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猪是猪瘟病毒的唯一易感动物,病毒主要经过口和鼻进入猪的机体,扁桃体是病毒复制的最初部位。急性型和迟发型病猪缺乏对猪瘟病毒的免疫反应,而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在感染期可产生一定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2.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  相似文献   

3.
1982年,我们在确诊为猪瘟的14份病料中,证实有六份是经过猪瘟疫苗接种后发生猪瘟的;在翻阅资料中发现,某公社1980年发生的482头猪瘟猪都是在15~30日龄进行过猪瘟疫苗接种,而在免疫后8~150天内发生猪瘟的;1983年,四川省兽医诊断室选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最早发生于1833年美国的俄亥俄州,初称猪霍乱,1903年被证明病原体是一种病毒,欧洲则称之为古典猪瘟。我国最早1925年在东南大学农科有免疫血清方面的研究报告。猪瘟是世界范围内猪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因而被OIE(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其病原为猪瘟病毒(CSFV)。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对猪危害极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正> 笔者曾遇到二头猪在注射猪瘟疫苗后,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导如下: 例一,20公斤重小猪,白色,吃食正常,营养良好。在注射猪瘟疫苗前未注射过任何疫苗和药物。78年10月7日注射猪瘟疫  相似文献   

8.
<正> 温和性猪瘟有的称为非典型猪瘟、慢性猪瘟、隐性型猪瘟。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一种新型猪瘟,其诊断也较为困难。①温和性猪瘟不同于典型猪瘟,表现为发病缓和、致死率低,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变化也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时有注射过猪瘟疫苗仍然发生猪瘟的情况报导,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一是免疫程序不恰当.例如给怀孕早期的母猪注射猪瘟疫苗,或者给7~10日龄的新生仔猪免疫接种猪瘟疫苗;二是猪瘟疫苗的质量存在问题.例如疫苗在运输或贮藏过程中温度过高,或因疫苗失去真  相似文献   

10.
PPA-ELISA检测猪瘟抗体方法在江苏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很高,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80年以来全省改革了防疫制度,全面推行了常年防疫,使猪瘟逐步得到了控制。为了进一步控制和消灭猪瘟,我省25个市、县1985年与农业部签定了《猪瘟、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新技术推广》项目,按项目要求,在三年内要控制和消灭猪瘟和鸡新城疫。经过三年努力,25  相似文献   

11.
兽医临床上往往将弓形体与双线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误诊为慢性猪瘟,治疗上易造成失误。2004年3月,乐都县碾伯镇后营村一仔猪繁育的80头仔猪都呈现高热、呼吸困难、便泌或腹泻、耳青等症状。初按慢性猪瘟对待,死亡12头。后根据发病经过、临床症状表现、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最后  相似文献   

12.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和非典型性猪瘟。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各脏器的出血;慢性型猪瘟的病程一般较长,感染猪只除表现为组织器官出血外,往往还会出现消化系统的溃疡和扣状肿~([1])。非典型性猪瘟的症状与典型猪瘟的症状区别较大,一般表现在母猪流  相似文献   

13.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对猪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传统疫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谈当前猪瘟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应用疫苗经过长期免疫后,目前已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仍有散发性的疫情存在。并且其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成年猪发病率不高,疫情较缓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  相似文献   

16.
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猪瘟病毒抗原的不断变异,病毒在抑制环境中生长,猪瘟毒株的致弱以及隐性感染等原因致使各地出现或流行一些非典型猪瘟,多呈慢性经过和继发于其他疾病,被俗称为“无名高热、高温病、烂喉病或干耳朵病”。临床表现为发病缓如,抗菌素和磺胺药治疗无效,病程长,死亡率较高,国内经多年研究,认为此病是由猪瘟弱毒株引起的非典型猪瘟——温和性猪瘟。  相似文献   

17.
正猪瘟(CSF)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控制该病。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且无残留,是国际公认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1疫苗种类目前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主要有4种,即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猪瘟细胞苗  相似文献   

18.
猪瘟(Hog Cholera HC)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上控制了猪瘟的流行。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猪瘟又有抬头趋势,其发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猪瘟的发生无论在病原,流行趋势,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方面都发生了趋向慢性化和非典型化。特别是妊娠母猪感染常呈带毒者,不显现临床症状,而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和产弱仔及新生仔猪发病,母猪表现持续性病毒血症等症状,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2.3]  相似文献   

19.
<正>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其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型和非典型性(温和型)或隐性感染。近几年由于猪瘟疫苗免疫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典型猪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非典型猪瘟在一些规模  相似文献   

20.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对猪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Office of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