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双江野生古茶树资源概况双江因澜沧江纵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在东南角上汇流而得名。全县土地面积2160km~2,山区面积为2083km~2,占总面积的96.4%。森林覆盖率62.1%。县内最高海拔3233m,最低海拔670m,气候为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左右,县城海拔1050m,北回归线横穿县境。2015年全县茶叶面积17.75万亩,茶叶总产量10190t,茶叶工农业总产值8.3亿元,是国家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的原产地。  相似文献   

2.
<正>茶叶是云南省德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安全优质已成为重中之重。2016年德宏茶叶种植面积为35.4万亩,采摘面积31万亩,产量20145.2t,茶农人均纯收入1857.25元。病虫害发生面积28.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其中黄、蓝板防治面积6万亩、农业防治25万亩。德宏州茶叶生长种植区域在800~2000m之间,大部分种植分布在海拔1000~1400m之间。摸清茶叶病虫害主要发生种类和发生规律,是茶叶提质增效的主要保障技术措  相似文献   

3.
高山区茶树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县现有茶园面积3.1万亩,其中2万余亩种植在海拔800-1100米的高山地区.该区域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770mm,昼夜温差大,云雾露水多,湿度大.年开采期比县内低海拔茶区迟7-10天,秋茶提早7天左右结束.因此,在生产栽培中要掌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 1 我区马铃薯生产概况陕西省汉中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为800~1000毫米。粮食作物一年两熟,部分山区为二年三熟。马铃薯种植区域从海拔600米延伸到1800米之间。全区种植马铃薯面积1949年为27.6万亩,1978年一度扩大到58.9万亩,以后常年  相似文献   

5.
延边的高寒山区以吉林省东部的敦化、安图两县为主,海拔400米左右,无霜期在115—125天,年平均气温2—4℃。霜前≥10%活动积温2000—2400℃.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土质肥沃。大豆种植面积约50万亩。1980年前,大豆亩产85—100公斤.1981年后,产量上升很快,1983年平均亩产达120公斤以上,其中敦化县官地乡3万亩大豆平均亩  相似文献   

6.
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洲:亚洲1975年种植16,812万亩;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1975年种植11,064万亩;世界花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全国四千亩花生,1967—1969年平均亩产514.4斤,美国1975年全国900万亩花生,平均单产383.34斤;世界花生最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7.
我市自1983年到1986年,全市累计种植杂交中稻299.98万亩,总产稻谷157.45万吨,四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其中1983年杂交稻面积99.77万亩,平均单产517.5公斤,1984年面积90.13万亩,、平均单产538公斤,1985年面积57.79万亩,平均单产518.4公斤,1986年面积52.29万亩,平均单产523.5公斤,四年平均单产为524.9公斤,比常规稻平均增产52.7公斤。四年累计共增产稻谷15.81万吨,还出现了不少丰产片和高产田块。1986年经县、区、乡三级实地验收,武进县魏村乡新华村125亩汕优63丰产片,平均每亩实产735.3公斤;九里乡金星村农民蒋或明2.84亩汕优63,…  相似文献   

8.
坂面乡简介     
《茶叶科学技术》2008,(1):F0002-F0002
坂面乡地处尤溪西南部,是两市(三明、泉州)三县(尤溪、大田、德化)交接毗邻之地,206省道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属中高海拔地区,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70m.乡内蓬莱山(海拔1288.7m)、罗汉山(海拔1287.5m)两座高山对峙,玉溪河从两山之间由南向北纵穿而过。辖区面积42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8167户,总人口3.6万人。全乡土地面积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6万亩。  相似文献   

9.
黔阳是个山区县,境内有海拔1934m的雪峰山,峰峦重迭,地势高低悬殊,地貌类型复杂,气温、雨量、日照垂直差异明显。土地面积310.58万亩,耕地面积34.05万亩,其中水田28.84万亩,旱土5.21万亩,半数以上坡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正>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属于多山地区,北、东、西三面环山,中、南部低平宽广,全县山地面积437.4万亩,其中海拔800m以上高山面积69.39万亩,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90座;离县城以北40km忠信镇的古茶村——马迹村,茶村位于福罗山深处,海拔1000m以上,山高林密,终年云雾缭绕,无污染,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在丛林山涧旁生长着上世纪70年代被丢荒、长期无人管理的几十片老茶树,枝繁叶茂,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野生茶"。  相似文献   

11.
芷江县境内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海拔273~1405m,稻田垂直分布差异大。全县有中低产稻田24万亩(低产田11.86万亩,中产田12.14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72%。其中天水田面积6.43万亩,潜育性稻田5.12万亩,次生潜育性稻田3.8万亩,还有缺素田8.65万亩。  相似文献   

12.
沙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山区,位于北纬26°06’~26°46’,东经117°32’~118°06’。夏茂镇在沙县的西北部,大部份稻田分布在茂溪两岸的河谷地带。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9℃,年积温7100℃,年日照约1800小时,无霜期257~296天。人均耕地1.006亩,多数稻田分布在海拔185~300米之间,是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农业发展区。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双季杂交水稻的高产优势,1987~1989年在夏茂镇开展了万亩稻田单产过吨粮的协作攻关。 三年实施结果,面积均为1.1291万亩,1987年平均亩产919公斤,比1986年平均亩产853公斤,亩增66…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14.
昭君毛尖茶     
昭君毛尖茶产于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湖北省兴山县.境内崇山峻岭,山峰重叠,海拔高低差较大,最低海拔109.5m,最高海拔2426.9m,全县茶区分布在海拔300~1400m之间,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1~18℃,年降雨量为1200~1400mm,茶区内土壤为片麻岩、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磁性结晶岩黄壤和黄棕壤,有机质及天然矿物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极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全县现有茶园1.7万余亩,年产昭君毛尖等名优茶达40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区大麦生产发展较快,不论面积和产量都有较大发展。1988年全区春收大麦12.89万亩,是前七年平均的4.8倍,总产大麦15060吨,是前七年平均的5.7倍;1989年全区春收大麦15.69万亩,比上年增加21.7%,总产18396吨,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指示精神,我们于1986年7月份到我国甜菜主产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进行农村调查。目前甜菜生产形势并不乐观,甜菜生产回落,种植面积缩小,总产量下降,政策的宏观效益在递减。黑龙江省1984年甜菜播种面积457.6万亩,单产0.924吨,总产422.8万吨,比1983年减少48万亩,减产92.38万吨。1985年甜菜播种面积为438.1万亩,总产315万吨,比1984年减少19.5万亩,减产107.8万吨,年平均亩产递减143.75公斤,面积递减33.75万亩,总产递减100万吨,减产20%。因而产糖量下降,1984年比1983年减少10万吨,1985年又比1984年减少7.7万吨,年平均递减8.85  相似文献   

17.
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南部的四湖中区,东经112°3′—113°19′,北纬29°26′-30°12′,农田高程在23—33米之间,80%耕地在海拔27米以下,是一个地势低洼的滨湖平原县。 我县从1976年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当年面积是665亩;1978年猛增到14.74万亩,由于天气影响及组合抗性等原因减产,1979年面积降到5160亩。1981年种植面积开始回升,1983年达5.9万亩,1984年监利县纳入江汉平原杂交水稻大样板后,种植面积猛增到22.95万亩,1986年达62.63万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33%。近三年全县共增产粮食3.92亿斤,其中杂交稻增产2.07亿斤,占粮食总增产量的52.8%。…  相似文献   

18.
大麦在浙江省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谷类作物之一。本世纪30年代在全省大麦种植面积425.7万亩,平均亩产72.14公斤,总产30.71万吨。以后种植面积和亩产有起伏。1949年种植面积240.2万亩,平均亩产40公斤,总产9.55万吨。近年来(1987~1991年5年平均)种植380.2万亩、总产78.61万吨、亩产706.6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加7.23倍,  相似文献   

19.
<正>沙县现有茶园面积2.5万亩,总产0.42万吨。近年来,大力推广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械,茶叶生产效益逐年提高,涌现出一批优质、高效茶叶生产典型。沙县宏苑茶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娇娇者。该公司现有茶园面积500余亩,年产优质铁观音30吨,产值800多万元。其中24.5亩2004年定植的铁观音,2007年平均产量达80kg/亩,平均亩产值3.2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一、生产现状 红薯、大豆和玉米是零陵、郴州地区(下简称湘南)主要旱粮、饲料作物。据统计,“七·五”前期(1986年—1988年,下同)年平均种植面积140.6万亩,占本区同期旱粮种植面积的79.9%;总产1.55亿公斤,占同期旱粮总产的84.2%。“七·五”期间,三种作物种植面积均比“六·五”后期(1983年—1985年)有所扩大,其中红薯种植面积80.3万亩,大豆44.8万亩,玉米15.5万亩,分别比“六·五”后期扩大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