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分析2008年初持续低温冰冻天气对广西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影响,针对现状,提出冰冻灾后恢复蔬菜生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州蔬菜生产中的气候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热量、降水和光照条件分析福州蔬菜生产的气候优势以及干旱、台风、低温和洪涝等气象灾害对福州蔬菜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减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蔬菜产量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浮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容易出现多暴雨、较干旱、昼夜温差大等气象灾害,这对云浮市蔬菜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抑制了蔬菜生产发展,做好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对蔬菜生产来说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浮市为例,分析主要气象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探讨解决对策,为促进云浮市蔬菜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广西冬菜生产的气候优势以及干旱、霜冻、低温阴雨等气象灾害对冬菜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趋利弊害夺取广西冬菜高产稳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西部分主要城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广西蔬菜生产的大力发展,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摸清广西主要城市蔬菜市场的农药残留状况,建立一套有效的农药残留监控体系,促进蔬菜无公害化生产,我们从1999年起在广西的7个主要城市的重点农贸市场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同时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广西省会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从近三年的蔬菜农药残留定性与定量检测情况及食物中毒事故分析表明,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比较严重,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公害.通过对广西主要城市的蔬菜市场中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广西蔬菜农药残留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指导合理使用农药、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气温、降水、日照方面介绍2009年广西气候特点,分析干旱、暴雨洪涝、高温、热带气漩等主要气候事件对广西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评价气候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行业的影响,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甘蔗秋旱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甘蔗秋季干旱的演变特征,为提高甘蔗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0年广西降水资料和甘蔗资料,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结合甘蔗需水特点确定甘蔗秋旱的评价指标,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干旱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近50年来,广西甘蔗秋季轻度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是桂西和桂南蔗区,中度和重度干旱的高发区主要位于桂中和桂东北蔗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1991~2010年相比1961~1990年,大部蔗区中度以上甘蔗干旱频率增加26%~45%,重度以上干旱频率增加16%~35%;中度以上甘蔗干旱强度增加0.1~5.2 d,重度以上干旱强度增加0.1~4.8 d.[结论1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甘蔗秋季中度和重度以上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总体呈增加和加重趋势,一些年份秋季干旱日数增加,干旱对甘蔗生产的影响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
贵州主要蔬菜抗旱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从2009年至2012年连续出现严重干旱,对需水量较大的蔬菜作物造成了极大影响,蔬菜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研究贵州的蔬菜抗旱生产技术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秋季、冬季及春季主要蔬菜的抗旱栽培措施,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广大蔬菜农技人员和农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李茂达  蒲明  陈平  蔡元刚  梁立光  李镇洪  周志君  李茂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58-18159,18187
概括了绵阳市气候条件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干旱、暴雨和洪涝、秋绵雨等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蔬菜生长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结构调整布局规划,提出解决绵阳市菜篮子工程的对策建议,为全市蔬菜生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艳兰  何如  覃卫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99-11301,11430
选取广西88个气象站1961~2009年气温、降水量、干旱指数和广西干旱受灾面积等资料,利用线性倾向计算、阶段性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气温、降水量和干旱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干旱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09年广西年平均气温和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略呈增加趋势,但年际、年代际变化大,各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春、秋季减少,冬、夏季增加。广西干旱指数、干旱受灾面积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秋旱更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严重干旱灾害的频率明显增多。降水时间分布更加不均匀,少雨年的频率增多是干旱加重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暖则加剧了干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一 《农家致富》2005,(2):14-14
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全国蔬菜面积因为种粮面积扩大而会减少,产量也会下降。由于有季节差优势,今年南方果菜有可能会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认为,暖冬天气前期对广东、广西的菜会有较大影响.目前这两地普遍干旱,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近32a来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2年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年代中后期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广西又处于较旱阶段;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尤其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90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早稻单产、晚稻单产、玉米单产是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3.
一、2007年全省蔬菜生产基本情况2007年,我省蔬菜生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业务部门和全体蔬菜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克服干旱、暴雨等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全省蔬菜生产获得了平稳发展。受2006年下半年菜价小幅回落等因素影响,2007年上半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约83.33万公顷,同比减少4万公顷,约减5%。7~8月份我省信阳、周口、漯河、南阳等地受暴雨影响导致部  相似文献   

14.
杨宝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68-9869,9984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广西2009~2010夏秋冬春连旱的气候特征;并根据灾情收集资料,对此次干旱对农业、林业、江河航运、水库蓄水、水力发电、旅游、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8月~2010年4月,广西发生了持续8个月的夏秋冬春连续严重干旱,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干旱级别高的特征,由此对广西的农业、林业、水力发电、江河航运、水库蓄水、人民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广西干旱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是一个气候多变的国家。大西洋沿岸属海洋性气候。东部及东南部因受地中海的影响,气候温和,属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内陆则属于大陆性气候。 西班牙生产蔬菜的大部分省区光照时数达900小时以上,这对秋冬季栽培蔬菜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是蔬菜作物在夏季或气温异常波动下遭遇的主要逆境因子,尤其是高温常伴干旱或者阴雨天气,易引起旱害或涝害、病虫害的发生,对蔬菜作物安全生产影响甚大。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并从经典遗传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上阐述了蔬菜耐热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能为蔬菜作物耐热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蔬菜作物高温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胁迫是蔬菜作物在夏季或气温异常波动下遭遇的主要逆境因子,尤其是高温常伴干旱或者阴雨天气,易引起旱害或涝害、病虫害的发生,对蔬菜作物安全生产影响甚大。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并从经典遗传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上阐述了蔬菜耐热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能为蔬菜作物耐热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夏季高温对蔬菜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是造成蔬菜秋淡的基本原因。因此,在蔬菜生产上搞好高温防御工作,对夏季蔬菜栽培显得特别重要。1.高温对蔬菜的主要危害植株失水。气温在30℃以上,若遇无雨或少雨,就会造成土壤干旱和空气干燥,当蔬菜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植株蒸发的需求,就会造成蔬菜植株叶片卷曲、脱落,品质变劣、产量下降,甚至枯萎、干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分别模拟监测1961-2010年的广西农业干旱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指数的应用效果。【结果】IM_CI对农业干旱的历史灾情、典型过程的旱情演变、季节干旱频率的时空特征及季节的干湿特点有较好的描述,总体优于FSB。【结论】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较好,适用于广西农业的干旱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控制广西莪术不同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轻度、重度干旱胁迫和涝渍胁迫3个处理对广西莪术产量及挥发油中牻牛儿酮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广西莪术产量及挥发油的生物合成过程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为广西莪术的合理栽培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轻度胁迫处理对莪术产量及存活量无显著影响;经重度干旱胁迫及涝渍胁迫处理后,莪术产量和存活率显著降低;轻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能促进牻牛儿酮含量的积累,因此在莪术整个生长期可进行适度的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10%~15%),能提高牻牛儿酮含量,且对莪术产量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