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小麦生产中,氮素化肥的应用一般分为两次,即底施氮素化肥和追施氮素化肥。传统的施用方法是:底施氮素化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氮素化肥量的60%~70%,追施氮素化肥的用量占总施氮素化肥量的30%~40%,有些农户底施氮素化肥的量还更高;在追施氮素化肥时间方面一般安排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这种运筹氮素化肥的方式,由于  相似文献   

2.
王雅维 《新农业》2004,(1):39-40
我国农业生产化肥的使用一直以氮肥为主,但是氮肥的利用率低,氮素损失严重,肥效期短,施肥量大,常困扰着生产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沈阳富源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研究并生产了赛肥特牌氮肥长效增效剂,应用这种增效剂可以实现氮素化肥的一次性施用,可免中耕、免追肥,提高氮素化肥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长期施用畜禽粪便稻田土壤氮素养分的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育平  周舟  金一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93-894,903
通过采样调查,分析比较了江苏省海安县长期施用畜禽粪便稻田和施化肥稻田土壤氮素养分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邻近施化肥的稻田相比.长期施用畜禽粪便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全氮、碱解氮、硝态氮等苯分含量,土壤剖面中的氮素分布呈上高下低的分布特征,耕层养分富集现象较为严重。长期大量施用畜禽粪便在提高稻田土壤氮素水平的同时,累积在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呈明显向下淋失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为研究区,先分析其1987—2018年的化肥氮素投入情况,然后从作物养分需求出发,以2018年为基准,评估东北三省的作物需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并对短期、中期、长期情景下的化肥氮素减施空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87—2018年,东北三省的化肥氮素投入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基于平衡法测算,2018年黑龙江省的氮肥利用率高达157.11%,土壤中的氮素严重耗竭,而吉林省和辽宁省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69.00%和69.27%,尚处于平衡状态。在短期、中期和长期情景下,黑龙江省的化肥氮素均无减施空间。在短期情景下,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有47.19%和46.99%的减施空间;在中期情景下,吉林省和辽宁省可保持现有的施氮量不变;在长期情景下,若采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化肥氮素减施空间分别为26.07%和25.78%。  相似文献   

5.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太湖地区麦田草害逐年严重.据郑晓明等调查,本区麦田杂草有21科53种.其发生量以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最多,占70%,其次是繁缕,占15%,蓼草占5%,其他杂草占10%.据三麦苗期调查,一些高产社队麦田,每平方公尺有看麦娘100株左右,折合每亩60万株.杂草严重麦田每平方尺高达300株以上,折合每亩180万株,相当于三麦基本苗的3~6倍.抽穗期调查,一般麦田每亩杂草鲜重850~1100斤,严重田块高达2000斤以上,相当于一季生长较差的绿肥鲜草量.杂草与三麦争水、争肥、争光,助长病虫为害,致使一般草害田麦子每亩减产40~50斤,严重田每亩少收80~200斤.全区近650万亩三麦,发生草害麦田约100万亩,估计由于杂草为害,每年减收三麦达3亿斤左右.麦田草害已成为影响本区三麦生产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水稻幼苗的吸氮规律,改进幼苗期氮素化肥的施用方法,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我们从1981年起进行了水稻秧田期氮素化肥运筹试验,揭示了秧田面施氮素化肥对培育壮秧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蔬菜地施用氮素化肥,如使用方法不当,将对蔬菜造成污染,降低蔬菜品质.要减轻氮素化肥污染蔬菜,必须抓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氮、磷、钾化肥及农家肥对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化肥是影响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磷肥对白背飞虱的发生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农家肥和钾肥对白背飞虱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多施氮素化肥,即使配合施用较多的其它肥料,也不能减少田间虫口密度.较多的农家肥配合少量的氮素化肥,既可以减少白背飞虱田间发生量,又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我区氮肥品种多为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年产量约6万吨,是农村常用氮素化肥。碳铵化学性质不稳定,挥发损失严重。如施法不当,氮素利用率不足30%。因此,科学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对增加粮食产量,降低农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77~1979年,由铁岭地区农科所主持,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实现水稻病虫无公害防治的基础,其基本原则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孳生的环境。1.增施有机肥料,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 在生产中单纯依赖施用化肥(特别是氮素化肥),忽视有机肥的培育、积制和利用,是当前水稻病虫害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化肥、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猪粪代替20%化肥、沼肥代替20%化肥和稻草代替10%化肥8个处理,研究猪炎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籽粒数和实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促进水稻养分的累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氮素是农作物生长和获得高产所必须的重要营养元素。世界各国氮素化肥约占植物养分总量一半以上;我国每年氮肥使用量,约占全部化肥的80%左右。国内外研究表明,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25—50%,浪费极为严重。因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损失,发挥肥料更大的经济效益,就成为当前各国农化工作者十分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从1976—1977年,我们应用同位素~(15)N、~(32)P示踪法,以盆栽、大田微区与大田小区试验相结合,进行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河南省虞城县是小麦种植大县,常年种植面积8.667万hm2左右。2014年,全县小麦收获面积8.716万hm2,平均产量527.5kg/667m2,实现总产6.9亿kg。虞城县在小麦生产管理中,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性较高,就氮素化肥而言,应用一般分为两次,即底施氮素化肥和追施氮素化肥。传统的施用方法是:底施氮素化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氮素化肥质量的60%~70%,追施氮素化肥的用量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化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化肥不论在数量、质量和品种上,都远不能满足农业增产的需要。我省化肥厂生产的基本上是碳铵或氨水。碳铵是一种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的化肥.因搬运、贮存、保管不善、施肥方法不当,肥份损失很严重。若用粉状碳铵撒施被庄稼利用的氮素一般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我省小麦生产上,氮素化肥以往大多作苗期或生长中后期追肥施用。近年来,为了防止氮素的挥发损失,各地推广了氮素化肥基施的措施:即把小麦氮素化肥的一部分,提前至播种时结合整地施用。 然而氮素化肥基施对小麦生理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如何,却很少进行研究。国外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结论也不尽一致。有的试验证明,施用高量氮时,播种时施用比生长期追肥小麦的增产效果更好。但也有相反的报道。本试验就氮素化肥基施对小麦氮吸收、干物质累积与产量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可供生产上合理施用氮素化肥、促进小麦生产参考。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3~1984年在兴化县农科所田间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抽样调查收集的农田施肥数据,结合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了阜平县主要粮食作物的农田施肥状况和养分结构.结果表明:阜平县农田养分补充主要依赖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量很小;且普遍"重氮轻磷",氮磷比例严重失衡;磷素养分供应不足,不但阻碍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也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今后农田施肥,应当重视施用有机肥,控制氮素化肥用量,增加磷素养分比例,适当补施钾肥.  相似文献   

17.
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稻田土壤氮素动态、水稻氮素吸收累积、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改善土壤矿质氮的供应和水稻生长状况.有机肥氮100%替代化肥氮的处理水稻籽粒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增加,但显著低于全化肥氮处理和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处理.25%有机肥氮与75%化肥氮配合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为48.6%.说明有机肥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部分替代化肥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研究了经黑水虻处理后所得牛粪物料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浓度、土壤氮素含量、水稻产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的M_1处理相比,50%牛粪物料配施50%化肥的M_3处理效果最好,水稻籽粒产量、籽粒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含量最高;牛粪物料配施化肥能降低田面水氮素浓度,其中M_3处理田面水氮素浓度较M_1处理下降了15.9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研究了经黑水虻处理后所得牛粪物料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浓度、土壤氮素含量、水稻产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的M_1处理相比,50%牛粪物料配施50%化肥的M_3处理效果最好,水稻籽粒产量、籽粒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含量最高;牛粪物料配施化肥能降低田面水氮素浓度,其中M_3处理田面水氮素浓度较M_1处理下降了15.9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化肥减量与秸秆还田对油菜地氮素地表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在农事活动中至关重要,氮素的流失会造成水环境污染。通过不同施肥量下土壤氮的地表径流流失形态和规律,以及秸秆还田对氮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试验,探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油菜地土壤氮素输出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现象严重,地表径流除以硝态氮、铵态氮的形式流失外,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氮素流失,种植周期内降雨地表径流中硝态氮和铵态氮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化肥减量可以降低氮素的流失风险,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化肥减量+秸秆还田是较佳的油菜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