)分别为24.21和17.61、16.81和11.80、14.42和10.08;料重比分别为8.2∶1和11.3∶1、11.8∶1和16.8∶1、13.7∶1和19.6∶1。秸秆揉丝微贮技术在南方推进山羊规模化发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