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袋接体温床预措穗芽呼吸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床预措嫁接育苗技术已在生产上普遍推广应用,但在温床预措时常有穗芽腐烂现象发生.影响各地或不同年份间的嫁接成活率。对此.有人对烂芽的外因和某些防腐措施作过试验报道.但是至今还未见引起穗芽腐烂生理原因的研究资料。为更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穗芽腐烂的发生,有必要探明引起穗芽腐烂的内在因素。近年来,我们从穗芽呼吸生理入手.研究不同发育程度穗芽的呼吸强度,揭示了穗芽腐烂的生理因素.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春期桑芽萌发积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增学 《江苏蚕业》1998,20(3):21-24
通过4个桑品种离株穗芽休眠解除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湖桑32号在温度20℃、23℃和26℃条件下,萌芽至露青时的有效积温分别为49.25℃、59.50℃和67.50℃.萌芽至雀口时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42.90℃、143.45℃和164.25℃.同时表明,在4个品种之间,萌芽至露青时,除个别品种(育 151)外,有效积温基本相同,萌发至雀口,各品种的有效积温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陆小平 《江苏蚕业》2000,22(1):18-19
嫁接成活率的高低除了与嫁接时期、接穗质量、砧木质量、嫁接技术、接后管理等因素有关外,嫁接体的预措也是一项关键性技术。在预措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往往会出现烂芽现象,现将这一原因分析如下。1穗条发芽近几年,由于早春气温反常,2月份气温偏高,3月份反而偏低,穗条采集贮于室内,冬芽的发育进程虽有减慢,但仍有膨大、露青出现,而这种穗条袋接后,对高温的抗性较弱,易造成烂芽和烂皮。此时,可采用两种办法处理:①将接穗倒置于室内;②减少贮藏室的湿度(降低温度虽是有效办法,但生产中难以做到)。前者可通过穗条内源激素…  相似文献   

4.
<正> 桑苗袋接体预措,以往多采用室内贮藏。1991年春我们采用了苏州蚕专栽桑教研室改进的袋接体简易砂床预措技术,在丹徒县桑苗圃袋接25.5万株,作室外简易砂床预措,取得了良好效果。愈合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到97%和80%以上。现将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小结于后。一、预措方法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的场地。苗床用红砖围砌,床宽1.2米、长6~8米,两端床墙中间高0.5米、两边高0.3米,床底铺1厘米厚的湿黄沙。床内架三根与苗床同样长度的竹杆,在床的中间和离床边各0.2米  相似文献   

5.
<正> 嫁接桑苗整齐度的好差与否,直接关系到苗木质量和经济收入,据调查,一般在嫁接桑苗中,等外苗约占10~15%,多的达30%以上,为了探讨影响嫁接苗整齐度,特别是产生等外苗的有关因素,我们就嫁接苗密度、穗条部位、穗芽发育程度、砧木根系完整度及苗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如下。一、嫁接密度与等外苗的关系 1.方法:湖桑32号作穗条,一年生实生桑苗作砧木,各区苗圃管理相同,试验分区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桑树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技术接稳的不同捆扎方式、不同插入方式、不同成熟度接穗的桑枝条嫁接桑树的成活率及生长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时,桑芽上部枝条顶端捆扎的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不捆扎的嫁接成活率降低10%以上.接穗芽的鳞片颜色50%达到接穗品种固有色、髓部明显、枝(芽)没有损伤及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成活率达100%;如接穗芽完全未变色、芽的鳞片颜色全为绿色时,嫁接成活率仅有35.63%.桑枝条单面削嫁接,如接穗插入方法不当,嫁接成活率降低30%,即使嫁接成活生长势也弱.综合不同试验、不同处理方式比较结果认为:选择适熟接穗,采用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接穗保存适当水分,接穗宽斜削面正对袋口皮层,保持削面平整、清洁,嫁接捆扎严实,在芽基部的叶痕下捆扎薄膜,芽体及叶痕露出,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 ,桑嫁接体定植成活率高低相差较显著 ,嫁接体发育正常 ,接穗与砧木愈合良好 ,接穗头无烂芽或烂皮现象发生 ,按正常定植与管理 ,其定植成活率一般在 80 %左右 ,高的达 90 %以上。反之 ,嫁接体在温床内若发生部分烂芽、烂皮或有僵芽现象 ,定植成活率普遍较低 ,往往不到 5 0 % ,有的只有 15 %左右。为防止嫁接体出现霉烂 ,除认真做好温床管理 ,后期防高温多湿 ,注重通风换气外 ,我们采用多菌灵药剂对嫁接体进行浸渍和喷洒 ,对防止嫁接体烂芽、烂皮有明显的效果 ,现将试验情况整理于后。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  2 0 0 2~ 2 0 0 3…  相似文献   

8.
为找到一种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成本低、适合川渝地区在冬季农闲时进行大规模良桑改造的嫁接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技术与冬季简易芽接技术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技术操作简单,易学易做,接穗成活率在95%以上,比冬季简易芽接技术的效率提高1倍以上,接穗成活率提高25个百分点,嫁接成本减少三分之二,达到了提高接穗成活率和工作效率,降低技术难度和嫁接成本的技术和经济目的。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技术是适合于川渝地区冬季桑树嫁接改良的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1嫁接时间一般在阳历4月20日左右进行,实地观察以桑皮与木质部分离为适期。2接穗要求选枝条充实、冬芽饱满、无病虫、无伤痕的一年生枝条,在嫁接前桑皮未分离时采收,沙藏在5℃左右的冷库或地窖中,用湿沙埋藏。3品种陕北甜桑、吴堡桑、黄桑14号、桲椤桑、选792等品种。4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梅莲 《蚕桑通报》1993,24(1):16-19
草桑芽接是从湖桑枝条上切取一个芽,嫁接在草桑砧木上的嫁接方法.其优点是:育苗时间短;嫁接季节长,春、夏、秋三季均可接;接后易愈合;操作简便,省工省穗,成本低,成活率高,长势旺盛,是快速育苗和建立新桑园的一条好途径.从1989年至今用此法育苗42万株,一步成园5亩,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一、草桑苗的培育要提高芽接成活率,首先必须培育键壮的砧木——草桑苗.无论春播、夏播或秋播,苗地都要求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适合川(四川)渝(重庆)地区桑树冬季嫁接改良和快速、高效、低成本建成良桑园的新方法,利用桑树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法,进行了在室内形成嫁接体、将嫁接体按需要栽植建成桑园的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法嫁接效率为72.1株/(人/h),比江浙根接法的嫁接效率的83.5株/(人/h)略低;但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法嫁接体苗圃培育的成活率为97.2%,比江浙地区根接法的76.6%高20.6个百分点;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法嫁接体直接栽植的成活率为76.4%,比江浙根接法的61.4%高15.0个百分点;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法的嫁接体桑苗的成本仅约为0.30元/株,比从江浙地区购买调运嫁接苗的成本(1.00~1.25元/株)低0.70~0.95元/株,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法建良桑园的成本低、嫁接操作方便效率较高,嫁接体可直接栽植一步建成良桑园,建良桑园时间短见效快,比川渝地区传统方式建良桑园提早1年投产见效,是适宜川渝地区快速建良桑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板栗多芽枝接 ,实际就是整穗全芽嫁接。在接穗充足 ,嫁接量不太大的情况下 ,不论是高接换种还是就地嫁接成园 ,采用此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成活率高 ,平均达 97%以上。二是多芽同时萌发 ,成枝多 ,一般抽生 3~ 5个壮枝 ,有利于树形培养。三是接穗生长快 ,生长量大 ,有利于切口愈合。据观察 ,截面直径 5~ 6cm的砧木接两根接穗 ,接后80天左右可形成完全愈伤组织 ,将砧穗融为一体。四是抗风折能力强。因接穗是头年发育枝 ,木质化程度高 ,所以抗风折能力远远高于芽接未木质化新梢。五是便于防风支撑。木质化接穗长 ,方便绑缚防风支架。1…  相似文献   

13.
不同桑树品种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试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一定量的植物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进行12个桑品种的叶片培养.12个桑品种叶片在离体条件下都能生长,分化出不定芽.且经发根处理形成完整植株.不定芽分化率,品种间差异呈极显著,由高到低依次为:璜桑14号、707、吉湖4号、红沧桑、新一之濑、辐1号、湖87号、湖199号、湖197号、育151号、7307、湖32号.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市培育湖桑苗木以起接为多数。通常起接都是春接春栽,也就是春季嫁接好后,随即栽到苗圃地里,或嫁接后将嫁接体作短期贮藏,待伤口愈合后即栽植。湖桑春接春栽育苗大都在3~4月进行。此时用来栽植嫁接体的苗圃地,一般是各季留茬的空白地,或是将未成熟的夏熟作物割去后作为苗圃地。为不影响夏熟收成,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烈士公社坚持七队季桂彬同志从76年开始搞湖桑早春温床嫁接试验,获得成功。温床贮藏嫁接体的特点是利用太阳光能提高温床温度,促进嫁接愈合成活。近两年在我县全面推广以来,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81年全县湖桑温床嫁接3500多万株,成活率90%左右,另外利用温床嫁接苗建立一步成园桑园近1万亩,也达到了快速成园目的。一、温床嫁接技术要点:1.温床设置:温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整、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坑东西向,深  相似文献   

16.
《江苏蚕业》1992,(1):18-22
试验结果表明,3月上旬利用发根力弱的湖桑32号条梢(直径为1.1厘米以上)作硬枝插穗,在太阳能温床内倒插预措,促使根源体萌动和剪口愈伤组织形成,再经 NHM 激素浸渍40分钟后插入大田地膜内,亩插3万株时,产苗10500—12000株,达到常规袋接苗1万株左右的亩产苗量指标,亩年净收入达2000元以上,比袋接育苗高3.9倍。  相似文献   

17.
早春温床嫁接育苗技术是在早春将嫁接体贮藏在温床中,利用太阳能提高温床温度,促进嫁接体愈合成活的一种育苗技术。比普通春季嫁接提前20多天,具有穗条新鲜、嫁接体愈合快、成活率高、苗木长势好、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对育2号、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三个桑品种的群体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由于育2号发芽早,发芽率高,生长芽多.因此,叶面积指数的上升,明显的快于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最高可达12.0以上,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达12左右.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达9以上时,树冠中下部就有黄落叶出现.但是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上.湖桑32号和新一之濑就没有发生黄落叶.夏代后由于育2号主要是由潜伏芽萌发形成条叶.所以发芽期反比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迟,加之节间又稀,所以叶面积指数低于其它两个品种.亩苗1000株的4年生桑园,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在夏伐后发芽生长的第一个月(7月5日).其叶面积指数约为1.5:第二个月为5.0左右;第三个月为9.2;第四个月为11.5.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夏秋季的叶面积指数可达12左右,两者之间开差不大.8月5日当叶面积指数达到4.5以上时,就有黄落叶发生.  相似文献   

19.
滨海地区由于春季气温回升慢,土壤含盐量高,容易返碱受干旱、雨涝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使湖桑嫁接成活率降低,1978年试验用温床促进嫁接体愈合的试验。试验区建立了三个用塑料薄膜复盖的土温床(长2.2丈,宽6尺,深2.5尺),按照嫁接时间分为两个试验区,一为冬季嫁接区;二是春季嫁接区,把实生桑苗连根掘起,剪取根颈以下部分,按袋接法在室内进行嫁接,再把每20个嫁接体扎成一捆,整齐排列在垫有湿润细土的温床内,上面复盖0.5寸湿润细土,每捆空隙间也填入细土,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床内  相似文献   

20.
我們苗园位于江苏六合县北,为山区丘陵地帶,重粘性土壤,天旱地现龟裂,久雨易成涝災,因而湖桑嫁接困难多。我們在兩年培苗过程中,碰到一些教训,但也有一些体会,特作簡單介紹。 1.要紧紧抓住嫁接季节: 袋接是最普遍的接桑方法,在短时間內能接出大量苗木。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最适袋接湖桑,过早树液尚未流动,插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